
拜城县残疾人事业三年发展计划.doc
14页拜城县残疾人事业三年发展计划(2011 年―2013 年)为进一步改善我县残疾人状况,进一步缩小残疾人基本需求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使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相适应,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9 号文件)、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的 实施意 见》(新党 发【2009】3 号文件), 《阿克苏地区地委、行署“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善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阿地党发【2009】36 号文件)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发展计划 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总体目标――残疾人基本生活有一个明显提高――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工作进程,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基本上得到康复服务――残疾人危房改造基本上得到解决,切实改善残疾人的居住条件――倾向残疾人,在城乡低保条件的或低保边缘的低收入残疾人应纳入低保――残疾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率要达到 90%以上,凡考入大专以上的残疾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均给予经济救助。
――改善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社会环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业率要达到 100%以上――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文体活动得到普及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的参与环境明显改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加速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发挥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例会制度,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部门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法,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特殊性,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坚持“求真务实 、持续推进” 的工作方 针,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为残疾人多办好事、实事二、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一)康复服务任务指标:――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 2011 年全县部分乡、镇、场、社区要新建残疾人康复站,实现城镇、社区全覆盖,使城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农村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 95%以上得到康复服务。
――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 300 例,低视力患者康复 18 名,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 15人,装配普及型假肢和矫形器 30 例,为 530 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投药,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 6 人,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20 人,智力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培训 30 人,供应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 450 件,上述工作任务,2008 年要完成40%以上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 主要措施: 1.将残疾人社区康复融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建设之中,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形成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对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与指导救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接受手术矫治与康复训练2.全面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调合作的精神病防治工作组织管理机制,实施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投药医疗救助,将重症精神病病种纳入城市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3.实现“白内障无障碍 县” 目标,完善低 视力康复服务工作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加强县聋儿、智残儿康复训练部建设,指导社区、家庭开展康复训练,保证贫困聋儿都能戴上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
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和认知能力与语言交流等训练4.切实做好特殊人群的补腆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倡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减少各类残疾的发生5.组织各类残疾人急需的实用性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实施贫困残疾人装配普及型下肢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救助,完善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建设 责任单位:县残联、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二)教育任务指标: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适合接受普通教育的要基本上达到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入学率同等水平――2008 年完成县聋人学校更名为爱心学校工作――对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加大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的救助力度,对这部分学生实施定期救助――切实保障符合国家录取条件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并给予生活救助主要措施: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共同发展要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各项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2.完善推进随班就读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幼儿学校、爱心学校、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建立残疾儿童学前班,或暂时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对寄宿残疾儿童少年给予生活补助3.建立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的定期定量救助制度继续执行对考取大专以上的贫困残疾人大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大学生的救助政策,每人救助1500 元-3000 元4.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发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与就业、生产、扶贫紧密相结合,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5.2008 年要将县聋人学校更名为爱心学校,并且建成残疾儿童康复基地、残疾人基础教育基地、残疾人特殊技能培训基地、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训基地,逐步完善相互衔接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加强残疾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盲文、手语教育培训,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责任单位:县残联、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三)劳动就业任务指标:――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所的服务能力,加强与县就业服务机构的联系,建立残疾人失业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的服务体系,计划培训 1500 人次以上,2008 年完成残疾人培训 500 人――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 120 人,2008 年新增残疾人就业 50 人――到“十一五 ”末,实现农村残疾人 稳定从业人数达到 7000 人以上。
――逐步扩大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主要措施:1.全面推进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与管理,做到专款专用2.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并要较好地落实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3.鼓励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加强对残疾人保护性行业的管理,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 2008 年计划扶持 20 个残疾人个体经营户,为每户投入2000 元的实用工具或设备4.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定点培训基地,开展失业及转岗残疾职工培训、职业指导等服务,逐步建立以就业市场预测、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责任单位:县残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农经局、县财政局 (四)扶贫与社会保障任务指标:――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扶持 1000 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保证其稳定提高经济收入――对农村 300 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进行改造,2008 年完成 100 户――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实施分类救助。
主要措施: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扶持残疾人列入扶贫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针对残疾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整体扶贫开发计划之中,在“整村推进”扶贫过 程中,在扶 贫项目上、资金上、政策上给予倾斜,选择适合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项目,帮助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实现由“输 血型” 逐步向“造血型”的过渡3.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危房户的调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解决好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4.切实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力提高残疾人医疗救助的标准,降低残疾人住院治疗交抵押金的门槛,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残疾人患病及时得到住院治疗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城乡低保户中重度残疾人按原救助标准上浮 20%的政策对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要按照规定予以供养和救济扩大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就学的救助范围和标准5.对城乡家庭人均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消费水平的一级智力残疾人、一级精神残疾人和瘫痪的一级肢体残疾人实施特殊救助,城镇户口的每人每月 100 元,农村户口的每人每月 50 元。
责任单位:县残联、县民政局、县农经局、县财政局五)文化、体育任务指标:――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开辟残疾人文体娱乐场所,鼓励和组织残疾人参与社会文体艺术活动――利用公共文体资源,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开展体育健身和文艺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质,提高文化素质――选拔和培养优秀残疾人文艺、体育人才,满足残疾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主要措施: 1.文化体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划,指导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依托城市社区康复站、农村文体活动站、爱心学校、福利企业等单位,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2.支持和倡导公共文体设施及机构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适合各类残疾人特点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和体育场所要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服务3.把残疾人运动员的培训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之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和家庭生活困难问题加快培养文艺、体育后备人才步伐,力争为上级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责任单位:县残联、县文体局、县广电站、县财政局六)参与环境与维权任务指标:――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和扶持助残的先进典型,增强社会助残意识――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健全残疾人维权工作网络,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残疾人信访案件的及时处理和解决――开展城镇公共设施和其它交流的无障碍建设,增强社会公众的无障碍意识主要措施: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及残疾人自强不息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形成社会共识,都来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事业利用“全国助残日”及其它残疾人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 、“红领巾助残”、“ 文化助残 ”、“科技助残” 、“法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2.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局,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增加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等内容的教育,培育爱心,营造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良好社会风尚3.加强残疾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残疾人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教育纳入“五五” 普法规划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活动,使残疾人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严格查处,依法打击侵害残疾人的各类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4.建立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残联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援助体系,就地、就近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5.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健全残疾人信访工作运行机制,针对残疾人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及时了解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