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弱势群体.docx
2页关爱弱势群体一、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产生的原因农村小学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弱 势学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其先天性、后天性生理缺陷或是智力低下等因素 二 是家庭方面原因.首先是部分家长工作繁忙,从时间上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和教 育,其次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再次是家庭经济困难.三是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 师因为教学工作繁忙,从关心角度上无法全面顾及全班几十个学生四是社会方 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不良风气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二、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型与性格表现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特困生这些学生常因为家庭处于偏远农村,地理环境恶劣,缺乏经 济来源,或因兄弟姐妹多人上学,或丧失父母,或父母外出打工遭遇金融风暴被 迫回家而无固定的经济来源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 他们在自己的穿着、生活质量上、零用钱的花费上都不如别人,怕被人瞧不起,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对 学习失去信心,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性格孤僻二)留守生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或丈夫或妻子,甚至 夫妻双双离开故土,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外出打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 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管,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 一一留守儿 童。
这些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把孩子寄宿在公奶家或亲戚家,由于监护人 文化水平低、隔代抚养、家庭事务多等原因,导致与孩子不能进行思想沟通,对 孩子教育管理处于游离状态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 无法享受正 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长着因而小 孩便形成了孤僻、胆小、自卑、心理严重、固执等性格特点三)学困生人的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但智力障碍不仅仅指先天 因素的,还有后天因素的,如在记忆、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或错误定势又 如,有的学生因为生病导致缺课,使得知识学习不连贯而造成记忆障碍, 情绪低 落和自卑感强烈等等这样他们会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时常为考试感到焦虑, 表现出担心、害怕考试,时间一长就会厌学,甚至逃学四)残疾生这类学生因为先天性或后天原因导致身体残疾,给他们的学习 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他们的性格表现为孤独、自卑心理强烈 ,感觉低人一等;行为上孤独,不愿与同学为伴;特别是聋哑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的障 碍,甚少与同学交流、沟通;肢体残疾的学生由于行走不便,也可能不愿与同学 结伴而行.(五)孤儿这类弱势群体学生通常是因失去单亲或双亲或父母离异而造成。
很多人因为从小生活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家庭,从而形成扭曲的人生观、世界观 和价值取向.他们往往抑郁、孤独、叛逆、粗暴或怯懦自即,狭隘自私或情绪不稳 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厌恶学习.同时他们因失去亲人后倍感痛苦、孤 独,家庭教育欠缺,因而在性格上显得沉默寡言、孤僻,不与同学为伍,学习上 不思上进三、关爱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措施的尝试如何做好小学校园弱势群体学生的工作,是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现实而 迫切的问题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要给予极大的关爱, 使他们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并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茁壮地成长一)建立弱势群体学生档案学校在每学期学生入学报名时,应及时建立弱 势群体学生的档案内容包括弱势群体学生的姓名、弱势类型、家庭住址、不良 爱好、身体特异表现,家长职业、家长的务工地、联系等,为学校特别是班 主任做好家访、信访、访提供方便二)依靠政府部门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由政府 的民政部门给予生活上的关照,或者通过政府部门多方筹措资金来解决特困生的 生活困难,使他们能安心在校学习、生活.(三)建立互帮互助小组一是通过互帮互助小组为留守儿童、少年做一些 家务、农活,使他们能安心在校学习。
二是通过互帮互助小组,采取 j对一”、几对一 ”的方式,学困生,为学困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不至于在学 习上掉队三是通过互帮互助小组对残疾学生予以关爱,如他们是肢残的可以在 其行走时扶他一把,如果他们是聋哑学生,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与其正常沟通, 使其不觉得孤独四)开展捐赠活动班级、学校在一定的时间里可开展为特困学生捐款捐 物活动,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又使他们倍感学校、班集体的温暖,从而感化他们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五)开办心理咨询室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配备专职心理 员,培养弱势群体学生克服挫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可能 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 .面对挫折我们应积极地面对,努力 地克服,不能被挫折吓倒,要努力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能深刻领会李 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含义同时,面对自己的缺陷也要面对现实,告诉学生 入 无完人,金无足赤”还可以通过设立悄悄话信箱的形式,让弱势群体学生把心里 的种种困惑告诉心理员,让心理员为其答疑解惑六)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促 进他们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或学校的活动; 其次教会他们抛开自即,主动与同学交往,懂得尊重他人,与人平等相处.再次, 要鼓励他们虚心向朋友或长辈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 大胆与家长、老师或朋友交流,消除疑惑情绪或自卑心理七)办好家长学校首先利用家长学校,举办教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知识讲 座,让家长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技巧其次学校心理咨询室要对家长开放,家 长通过与心理教师的沟通、 交流,掌握一些教育弱势子女的知识, 以便对孩 子进行教育最后,学校在关注弱势群体小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前提下,扩 大信息途径,把关于孩子变化、发展的最新信息及时向家长通报,让家长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教育孩子,最终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