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解《西游》之5:火烧观音院与袈裟丢失之谜.docx
5页易经解析《西游记》5:火烧观音院与袈裟丢失之谜火烧观音院一节,作者写作的原始依据是互卦“风火家人”风火家人”为紫竹林,而紫竹林是观音菩萨的住地其综卦“火泽睽”又为“南海观音”南海观音的道场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上此山位于中国的东南方,东南方为巽卦,巽卦之性为柔和、细心巽为风,风是无孔不入的,巽卦为木,木主仁,故巽卦亦代表慈眉善目、有求必应且巽卦之综卦为兑卦(佛),故巽卦亦可代表观音,巽卦又为寺观,则巽卦可代表观音禅院因为互卦为“风火家人”,巽木生离火,离火泄巽木,所以这个“观音禅院”必须得烧在第二集“唐僧的命运与取经人组合之谜”中,我们已经确定:最值钱的“锦襕袈裟”为巽卦,因为“风火家人”卦是离火泄巽木,所以在起火的同时,袈裟有损毁、丢失的可能离火泄巽木,就是将锦襕袈裟(巽)放在对之不利的地方(离火),未及时取回而丢失实际情况就是把袈裟交给贪财的“金池长老”欣赏而丢失此处,如果是乾、兑金克巽木,则是袈裟被强人抢夺而去,而非遗失观音禅院的和尚为什么要对唐僧谋财(袈裟)害命呢?因为此禅院在山间,山僧为艮卦,艮为静止,作为艮卦的和尚本该是修身养性的,但艮卦克坎卦(唐僧)艮土以坎水为财,故艮土克坎水(唐僧)为贪财害命。
而袈裟为巽卦,巽卦克艮卦(山僧),故和尚门因为贪财而招来烧寺之祸,老和尚亦“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这个和尚叫“金池长老”金池”二字出自变卦“天水讼”——上卦乾金(乾为天),下卦坎水为水池,故上下卦合为“金池”因卦名为“讼”,故“金池长老”由于贪财而引起了悟空与观音禅院的“讼事”至于金池长老的死因,作者也是依据的“天水讼”——上卦乾金为头部,下卦坎水为流血,故“天水讼”就是头破血流与“金池长老”合谋要暗害唐僧的人,还有一个广智、广谋广智、广谋也是出自“天水讼”卦——“广”为大,为上卦乾;水主智,“智谋”为坎卦,为下卦坎,合为“天水讼”卦因为此三人同处一卦,所以很贴心,臭味相投天水讼”卦,上卦(外卦、表面)为乾金,乾金为正义凛然,下卦(内卦、内心)为坎水,坎水为阴险、算计,所以这三个人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什么高见?”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便收拾枪刀。
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看看动静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老僧道:“我儿,你有何法?”广谋道:“依小孙之见,如今唤聚东山大小房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间禅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连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和尚们放火之后,孙悟空没有去救火,而是去找广目天王借“辟火罩”辟火罩为“山火贲”卦,乃是主卦“泽水困”的错卦因为“山火贲”出自“泽水困”,所以在唐僧遇难之时,辟火罩救了他一命行者用辟火罩“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巽木生离火,风助火势,亦出自互卦“风火家人”再往下看原文:不期火起之时,惊动了一山兽怪这观音院 正南 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见那窗门透亮,只道是天明。
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好妖精,纵起云头,即至烟火之下,果然冲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两廊烟火方灼他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一个青毡包袱他解开一看,见是一领锦襕袈裟,乃佛门之异宝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东山而去以上数据和名字皆出自“唐僧”的姓名卦中,观音院为巽卦(巽为寺观),正南为离卦、起火为离卦,合为互卦“风火家人”二十里”出自“风火家人”的综卦“火泽睽”,上卦离火为起火地点,下卦兑之数为二、二十、二百等数,卦名“睽”为观望、看到,故为“二十里”外见火烧黑风山”和“黑风洞”皆出自主卦“泽水困”的综卦“水风井”——坎水为黑色,直观即是水风井卦名“井”为通达之意通达哪里呢?——观音禅院水风井”卦,亦可解析为袈裟的灾难——上卦坎为灾难,下卦巽为锦襕袈裟袈裟的灾难就是失窃,以及险被火烧卦名“井”,“井”字亦如同袈裟上的图案一般为什么熊罴怪会来救火呢?因为熊为艮卦,妖精为艮卦,艮土泄离火,故会来救火。
——山火贲(泽水困之错卦)但为什么来后见了值钱的东西就不救火呢?因为艮土以坎水为财,艮宫与坎宫相邻,克中有合(坎宫之子与艮宫之丑相合),而离火较艮宫与坎宫的距离远,离宫中的“午火”又与艮宫中的“丑土”丑午相害,故贪财而不救火所以,对于风水中“火旺为忌”需要化解的情况,本人不选用所谓“湿土(丑土)蕴火”的理论,而采取“午未合化土”的原理,用坤土泄离火因为“艮土”贪财(水),故对于风水中水旺为忌的类型,用“子丑合化土”的原理化解最佳袈裟失窃后,“那上下房的院主,将本寺和尚、头陀、幸童、道人尽行开具手本二张,大小人等,共计二百三十名……都要解放衣襟,分明点过,更无袈裟这里的“二百三十”出自“风火家人”的综卦“火泽睽”——上卦离之数为三,下卦兑之数为二,从下向上而得“二百三十”行者忖量半晌,问道:“你这里可有什么妖怪成精么?”院主道:“老爷不问,莫想得知我这里正东南有座黑风山,黑风洞内有一个黑大王我这老死鬼常与他讲道,他便是个妖精别无甚物行者道:“那山离此有多远近?”院主道:“只有二十里,那望见山头的就是看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前面说“这观音院 正南 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熊罴怪在黑风山(观音禅院正南)看到观音禅院(黑风山正北)起火,来偷了袈裟后“径转东山而去”,他偷了袈裟却没有回家吗?此处又说“我(观音院)这里正东南有座黑风山”,这两个地方前后叙述不吻合。
是作者写作时不够严谨,从“风火家人”来看,作者想写的方位应该是“东南”,而非“正南”风火家人”为在东南方看到起火悟空去寻找袈裟时,“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熊罴怪】,左首下是一个道人【道号凌虚子,实为苍狼精】,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白花蛇怪】,都在那里高谈阔论在这里,三个妖魔,出自主卦“泽水困”的错卦“山火贲”——上卦艮为妖魔,下卦离火,离之数为3三个妖怪的座次,也可以从卦中看出,中间-综卦的“水风井”为黑风王(熊罴精),本卦的主互卦上卦的兑与巽组成了“白花蛇”;错卦的主卦,上卦艮为狼,为苍狼精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这伙贼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甚么佛衣会!趁早儿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轮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蛇精最先被打死,依据为“风火家人”,上卦巽为蛇,巽木生了离火,则自身死亡在此,我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文采根据主卦的本卦、综卦、错卦,作者还写了一个优美的对联。
本卦:泽水困→风火家人→天水讼下联:【幽居仙洞乐天真】——上卦兑为山洞,下卦坎水,下卦为内部,故上下卦合为幽居(隐居)于山洞之内卦名“困”,并非全部解释为困惑,还有乐以忘忧,乐不思蜀之意也综卦:水风井→火泽睽→水天需洞府大门【黑风洞】——水风井即为黑风洞,在此把此卦解析为黑风洞洞门,把本卦和错卦解析为门两侧对子的上、下联错卦:山火贲→雷水解→地火明夷上联:【静隐深山无俗虑】——上卦艮为山,下卦为离火,则离火“静隐”于山中这副对子上联以离火说事,下联以坎水说事,坎水与离火组成了“水火既济”水火既济”是人间的至善境界此联说明了洞主极高的修为也熊罴精另有别名“黑大王”、“黑风王”,黑风王为“水风井”卦因为“水风井”和“山火贲”都因主卦“泽水困”而得而“山火贲”为定心真言,故观音菩萨的三个金中,熊罴怪也有份好,本集写到这里结束从互卦“风火家人”中,我还要写一集“大闹通天河”和“凤仙郡求雨”此处提到“观音”,我就先写:易经解析《西游记》6:大闹通天河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