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 硫的转化(第1课时) 教案.doc
4页第三节 硫的转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所用时间新课导入【播放录像】 火山喷发【讲述】火山口黄色的物质即为硫单质硫磺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硫酸、火药、烟花爆竹等,还可以用来制硫磺软膏医治皮肤病。
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硫单质的性质观 看 视频 了解硫的相关知识5分钟新课教学【板书】一、硫单质的性质【提问】1、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怎样认识硫单质的物理性质?2、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硫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讨论评价】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各实验方案并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回答问题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硫单质6分钟【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的合理方案可能较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 <实验1>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取少量硫粉,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酒精和二硫化碳,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实验2>取少量硫粉放在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将其加热至熔化,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3>把研细的硫粉与铁粉按照一定的比例(铁粉稍过量)混合均匀,放在石棉网上堆成“S”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讨论】1、通过实验,请归纳硫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加热 2、黑火药爆炸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S+2KNO3+3C======= K2S+3CO2↑+N2↑ 在此反应中硫体现出了什么性质? 3、硫与氯气相比,谁的氧化性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归纳板书】 1、物理性质:淡黄色或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不高,存在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加热(1) 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Fe+S======FeS (氧化性:S
知识支持】1、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KMnO4溶液,氯气,氯水,硝酸,浓硫酸,氧气等;常见还原剂有硫化氢(或氢硫酸),碘化钾,金属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等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利用这一性质检验SO2设计要求】1、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SO2,H2S均有毒),认真对待尾气的处理2、实验方案要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转化3、画出实验装置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8分钟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总结巩固知识2分钟巩固练习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物质有( )A.Cu2S B.FeSC.FeCl3 D.CuS2.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氯的主要事实是( )A.通常状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金属与硫和与氯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氯气被还原为-1价D.跟同一有变价的金属反应(如铜或铁),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而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3.下列气体中,有毒、能污染大气,可以用碱液吸收的是(多选)( )A.CO B.CO2C.SO2 D.H2S4.下列情况下,二氧化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A.与潮湿的硫化氢混合 B.使氯水退色C.通入NaOH溶液中 D.使品红退色5.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BaSO4 B.FeSC.BaSO3 D.S练习习题课堂检测4分钟板书设计:一、硫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淡黄色或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不高,存在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加热(1)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Fe+S======FeS (氧化性: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