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61033544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0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备课记录表学科语文年级四单元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发;《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互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教学要求1、 认识本组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3、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事物的特点4、 学习细心观察的方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5、 学会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方法措施1、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2、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学习好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计划用12——13课时,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课时备课记录表年级四学科语文课题5、古诗两首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2、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具准备师生搜集有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1、交流搜集的有关于作者的资料2、回顾课内外积累的有关于苏轼和陆游的诗二、学习《题西林壁》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2、引导学生齐读古诗,矫正读音上的错误注意题目的读法: 题 西林 壁3、 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解“题壁诗”4、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 教师借助简笔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意思6、 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7、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8、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诗中包含的深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二课时一、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两首,齐读第二首诗二、学习《游山西村》2、引导学生齐读古诗,简介作者的写作背景 注意题目的读法: 游 山西村3、 理解题目的意思4、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能够体现丰收之年的词语,进一步理解诗句意思6、 引导学生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深刻哲理7、 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诗中包含的深刻哲理8、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读出诗的韵律美三、总结,布置作业1、积累陆游、苏轼的另外一首诗2、默写古诗两首1、交流资料2、展示古诗积累情况1、展示预习情况2、 齐读古诗3、理解题意4、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4、 借助简笔画引导学士进一步理解诗句意思5、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6、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7、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诗中包含的深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1、 齐读古诗2、理解题意4、 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5、 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并举例说明6、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1、积累陆游、苏轼的另外一首诗2、默写古诗两首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横、 侧、 当 旁各不同 局 观远近高低 者 者 迷 清游山西村 腊酒 足 丰年 绝处逢生鸡 豚教后反思通过教学,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事物,学会仔细的写作手法,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课时备课记录表年级四学科语文课题 爬山虎的脚课时2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教具准备1、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2、实物搜集——有脚、叶、茎的爬山虎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有关于叶圣陶的资料 2、板书课题,齐读题目: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一遍课文。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学习生字,理解字形,并组词注意矫正读音3、 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4、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三、精讲点拨,进一步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读2、3、4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 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的是否正确3、4、 引导同桌互相看看画的是不是课文所写的那样5、4、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二、继续学习课文1、引导默读最后一段讨论哪些地方运用对比的手法?(没触着墙的……;触着墙……)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有什么不同?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3读课文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在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4、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5、课文第二自然段与后几段有什么联系?爬山虎的脚、茎、叶有什么关系?三、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四、课堂小练笔1、观察一种植物,写一写2、指导全班交流,评选优秀的习作交流有关于叶圣陶的资料学生借助工具书读一遍课文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学习生字,理解字形,并组词。

      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读2、3、4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的是否正确同桌互相看看画的是不是课文所写的那样观察实物——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背诵课文结合教师的引导,进一步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以及叶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1、 写一写课前观察的一种植物,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2、 全班交流,评选优秀的习作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样子:一顺儿 均匀叶 颜色:嫩红 嫩绿 观察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细致 脚 形态:细丝 “蛟龙的爪子” 颜色:嫩红 灰色教后反思通过教学,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事物,学会仔细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运用大量的写作技巧课时备课记录表年级四学科语文课题7蟋蟀的住宅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3、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 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教具准备1、 课前注意观察蟋蟀的住宅及其他特点,2、 每小组准备一只蟋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蟋蟀小名叫什么?(蛐蛐)2、师:“蟋蟀”两个字谁来写一写?3、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4、板书:蟋蟀的住宅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引导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2、蟋蟀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1、引导读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第二课时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向阳、隐蔽……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1、蟋蟀的住宅为什么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2、读后引导讨论(1)、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2)、蟋蟀不断修整住宅3、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4、出示课文中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