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h1动车组介绍.ppt
39页CRH1动车组,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进行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于2004年起向庞巴迪运输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前称“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订购的CRH系列高速电力动车组车款之一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CRH1动车组组成,CRH1技术参数,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 动力配置:3个牵引单元,5动3拖,2(2M+1T) + (1M+1T)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酒吧坐车合造车 定员(人):670 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 最高运营速度(km/h):200 最高试验速度(km/h):250 适应轨距(mm):1435 适应站台高度(mm):500~1200 传动方式:交直交 牵引功率(kW):5500 编组重量及长度:213.5m,420.4t 车体型式:不锈钢 气密性:没有,头车车辆长度(mm):26950 中间车辆长度(mm):26600 车辆宽度(mm):3328 车辆高度(mm):4040 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 转向架类型: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 转向架一系悬挂: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 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 转向架轴重(t):≤16 转向架轮径(mm):915/835 转向架固定轴距(mm):2700 受流电压:AC25kV,50Hz 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 牵引电动机:265kW 启动加速度(m/s2):0.6 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 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2000 辅助供电制式:三相AC380V 50Hz DC100V,CRH1动车组的车型,CRH1A: 四方 + 庞巴迪, 5动3拖, 20动轴5300KW,原型Regina, 时速200公里, CRH1B: 四方 + 庞巴迪, 10动6拖, 40动轴10600KW, Zefiro技术, 时速200公里 CRH1E: 四方 + 庞巴迪, 10动6拖, 40动轴10600KW, 软卧车厢, 20列, 时速200公里,,CRH1A,CRH1A型动车组的原型车是庞巴迪运输为瑞典国家铁路提供的Regina C2008型。
2004年6月,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第一轮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中外合资企业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为中标厂商之一,获得了20列的订单2004年10月12日,铁道部与BSP正式签订合同,合同编号790,铁道部代表签约方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2005年5月30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以25.8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BSP另外订购2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动车组,以满足广深铁路第四线于2008年开通之后的运营需求;同年8月25日,广深铁路公司董事会通过有关议案而BSP的4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动车组其后最终被定型为CRH1A,动车编号为CRH1-001A~CRH1-040ACRH1B,BSP在2007年10月31日再获得铁道部40列16节编组动车组新订单,合同编号796其中20列是在CRH1A基础上扩编至16节车厢的大编组座车高速列车,称为CRH1B,编号为CRH1-041B~CRH1-060B全列16节编组中包括10节动车配6节拖车(10M6T),其中包括3节一等座车,12节二等座车,1节餐车最高运营速度为200—250km/h,而车体外观不变。
2009年3月5日,第一列CRH1B型动车组完成了BSP公司内部的环形线测试,3月8日开始在北京环行铁道试验CRH1B动车组在2009年4月起配属上海铁路局,运行上海—南京、上海南—杭州的城际列车整批20列CRH1B动车组在2010年4月交付完毕2011年发生的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中,D3115车次的列车就是这种型号 2012年10月,原本属于第16列至第20列的CRH1E,按铁道部要求以原有CRH1E的头型制造成大编组的CRH1B,令到CRH1B总数增至25列CRH1E,而2007年10月31日签订的合同中另外20列动车(CRH1-061E~CRH1-080E)以庞巴迪新研发的ZEFIRO 250系列为基础,为16节车厢的大编组卧铺动车组,每组包括10节动车配6节拖车(10M6T),最高运营速度为250公里/小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能达到250公里/小时的高速卧铺动车组列车所使用的庞巴迪MITRAC牵引系统由庞巴迪CPC牵引系统公司和庞巴迪在欧洲的工厂生产首12列CRH1E型动车组编组中有1节豪华软卧车、12节软卧车、2节二等座车和1节餐车,全列定员618人其中位于10号车厢的高级软卧车每车定员16人,设8个包厢,每个包厢2个铺位,每个包厢中均有沙发和衣柜,但没有独立卫生间,车厢一端设有带转角式沙发的休息室。
但由第13列动车组(CRH1-073E)起取消了高级软卧车,并以软卧车代替,全列定员增加至642人 2009年10月,首列CRH1E型动车组出厂,并配属上海铁路局2009年11月4日,CRH1E开始上线运营,担当来往北京、上海的D313/314次动车组列车CRH1E实际交付15列第15列于2010年8月交付CRH动车组转向架总体,CRH1动车组转向架简介 CRH1动车组以庞巴迪公司为瑞典铁路生产的皇后系列(Regina)动车组为原型,通过全面引进设计制造技术,由BSP公司在青岛设计制造 CHR1动车组转向架是以AM96转向架为原型进行设计的,后者在中国和欧洲都用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在轮对、轴箱、一、二系悬挂装置、齿轮箱和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等各部件上均采用了成熟的技术,这就确保了它在高速列车要求的速度和负载方面, 符合UIC518规定的运行品质和高可靠性要求动车转向架主要设备,两个牵引电机驱动轴 每轴有两个装在车轮上的制动盘 制动单元装于端梁上 信号系统和排障器 (仅某些转向架),,,拖车转向架主要设备,每轴有3个装在轴上的制动盘 制动单元装于横梁上 分相区天线 (仅某些转向架),,,1 为动车转向架 2为拖车转向架,动车转向架及拖车转向架分布图,各部分作用: 构架 轮对轴箱 一系悬挂 二系悬挂(旁承) 驱动装置(电机悬挂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 牵引装置 附件——传感器、撒砂装置、空气管路等; 轮缘润滑装置,24,动车组轮对及轴箱装置,车轮 车轴 制动盘 齿轮箱 轴箱装置,轮对轴箱装置的作用,一 、轮对 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
轮对 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此外,机车车辆的驱动和制动也是通过轮对起作用的 要求:对车轴和车轮的组装压力和压装过程有严格要求,轮对内侧距离必须保证在 1353±3毫米的范围以内为保证机车车辆运行平稳,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力和运行阻力,车轴轴颈和车轮踏面的加工椭圆度和偏心度,以及轴颈锥度都不得超过规定限度轴箱装置 在铁路机车和车辆上,套在轴颈上联结轮对和转向架构架或二轴车车体的部件,简称轴箱 作用: 把车体重量和载荷传递给轮对,润滑轴颈,减少摩擦,降低运行阻力 简介: 轴箱装置按所采用的轴承类型,分为滑动轴承轴箱装置和滚动轴承轴箱装置两类早期的机车车辆采用滑动轴承轴箱装置,20世纪初开始试用滚动轴承轴箱装置,现已逐渐取代滑动轴承轴箱装置中国铁路的客车以及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已全部采用滚动轴承轴箱装置,货车已部分采用27,动力轮对轴箱装置,非动力车轮对轴箱装置,28,CRH1轮对组成,轮对设计能够承受高的轴荷重; 实心直盘式轮; 130 筒式轴承; 中空钢车轴,依据EN 13104(动车) 和EN 13103 (拖车); 动车车轮上安装制动盘,拖车车轴上安装制动盘; 国产车轮外形LMA; 车轮间内侧距离符合我国铁要求(1353mm)。
29,1 带有降噪环和制动盘的车轮 2 车轴 3 齿轮箱 4 轴箱 5 轴箱装置 6 轴箱减振器支架(每隔一个轮对一个),动轴轮对组成,30,拖车车轴,动车车轴,车轴,31,轮对组装,轮对包括空心车轴及热压装配整体车轮,轮对装有锥形滚柱轴承,滚柱轴承设置在轴箱里,动轮轮对装有热压装配齿轮,而拖车轮对设置热压装配制动盘32,轮对组装(续),拖车轮对组装,33,轴承,34,,轴箱装配,35,制动盘,36,车轮,整体车轮所用材质为符合UIC标准的R8T; 车轮设计和制造标准执行EN 13262:2003 (铁路应用-轮对核转向架-车轮-产品要求) 和 UIC 812-2;,37,车轮(续),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新车轮和完全磨耗到限车轮的有限元模型,三种载荷工况和特殊载荷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整体车轮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满足UIC 510-5的要求Q:轨道上每个车轮上承受的车辆质量,38,前端,,后端,,39,轴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