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

5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07419334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究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2、经历共同探究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才能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重点难点:1、 指导探究乘法分配律2、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方法指导: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2、学生考虑:〔1〕有几种搭配方案〔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1、组内研讨〔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1、汇报交流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分别列式解答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答复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2、研究其它方案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老师板书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225+75〕4 = 2254 + 754〔225+125〕 4 = 2254 + 1254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的: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绘看到的形状2、能识别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列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一样的,有的是不同的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2、课堂预习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展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展观察学习。

      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1、填一填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2、连一连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三、预估问题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2、同样都是用一样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四、预设解惑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展总结:〔课件演示〕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3、通过刚刚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1〕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五、引导小结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六、针对性作业1、课本13页做一做,练习四1至3题2、《配练》上的1至3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2页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展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 数据的过程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开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可以进步飞机的防护才能,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平安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可以进步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研究一: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研究二: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三、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研究一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展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展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时机,让学生在考虑、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展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好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3、学生试着补充完好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假如学生没有发现老师予以提示〕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拟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五、挑战自我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稳固当堂所学的知识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六、盘点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明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根底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才能不断进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4 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79页的内容2.本节课教材分两个层次进展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几组有特点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特点,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考虑,并通过举例验证探究得到的规律,从而明确: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第二个层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例4直接呈现了1个有特点的小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并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拟,使学生体会到小数计算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从而使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应用运算定律进展简算3.小数的简便算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根底上学习的对于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加强学生计算的正确性、纯熟性、灵敏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备已学知识知识要点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备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2.能根据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开展学生迁移类推的才能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敏性2.根据详细情况采用灵敏的方法解决问题备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难点:能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灵敏地进展简便运算备知识讲解知识点一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知识回忆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即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问题导入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你有什么发现?(教材79页)3.2+0.5○0.5+3.2(4.7+2.6)+7.4○4.7+(2.6+7.4)过程讲解1.观察算式,发现特点2.计算比拟,发现规律3.2+0.50.5+3.2(4.7+2.6)+7.44.7+(2.6+7.4)发现:(1)在小数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合加法交换律2)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小数相加,和不变符合加法结合律。

      3.举例验证,明确规律7.3+9.2=9.2+7.3(4.9+5.25)+1.75=4.9+(5.25+1.75)得出结论:在小数加法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仍然成立归纳总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知识点二 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应用问题导入 计算0.6+7.9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