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字句中程度副词研究综述.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34078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8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比字句中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内容Reference:能够进入比字句的[来自wwW.lw5u.cOm]副词只能为程度副词目前相关研究集中于“还”和“更”上:带“还”句式具有比较功能和比拟功能,而带“更”句式则具有语义层级性的特征Keys:比字句 程度副词 还 更1引言学界一般认为汉语的比字句是表示两个事物或事件在某一方面上的程度高低的比较因此,能进入这一句式的副词只能为程度副词是否是所有的程度副词都能进入比字句?马真(1999:80-89)认为只有表程度深的“更、更加、更为、越发、越加、愈加、还”等和表程度浅的“稍微、多少、略微、略略”等两类可以进入“比”字句而许国萍(1999:77-88)将程度副词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大类,提出“比”字句中只能使用后者,如“还、更”目前针对比字句中副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还”、“更”上2句式“X比Y还W”研究关于“X比Y还W”,讨论得最多的是这一句式的语用功能:比较和比拟陆俭明(1999:1-20)最早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如“我比他高”)和比拟(如“那条蛇比碗口还粗”)这两种功能表比拟时语句重音在Y上,表比较时语句重音在“还”或“还”之后的某个音节上。

      殷志平(1995)则具体分析了含“还”的“比”字句两种功能的成因和形式上的标志从Y的性质上看,比较类句式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形状,且处于非两级状态,而比况类(即比拟类)句式预设Y处于W所表示的形状程度的极端位置;从X、Y的关系上看,比较句中二者的比较是现实的,而比拟句中二者的比较是不现实的他提出X与Y能否互换位置、W能否用~W替换以及“还”字能否去掉是区别“还”字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形式标志基于陆文和殷文,史佩信(2008:407-417)从信息焦点、话题、结论项W的特点等方面讨论了这两类句式的区别典型的比拟类“比”字句中“比Y”对W有较强的句法语义控制,W往往只选择Y事物最突出的属性,并且“比Y”和W形成了“类词结构”,关系紧密Y的语义语用性质会对“比”字句式的比拟性和比较性产生影响比拟功能和比较功能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其比拟功能实际上是个程度问题,典型的比较句中Y不具有熟悉性,典型的比拟句中Y具有喻体性李杰(2001)根据X和Y的关系,将比拟类“比”字句的夸张功能分为三类:比喻式夸张(如“好狠的心哪,比蛇毒还毒”)、陪衬式夸张(如“他的钱说起来比皇帝家的还多”)、对比式夸张(如“不死比死了还坏”)。

      他后来(2003)又总结相互“X比Y还W”格式的五类语义类型,即加合类比较句、加合类比况句、补充类比况句、对比类比况句和申辩类比较句另外沈红丹(2003)还分析了“还”字差比句式使用的语境条件,指出说话人使用该句式,突出了语境中说话人主观设定的先验期望值被W超越的语义,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的态度3句式“X比N还N”研究“X比N还N”是带“还”比字句的特殊形式,该格式只表示比拟功能王霞(1992)研究了“X比N还N”的功能和N的特征文章认为该格式是固定句式,只表比拟,一般都是贬义,传达讽刺、调侃的意义,N为具有社会共知的概括性描写义的表人名词,如“诸葛亮”(表“聪明”义),前不能再加修饰性成分这类名词在进入句式后,评价意义一般贬义化张爱民等(2002)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N的特性作了分析他们提出“X比N还N”中比较前项和比较后项具有定位性,不能互换能进入句式的N分为易于引起某种联想或共鸣的单指专有名词和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泛指、类指名词两种,后一个N是前一个N的细节显现,其功能发生了游移,临时活用为形容词,表示人或物的典型性性状余俊宏(2011)则提出由于N的典型性特征和句式的夸张功能,相对差比句格式“X比N还N”表达极比义。

      他还用认知语法的“射体——标界”和“图形——背景”两个理论解释了两个比较项不能互换的现象高云玲(2007)还提出[+容器]特征是该句式得以成立的内在原因,名词进入该格式受到的限制很多,但是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l)由于N的“原型效应”,整个句式具有夸张功能;(2)由于名词所表概念具有形象性,使得格式的表达生动形象;(3)由于名词N具有概括性,便于称说和提取4“X比Y更W”研究另一类研究得较多的为带“更”比字句刘月华(2002:845-846)认为“X比Y更……”表示Y有了一定的程度,X则在这程度上比Y更高一层而“X比Y再……”格式多用于假设、疑问或者否定句中,如“没有比这种再好的了”少数情况下,“更”、“再”可以放到“比”字前,如“去年的收成就不错,今年更比去年强”陆俭明(1999:67-79)研究了“比”字句中“更”、“更加”、“越发”的使用更(更加)”可以用于格式“X比Y·W”,表示在同一时间里X在性质W上的程度超过Y,而“X比Y更(更加/越发)W了”则表示X和Y程度上的超距在特定时间T1时比在T0时更大,含递进意;句式“T1·X比T0更(更加/越发)W了”表X在T1时的程度超过了T0时的程度,它可以省略“比T0”成为“X更W了”。

      黄祥年(1984)详细描写了“比”字句中“还”和“更”的相互替换情况他认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句式有“比…+更(还)+形容词”、“比…+更(还)+动宾结构”、“比…+更(还+不定量数量补语)”三种,在句式“比…+还+形容词+数量词语”和“更(还)+比…+名词(名词性结构)+形容词”中二者不能互换带“更”比字句中的三项比较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陆俭明(1999:34-53)认为“比”字句的三项比较有“X比Y·W,X比Z更W(了)”和“Y比Z·W,X比Z更W(了)”两种句式,二者语法意义相同三个比较项X、Y、Z在程度上是递进的:X>Y>Z,如“长江比黄河长,(长江)比淮河就更长了”同时他还认为程度副词只有“更”能用于三项比较张谊生(2009)分析了“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含“更”的三项“比”字比较句中,参加比较的有三项,但实际比较过程中每式只有两项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基点不同,多项“比”字句构成顺向递较、逆向递较和交互递较三种格式文章认为“X比Y·W,X比Z更W(了)”(a)是顺向递较句,以比较主体X作为比较基点;“Y比Z·W,X比Z更W(了)”(b)是逆向递较句,以比较对象Z作为比较基点;“Y比Z·W,X比Y更W”(c)是交互递较句。

      这三种“比”字句的比较程序及其构式语义可以分别归纳为:a式:因为已知B>C (隐含),所以,既然A>B,那么,A必然更>C;b式:因为已知A >B(隐含),所以,既然B>C,那么,A必然更>C;c式:既然已经表示B>C,而且也已表示A>B,那么,A自然更>C顺向递较承前省略比较主体,表义明确没有歧义;而逆向递较承前省略比较对象,表义不一定清楚,有时会有歧义5结语上述关于比字句中副词的研究主要是从语用功能角度进行发掘的尽管我们已经做到了充分观察和充分描写,但也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单单从语义上讨论和解释程度副词进入比字句的原因,是否非常不够?同样是相对程度副词,“张三很/更高”都[来自Www.lw5u.Com]能成立,而“很”等这一类为什么却不能进入比字句?它们与“更/还”类究竟有什么区别?这还需要句法、语义、语用上的深层次的探讨又比如,比字句本身能够体现程度义,而带程度副词的比字句通常在语义上显得更加复杂如带“更”比字句就存在“Y很W”的预设那么这些预设在语用和语义上给比字句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也还值得进一步研究Reference:黄祥年.比较句中的“更”和“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1).李杰.“X比Y还W”格式的夸张功能,《修辞学习》.2001.(4).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覃业位,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