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ppt课件.ppt
30页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第十一次实验第十一次实验磺胺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磺胺类药物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参数的测定1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相关知识相关知识药动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随着时间动研究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态变化的规律. .药物体内过程:药物体内过程: 吸收吸收 分布分布 消除(生物转化和排泄)消除(生物转化和排泄)2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房室模型(药物的分布)房室模型(药物的分布)概念:概念:按照药物在机体内转运的速率不同按照药物在机体内转运的速率不同, ,将机体抽象划分为不同的室将机体抽象划分为不同的室类型:类型:一室模型一室模型二室模型二室模型3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lgCt一室模型时量曲线一室模型时量曲线一室模型一室模型4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二室模型二室模型药物药物快速快速中央室中央室消除消除周边室周边室血液、心、肝、肾血液、心、肝、肾等等皮皮肤肤脂脂肪肪缓慢缓慢5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lgCTA分布相分布相B 消除相消除相二室模型的二室模型的时量曲线时量曲线分布平衡分布平衡●●●●●●●●6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v 零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药物的消除药物的消除药物按恒定的速率药物按恒定的速率( (恒量)进行消除,即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相等。
恒量)进行消除,即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相等见于用药剂量过大时见于用药剂量过大时, ,此时机体以最大能力对机体内药物进行消除此时机体以最大能力对机体内药物进行消除7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246810h1007550250TC (mg/ml)lgCT零级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零级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8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v 一级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按恒定的百分比消除,其单位时间药物按恒定的百分比消除,其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药物以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药物以一级动力学消除一级动力学消除9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lgCT一级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一级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CT10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 lg CT磺胺类药物半对数纸上时量曲线磺胺类药物半对数纸上时量曲线●●●●●●● 分布相分布相 消除相消除相绝大多数药物(磺胺)为绝大多数药物(磺胺)为二室模型分布,一级动力学消除二室模型分布,一级动力学消除11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磺胺药显色原理:磺胺药显色原理:磺胺药磺胺药+ +亚硝酸钠亚硝酸钠重氮盐重氮盐橙色偶氮化合物橙色偶氮化合物麝香草酚麝香草酚三氯醋酸三氯醋酸12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实验步骤实验步骤l动物称重,颈部局麻,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动物称重,颈部局麻,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l动物全身肝素化动物全身肝素化l9 9支离心管内加入支离心管内加入2.7ml2.7ml三氯醋酸三氯醋酸l取空白血样,加取空白血样,加0.2ml0.2ml于于1 1号对照管和号对照管和2 2号标准管内号标准管内l快速静注快速静注1010%磺胺嘧啶钠%磺胺嘧啶钠3ml/kg3ml/kg,不同时间采血,不同时间采血13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取血前要先将插管中的生理盐水和死腔血放掉,取血后用取血前要先将插管中的生理盐水和死腔血放掉,取血后用NSNS冲管冲管l吸管要干净。
血样和试剂要按教材要求逐份加入、处理,顺序不可颠倒吸管要干净血样和试剂要按教材要求逐份加入、处理,顺序不可颠倒l每次的取血量要准确血样加入含有三氯醋酸的试管后应立即摇匀每次的取血量要准确血样加入含有三氯醋酸的试管后应立即摇匀l因故延误了取样时间,应按实际取样时间绘图和计算因故延误了取样时间,应按实际取样时间绘图和计算14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实验后处理实验后处理l 在半对数纸上绘制磺胺药时量曲线图在半对数纸上绘制磺胺药时量曲线图l 计算出有关药动学参数填入表中计算出有关药动学参数填入表中l 分析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分析结果写出实验报告15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计算药动力学参数计算药动力学参数1.1.用半对数纸作图,绘制用半对数纸作图,绘制时量曲线时量曲线2.2.找出曲线的拐点,利用直线回归法求算找出曲线的拐点,利用直线回归法求算 消除相消除相直线回归方程直线回归方程 lglgC C = = a a( (截距截距) + ) + b b( (斜率斜率) )· t t 3.3.根据公式根据公式C C = Be= Be- - t t,求算消除相各对应时间点的,求算消除相各对应时间点的外推浓度和剩余浓度外推浓度和剩余浓度4.4.求算分布相的求算分布相的直线回归方程直线回归方程5.5.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16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磺胺药的二室模型时量曲线方程磺胺药的二室模型时量曲线方程曲线方程:曲线方程:C = C1+C2 = Ae- t+Be- t17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分布半衰期(分布半衰期(T T1/2A1/2A):): 药物分布阶段,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药物分布阶段,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0.693αt1/2A =18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消除半衰期(消除半衰期(T1/2B):):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B=0.693β19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与吸收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比例,反映用药后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与吸收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比例,反映用药后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量AUC = A/α+B/β血药浓度血药浓度(mg/L)(mg/L)曲线下面积(曲线下面积(AUC):):时间时间20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静注一定量的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静注一定量的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反映药物分布到体内各部位的能力血浆容积,反映药物分布到体内各部位的能力 。
X0=0.3*T*106((ug)X0 β*AUCVd =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Vd):):21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指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的药物被清除干净,代表肝、肾及其它途径指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的药物被清除干净,代表肝、肾及其它途径清除率的总和清除率的总和. .X0 AUCCL =血浆清除率(血浆清除率(Cl):):22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F)指服药后,药物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是衡量药物指服药后,药物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是衡量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3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预习下次实验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24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lgCT药物的时量曲线药物的时量曲线25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1020304050100200300900拐点拐点26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t(min) C(ug/mL) lgC t. lgC t2拐点拐点 . . . .结束时间结束时间∑t ∑ lgC ∑ t. lgC ∑t2 最小二乘法求最小二乘法求B B相的最佳曲线相的最佳曲线( (a a, ,b b) )表表1 1 静注静注minmin后血药浓度的最小二乘法计算表后血药浓度的最小二乘法计算表27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t(min) t(min) 实测浓度实测浓度C C 外推浓度外推浓度C C’ 剩余浓度剩余浓度C C’’ 开始时间开始时间 . . . .拐点拐点求剩余浓度求剩余浓度 表表2 A2 A相各时间点上的血药浓度相各时间点上的血药浓度 注:注: 外推浓度外推浓度C C’==BeBe- - t t28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lgctAα αA相(分布相)时量曲线相(分布相)时量曲线lglgC C = = a a( (截距截距) + ) + b b( (斜率斜率) )· t tC1== Ae-αtA=10aα=-2.303*b29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 Of Physi. GDMCt(min) C’(ug/mL) lgC’ t. lgC’ t2开始时间开始时间 . . . .拐点拐点∑t ∑ lgC’’ ∑ t. lgC’’ ∑t2 最小二乘法求最小二乘法求A A相的最佳曲线相的最佳曲线( (a a, ,b b) )表表3 3 剩余血药浓度的最小二乘法计算表剩余血药浓度的最小二乘法计算表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