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doc
8页高一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质点 (1)质点指 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②在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三、路程和位移(1)位移的物理意义是表示 的物理量2)定义: 表示位移的长度,位移是矢量 表示位移的方向。
3)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一般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 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 的物理量,定义式: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是 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物理意义: 与 相对应 方向与 同向 (3)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 与 相对应与某一时刻运动方向同向4)区别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五、加速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 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2)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 同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六、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O A B C D E3.0712.3827.8749.62.0777.40(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2)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1234650V/m·s-1t/s23451678②①(4)位移推论公式:(减速:)(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九、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 。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 ,随着纬度的增大而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 专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一、力1.力是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或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二、重力1.重力: ,施力物体是 方向总是 大小:G=mg2.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位置与 和 有关。
① 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②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三、弹力1.弹力定义: 叫做弹力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① ;② 2.弹力的方向:总与 的形变方向相反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四、摩擦力(A)(1)滑动摩擦力: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五、力的合成与分解(B)1.力的合成:用一个力的效果代替几个力的效果力的分解:用几个力的效果代替一个力的效果2.共点力的合成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⑵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a.若和在同一条直线上① 、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② 、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b.、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三个共点力合力最大值: ,当三个力的大小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则最小的合力为0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七、力学单位制(A)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2.表达式: F合= ma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八、牛顿运动三定律(A和B)专题三 曲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Â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基本公式: 、 、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当v0=0 、a=g (自由落体运动),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