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2021-202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乐***
  • 文档编号:199618662
  • 上传时间:2021-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6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生活情境中的变换现象,从变换的角度欣赏图形、设计图案,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部分内容学习的主要目标这对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感受与欣赏图形的美感都是重要的前提要充分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摆一摆”“画一画”和“做一做”等,并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想象要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经历“直观认识——在操作中体会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特征辨别、作图、想象”的过程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第1课时 平移和旋转教材第80~8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点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位置2.向学生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初步感受图形的美,提高审美情趣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难点: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本质特征师: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而它们的运动方式都各不相同。

      课件出示教材平移和旋转情境图)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1.探究平移现象1)多媒体播放录像:火车运行、电梯升降、升国旗的生活画面师:同学们对录像中的这些画面一定不陌生吧!谁能说说火车车厢、电梯和国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指名说说)(2)重播录像,引出“平移”师:咱们再来看一遍录像,想一想,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火车运行、电梯升降、升国旗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作“平移”板书:平移 沿着直线移动)(3)举例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指名说说)(4)动手操作:试一试师:咱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平移现象,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接着把它平移到课桌的右上角,再依次平移到右下角和左下角学生全体动手操作体验)2.探究旋转现象1)引出“旋转”师:请同学们抬头看看教室里吊扇叶片的转动,它还是平移现象吗?(不是)师追问: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沿着直线移动的,它是转着圈圈运动的)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在数学上,除了平移这种现象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运动现象,就是像吊扇叶片这样转动的叫作“旋转”板书:旋转)师:大家能用手势表示这种运动吗?(全体学生做旋转的手势。

      )(2)举例师: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像吊扇叶片这样转动的运动现象?(指名说说)(3)小结师:像吊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上指针的转动,这些旋转现象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来转动的板书:围绕一个中心点转动)1.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区分平移和旋转,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理由2.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讨论,结合平移的特点,说一说选出的图形是哪几个全班集体订正3.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3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过程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为了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旋转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地建立起旋转的数学表象,并能通过辨一辨,正确认识旋转与平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本课以谈话为切入点,在对比中直接引入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沟通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2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材第83~8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1.使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操作、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课件、剪纸艺术作品、电脑课件、剪刀、油画棒、白纸等师: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尤其是苏州的小桥流水和园林里别具风味的花窗、亭台常常为世人所赞叹边介绍边投影相应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这些建筑、工艺品之所以有独特的美,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1.认识物体的对称 师: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几个物体,(出示例3主题图)它们分别是什么?找找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交流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师:我们观察这些物体的两边,经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样的物体是对称的2.认识轴对称图形师:我们把蝴蝶、天坛和飞机沿着轮廓画下来,可以得到这样的3个图形出示图形)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的这几个图形,对折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师提问:图中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是以什么为界线的?揭示:像这样的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操作深化出示例4,明确要求 (1)让学生用一张纸对折,再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2)让学生按上面的方法再剪一个对称图形,先想好准备剪什么,再剪一剪1.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看图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2.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3.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教材上连一连,指名回答,集体订正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这节课是学生初次以数学的眼光接触对称,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对称现象要理解什么是对称,必须先发现“两边完全一样”,学生通过对折,对称的特点就在眼前的图片中体现出来,进而接受轴对称的概念,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直观又形象有了感知、体验的过程,学生就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