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ppt
48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一、静脉输注药品的一般原则,二、静脉输液易产生的问题,三、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静脉输液的一般原则,1.,由于静脉注射给药起效迅速,作用强并且难以逆转,可能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应该遵循能口服就不要注射的原则,.,2.,只有当患者的疾病状况不以口服药品,或者疾病的治疗需要持续恒定的血液浓度时,才可用静脉输注给药,.,3.,一般而言,静脉输液只能加入一种药品,溶液必修稳定无物理和化学的配伍禁忌如果需加入两种药品,应该先加入浓度高的,充分混匀后,检查有无可见的配伍禁忌,在加浓度较低的药品,.,4.,不应该将药品加入到血液制品,甘露醇或者碳酸氢钠中,只有特殊组分的药品(如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才可加入脂肪乳或氨基酸溶液中5.,输液前应充分振摇混匀,并且检查有无不溶性颗粒,6.,给药期间应严格保证药液无菌,配制好的药液通常在,24,小时内使用,7.,输液瓶上注明患者的姓名、药品名称与剂量、给药日期与给药时间以及停药日期与停药时间,8.,在给药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药液的状态,当出现浑浊、结晶、颜色改变或观测到其他发生相互作用或污染的迹象时,应及时停药,静脉输液容易产生的问题,1.,病原微生物污染,静脉输液有可能被偶然进入或后期滋生的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念珠菌属(霉),肠杆菌及克雷伯杆菌属等而引起发热、寒战等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和呼衰等症状而致死亡。
2.,物理和化学配伍禁忌,物理配伍禁忌是指药物混合后,由于溶解度的变化,溶液,PH,改变等原因引起的沉淀、浑浊、液体分层等现象,又称为外观配伍禁忌化学配伍禁忌是指药物之间水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因而导致药物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当含有一种以上药物时发生配伍禁忌的可能性增大,物理或化学的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毒性增加或由于微粒的形成产生严重不良事件,因而必须避免3.,微粒污染,是输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静脉输液的配制过程中,多次加药和穿刺会带入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进入药液,当微粒进入肺血管,可导致肉芽肿、肺栓塞,也可引起热原反应,微粒较大者,可直接导致血管闭塞、局部组织缺血和水肿,可形成血栓,某些微粒还可引起变态反应生物制品,尤其是血液制品,即使是正常配制操作也可能不完全溶解输液过程中稍有不慎,如振、摇、温度等均可导致不完全溶解,产生肉眼可见或难以观察的不溶性物质,因此,从配制到输液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1.,静脉炎 某些晶体溶液,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另外,静脉滴注红霉素乳糖酸盐、万古霉素等,如果输液配置浓度或输液速度不当也可刺激血管而导致静脉炎。
2,胃肠道反应 静脉滴注某些抗感染的药物,如喹诺酮类、红霉素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3.,神经系统反应 青霉素大剂量快速静滴偶然也可引起一 性心电图变化,咪康唑注射过快可发生心律失常、严重心跳呼吸停止,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过度过快也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反应,也有报道,滴注过快,引起心搏骤停、呼衰死亡两性霉素,B,,可引起心搏骤停,林可霉素滴注过快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电图变化,引起呼吸心搏停止4.,肾功能损害 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有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危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等药物输注过快,药物浓度高可导致药性肾损害绝大多数头孢类药物通过肾脏排泄,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5.,其他不良反应 所有药物静脉输液过快均可引起血容量过高,心脏负荷过重,发生肺水肿静脉滴注含钾、钙、镁等离子的抗菌药物时,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变化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对策,1,发热反应,1.1,发病特点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忽然畏寒,不自主颤抖,迅速转为高热,严重发绀,面色苍白,重者心率快,脉细速,虚脱,多数经处理后迅速好转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较常见的原因有致热原病菌(普通菌和毒菌等)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或输液用品。
1.2,防治和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寒战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暂停或完全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并具体检查发生反应的原因寒战发冷时保暖,立即遵医嘱注射非那根(,25,50 mg,)或其他抗过敏药物,严重时可注射肾上腺素(,0.5,1 mg,)留观病人待退热至,38,以下,并无其他不适才可离开2,血栓性静脉炎,由于长期输注高渗葡萄糖液体和血管内膜药物所引起病变的静脉内膜发炎并导致静脉管腔内血液凝成血栓主要症状 局部沿静脉径路上有红肿、触痛、热痛等,但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仅有不适感防治和护理 如果出现症状及时为病人更换注射部位使患肢休息,局部热敷,严重时局部用,50,硫酸镁行热湿敷急性肺水肿,发病特点 输液过量或过快,尤其是输入含钠液体过多时,较易发生急性肺水肿,原有心脏病,肺功能不全者,老年体弱儿童输液应特别注意,发病时患者忽然感到呼吸困难、气促、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严重时口鼻可喷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液,听诊两肺出现干湿性啰音,心音弱速防治和护理 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情况允许下予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立即加压吸氧湿化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氨茶碱,利尿药液,西地兰、,50,葡萄糖缓慢静注等对症处理。
过敏反应,主要为药物性过敏性反应为多见,在临床上多见于清开灵注射液、氧氟沙星类注射液,静脉输液时,10 min,1 h,左右病人出现皮肤荨麻疹、有瘙痒,重者胸闷、发热、口唇发绀,此时应警惕休克发生过敏先兆:头晕、冷汗、面色苍白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1,:呼吸系统症状,-,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防治和护理 立即更换药液和输液管,遵医嘱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给予吸氧,有过敏性休克者按抗休克处理,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空气栓塞,发病特点 病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或严重发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水泡声”防治和护理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为病人取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以减少空气进入肺动脉口并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对症处理静脉注射液外渗的处理,(1),一旦发生静脉注射液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或更换注射部位并且采取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消除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2),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药、高渗液及化疗药物等外渗的治疗。
如肾上腺素、间羟胺、葡萄糖酸钙、甘露醇等溶液的外渗治疗但是,部分高渗溶液,如,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超过,24,小时,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不宜使用热敷3),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如化疗药物外渗用,20,40,碳酸氢钠冷敷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4),药物湿敷:采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一日,2,次,一次,20,分钟5),中药湿敷: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的药物,如氯化钾、红霉素、,l 0%,葡萄糖酸钙等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而引起的炎症症状,可以采取活血通络、舒筋利脉、温经散寒、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湿敷输液速度,(,1,)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输液速度,:,为了迅速扩容,纠正酸中毒,须快速补液,按,60,滴一,100,滴,/H,的速度,进入继续补液阶段后,减慢到,40,滴,/,分,小儿根据具体情况2),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输液速度,:,其原则是谨慎缓慢,根据病人耐受情况来调整滴速肾功能不全者,观察记录尿量的变化,并根据肾功情况,严格控制滴速和输液量。
3),老年患者的输液速度,:,输液速度应较青壮年患者慢,l/2-1/3,4),小儿的输液速度,:20-40,滴,/,分钟,特殊情况另计5,)颅脑手术后,滴速宜慢,避免脑水肿的发生,具体入量遵遗嘱其他,(l),肠外营养,药物,:,氨基酸类药物渗透压常大大超过人体正常渗透压,成人开始前,10,分钟应控制为,20,滴,/min,,,30,分钟后可稳定在需要的水平上10%,脂肪乳滴速不可超过,35,滴,/,分2),喘定及氨茶碱滴速宜慢,葡糖糖酸钙及西地兰静脉推注宜缓慢,浓钠滴速应缓慢,防心律不齐的发生3),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滴速宜慢;,(,4,)其它,:,多巴胺、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滴速,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5,)甘露醇在用于降低颅内压时,需快速滴入常用药物配伍禁忌,1.,头孢哌酮舒巴坦与万古霉素、依替米星存在配伍禁忌,应分开输液;,2,左氧氟沙星与丹参注射液混合产生混浊,;,3,头孢曲松钠与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等)存在配伍禁忌;,4.-,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美洛西林及各种头孢类)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酸、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
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5,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6,去甲万古霉素与许多药物可产生沉淀反应,因此含本品的输液中不得添加其他药物克林霉素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血管的选择,一般宜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对一般病人可选择四肢表浅静脉,;,小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等,;,对上下肢多处损伤,长期输液四肢表浅静脉不易寻找,病人休克时需快速输液,抽血标本及输血,昏迷、躁动等患者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烧伤病人尽量选用先上肢后下肢,;,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使用留置针,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晚期癌症病人可采用胸腹壁静脉留置针,输化疗药物时应尽量避开上肢贵要静脉,以防因刺激而发生静脉炎留置针的选择,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的留置针,小儿宜选择型号较小的,而对颈外静脉,需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输化疗药物、输血、抽血作血标本者可选择型号相对大的留置针穿刺方法,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直径约,10CM,)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
封管,封管液剂量的选择 稀释的肝素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钠盐水优于生理盐水肝素钠盐水封管液的配置方法是:用,0.9%,的生理盐水,250ml,联合肝素,1,支,(,含,12500U,)配制好后可放入冰箱于当天使用,小儿及凝血功能差者,使用剂量可偏小或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方法 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后,常规消毒肝素冒,从肝素冒内注入,3,5ml,肝素纳配制液,边推边退出,然后夹好留置针管上小调节夹,用胶布固定好下次备用若无肝素钠的情况下,许多学者经研究可用,20ml0.9%NS,直接封管留置时间 经临床证明,留置时间最长为,24,天,穿刺部位在大血管(如颈外静脉)者留置时间可相对延长但美国,BP,公司推荐为,3,7,天,最有效的期限为,3,天,,3,天内很少发生阻塞和渗漏护理注意事项,(,1,)在行留置针前应先对病人及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置管针,防止脱出或污染,这样可消除患者疑虑,积极配合2,)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