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杭州昭庆寺资料汇总.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26643607
  • 上传时间:2023-07-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杭州昭庆寺资料保俶路临西湖段的昭庆寺是一座古老的吴越古刹,作为和北京戒台寺齐名的重要律寺(因永智律师在寺内建“万善戒坛”,号称全国两个半戒坛之一,盛极一时每年三月三日,“海内缁流,云集于此,惟其长老能通五宗诸典者登坛说法,敷陈具戒,其徒跪而听之,名曰受戒”为当时最盛见 《武林梵志》卷五),历史上曾是出名的南宋皇家五山十刹之一,宋代 南山律宗祖师永智律师、净土宗祖师省常大师、天台宗祖师遵式大师等都曾在此拄锡,在宋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昭庆寺历史位于浙江杭州(杭县)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元雚建立,时称菩提院宋太祖干德二年(964),南山宗永智律师再兴太平兴国三年(978)筑戒坛,每年三月修戒会七年,敕赐‘大昭庆寺’之额又淳化至天禧年间,省常住此,结华严净行社,弘扬念佛法门遵式、仁岳等诸师亦来此阐扬天台允堪律师更建戒坛、钟楼等,兴隆法会其后曾罹火灾及遭禁戒坛之厄明隆庆二年(1568),赐‘律宗万善戒坛’之额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烧毁,五十二年重建,即今之诸堂者是乾隆十六年(1751),题‘进一步定慧’之扁额戒坛由方八间之石坛作成,坛上供金色毗卢遮那佛,四方石壁各刻有十五尊护戒神。

      寺有天王殿、大雄殿、祖师殿、万寿戒坛、观音殿等[佛祖统纪卷十、大昭庆律寺志、西湖志卷十二](另有一说:此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始建,宋乾德二年(公元 964年)重修,旧名菩提院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建戒坛,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赐名“昭庆律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四年修建昭庆寺现状昭庆寺原址在杭州宝石山的东边,南临西湖,也就是目前杭州市青少年宫广场的位置1926年西湖边拓建马路,拆掉了昭庆寺的前殿天王殿,万善桥也不复存在了,还填掉了桥下的青莲池殿前的古樟至今仍存数株,昭庆寺在历史上曾屡建屡毁明嘉靖和崇祯年间,两次被火焚毁,清初重建后,又遭兵祸被夷为焦土光绪四年,寺里的主持发宏愿重还旧貌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沦陷,昭庆寺被日军驻兵养马,那是不堪回眸的被凌辱的一页而目前来到宝石山东面的西湖边,昔日的天王殿,早就成了广场,寺里的大雄宝殿,也成了文艺活动场合留下来的,只有昭庆寺的名字典故及资料来源1、昭庆寺(张岱/明代文学家)(选自《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昭庆寺,自狮子峰、屯霞石发脉,堪舆家谓之火龙石晋元年始创,毁于钱氏乾德五年宋太平兴国元年重建,立戒坛天禧初,改名昭庆是岁又火。

      迨明洪武至成化,凡修而火者再四年奉敕再建,廉访杨继宗监修有湖州富民应募,挚万金来殿宇室庐,颇极壮丽嘉靖三十四年以倭乱,恐贼据为巢,遽火之事平再造,遂用堪舆家说,辟除民舍,使寺门见水,以厌火灾隆庆三年复毁万历十七年,司礼监太监孙隆以织造助建,悬幢列鼎,绝盛一时而两庑栉比,皆市廛精肆,奇货可居春时有香市,与南海、天竺、山东香客及乡村妇女小朋友,往来交易,人声嘈杂,舌敝耳聋,抵夏方止崇祯十三年又火,烟焰障天,湖水为赤及至清初,踵事增华,戒坛整肃,较之前代,尤更庄严一说建寺时,为钱武肃王八十大寿,寺僧圆净订缁流古朴、天香、胜莲、胜林、慈受、慈云等,结莲社,诵经放生,为王祝寿每月朔,登坛设戒,居民行香礼佛,以昭王之功德,因名昭庆今以古德诸号,即为房名2、《昭庆寺小记》(明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概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小修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归草草领略,未极遍赏阅数日,陶周望兄弟至。

      3、此外,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九 “大昭庆寺” 有记载(今版《临安三志》第6函 第20册)4、《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武林梵志》应当有所记载《景德传灯录》中也许也有书我这里没有5、《杭州的佛教寺院》有比较好的补充6、近人的笔记散文中多有提及,如李叔同常去昭庆寺旁买茶喝茶等等比较零散7、有传说,南宋风波亭之变,狱卒隗顺偷偷把岳飞的尸身运出,即葬在寺内的菜园子边上不知哪里可以查证 8、尚有一重要历史文献,俞樾《杭州昭庆寺重建戒坛记》,作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可图书馆查《俞曲园文集》或者去白堤俞曲园纪念馆查阅俞樾,出名经学大师此外,昭庆寺香市极其出名,可找有关资料附录:1、净土宗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传略 省常大师(公元959~10),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大师的德业重要体目前自利成就与启建结社念佛宋淳化年中(公元990~994年),大师在杭州昭庆院专修净业,以旃檀刻阿弥陀佛像,仿庐山遗风结净行社,有一百二十位公卿显贵参与,皆称净行弟子宰相王文正公(王旦)为社首,翰林苏易简作《净行品序》序文写道:“予当布发以承其足,剜身以请其法,犹无瞋恨,况陋文浅学而有吝惜哉!”可见,大师道隆德盛,感格人心之力甚大。

      净行社尚有八十比丘,一千大众,念佛精进不懈大师严持戒律,才辩胜人,刺血书写《华严净行品》每书一字,三拜三环绕,三称佛名,刊行千卷,分施千人以念佛法门自行化她,数十年如一日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于寺中端坐念佛,有顷,厉声唱:“佛来了!”随之而化当时在场的信众见到地面呈金色,良久方退享年六十二岁,弟子奉全身建塔于鸟窠禅师之侧,号圆净法师 赞云: 道慕庐山,追踪莲社,刺血特将《净行》写,首辅归座下百廿大雅,愿生效龙马(龙树、马鸣) 慕庐山风立净社,爰因后世实行寡百四一愿随事发,人各寝馈菩提者首辅王旦既归依,公卿百廿受陶冶阎浮虽则赞皇猷,何若乐邦得佛嘏 2、佛教天台宗忏主遵式大师遵式和尚,字知白,号慈云,宋名僧,宁海城关人本姓叶,二十五岁出家受戒后入天台山国清寺,在普贤佛像前烧烂一指作誓,立志传天台宗之教北宋雍熙元年(984),从学于宝云寺,后返天台,以苦学染疾而至于呕血病愈后仍然读经写作著有《大乘止观法门》4卷,《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1卷,尚有《往生净土忏愿仪》、《法华三昧仪》、《野庙志》等多卷;其著作多为天台宗教义之阐发,被收集在《大藏经》等佛学典籍中遵式善作诗时江州太守许端夫曾为其诗集作序,称其诗“文贯于道,言切于理”。

      以其道业宏大,诗名遂为所掩遵式临终前曾作《三缘诗》,以谢徒属、绝宾友、焚笔砚她人不晓其意,问其欲往何处,遵式以“寂光净土”作答至晚间,果奄然坐逝释遵式(公元964一1032年),字知白,宋代天台宗名僧人浙江海宁人,俗家姓叶,生于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传说她出生七个月,即能随其母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长大之后,不乐意与兄一起经商,就擅自跑到东山,依义全落发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并学律后来到天台山国清寺,于普贤菩萨像前燃指发愿,誓弘天台宗教观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遵式到四明从义通受学,显示出她的智慧和才干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应信众的邀请,先后十二年讲《法华经》、《维摩经《涅磐经》和《金光明经》据《佛祖统记》卷十说,遵式在讲经之前,曾患大病病好了后来,她的身体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头顶上长出一寸多高的肉髻,双手下垂过膝,说话的声音响如洪钟,肌肉白似玉她去法智(知礼),智惊奇地说:“吾兄转报矣”遵式到杭州,她先至昭庆,后就住在天兰寺大中祥符九年(1016),宋真宗赵恒向她赐紫衣和“慈云”称号由于她历来注重修持,后来宋仁宗的妈妈华氏章懿太后派人送她白金百两,命她为国举办忏仪佛事天圣九年(1031),遵式讲《净名经》,她忽然对弟子们说:“昔在东掖(山)讲此经,梦荆溪授我经卷。

      及出室,视日巳没今吾殆终此讲乎”?说毕,她就与弟子们说了某些诀别的活她说:我住台、杭二寺,垂四十年,长用十方如意今付讲席,宜从吾杰”她转而对弟子祖韵说:“汝当绍我道场,持此铲拂,勿为最后断佛种人”明道元年(1032),遵式患病自知不久于人世,拒不用药,只用说法鼓励其弟子同年八月去世,长年六十九岁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赐号“法宝大师”南宋绍兴三十年(116o),高宗赵构追谥“忏主禅慧法师”遵式生前,为天台宗典籍入藏,曾著有《教藏随函目录》她概括天台三大部的内容是:“《玄义》(《法华玄义》)统明五时,广释八教,出世大意,蕴乎其中;《文句》(《法华文句》)者,谓以统句分节经文,荆溪各有记释,犹五经之有正义也;《止观》(《摩诃止观》)者,定慧之异名,即《法华》之行门也”又说:“前《玄义》、《文句》,皆明佛世当机得益之事,经有托事附法观心之文,非部正意今《止观》正是智者(智顗)说己心中所行法门,自行因果,化她能所,无不具焉”在宋代,遵式与知礼(法智)齐名,但是两人的弘法方式不同遵式除了讲经说法之外,重要偏重于修持,特别是重忏法为此,她著有《金光明忏仪》、《大弥陀忏仪》和《小弥陀忏仪》等多种忏仪。

      她是苦行僧,十个手指,烧掉七个而知礼虽然也礼忏,但她特别注重讲说和著书,从理论上弘扬天台教观例如,她给山外派争论时,为维护天台的老式教义,写过不少文章遵式死后,宋代另一出名僧人契嵩曾为她撰《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对遵式予以很高的评价她说:“慈云聪哲,志识坚明……虽古高僧,但是也……天台之教风,益盛于吴越者,盖亦资夫慈云之德也?”由此可见,遵式在当时的名望是很高的,并且对弘扬天台教观作出过重要奉献在天台宗历史上,遵式还是一位诗人,有诗集《采遗》、《灵苑》行世另有《杂著》和《天竺别集》江州太守许端夫夸奖她诗说:“慈云之诗,文贯于道,言切于理,酷似陶彭泽,盖含于情动形言止乎礼义之意......文既清丽,理亦昭显,雅正简淡,有晋宋之风......”遵式有弟子其名,禀受其法者二十五人,登门受学者,数以千计她的行业,影响深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