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后进生都是一朵迟开的花.doc
5页
1每一个后进生都是一朵迟开的花(贵州省福泉市实验学校 彭继刚 邮编 550500)后进生是怎样“炼”成的后进生往往又叫“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表现与所谓的“进步”学生不一样,他们懒散拖沓,但又好动爱闹,他们表面自信,其实内心自卑;他们表面坚强,暗里却很虚弱;他们看似能言善辩,其实是胡搅蛮缠;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对一切都无所谓,其实很在乎别人的眼光他们爱出风头,爱凑热闹,爱瞎起哄,唯恐天下不乱总之,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优生”的影子,似乎一切坏品行在他们的身上都打下了烙印科任老师无奈,班主任拿着也倍感棘手他们是大错误不常犯,小错误总不断,他们用特有的狡黠和顽劣挑战着老师的耐心和权威在大多老师的眼中,他们就像一株株“毒草”,无法改变他们,就选择敬而远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其实后进生也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重视和关注他们,但他们在学习、表现上无法与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相比,于是就选择反面,通过另辟蹊径从别的角度期待大家的关注,走“曲线救国”的道路殊不知,由此换来的是老师同学更大的歧视和反感,他们就更加地变着法制造各种事端,以期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
如此,就恶性循环,他们也与整个集体渐行渐远了2作为一名老师和班主任,我也曾因学生调皮而大动肝火,也曾因学生学无长进而忧心忡忡,也曾对后进生冷嘲热讽,在思想工作实在做不通的情况下,甚至还体罚和变相体罚过我的学生在这些我们老师看来天经地义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中,我们反思过自己吗?在我们冠冕堂皇的“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由中,暗藏着多少功利成份啊!我们都知道,一个鼓励的眼神能让学生重拾信心,我们一句关切的话语能让学生重燃希望,可我们想过没有,我们一句不经意的打击和嘲讽,同样会使一个行走在悬崖边的学生跌入深谷啊!由此可见, “差生” 、 “后进生”是怎样“炼”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有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之功啊!二、我眼中的“后进生”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一条漫长的教条和八股流行的历史孔孟之道、科举制度迫使知识分子不得越雷池半步,他们循规蹈矩,创造力极度萎缩,个性被压抑,培养出来的大多是迂腐的儒士和奴性的庸才而今,应试教育还依稀可觅科举制度的影子学校的急功近利,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了无思想、无个性、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高分低能儿”我自认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才”的我们读书时还没有“后进生”这个词儿,但同样也有不听老师招呼、调皮捣蛋的“差生”存在,这其中也包括我。
我们也曾旷了课去山上摘刺梨杨梅茶瓣,也曾偷别人家的桃子李子葡萄,也曾下河洗澡摸鱼搬蟹而迟到甚至忘了上课,也曾用鹅卵石砸了人家的狗打碎了人家的窗户玻璃因为我成绩较好,老师明里暗里法外开恩,借此逃过了许多的处罚,那些成绩差一点的就没我幸运3了由此可见,考试成绩好是有很多优越性的,最起码能让老师“偏心”,这样的想法一直影响到我们走上教师岗位——现在谁不对成绩好的学生青眼有加呢?“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转眼,我走上教师岗位已有十余年了,当年的“后进生”今何在?罗林,当年吊儿郎当,喜好摆弄自制的火管枪,现在经营着百货日杂小超市,还跑着运输,小日子红红火火;开友,油腔滑调,时常把小分头梳得油光可鉴,上初中就开始谈恋爱,在当时可算是老师眼中的异类现在自己当老板,管理着一座星级宾馆;应龙,小学时就逞强好斗,初中时成立了个什么帮会,自任帮主,现在搞了一个装潢部,手下虽然只有几个员工,但也契合他原先就喜欢做头的性格还有很多儿时的玩伴、中学的同学,他们读书时或是调皮捣蛋或是默默无闻,总之,是我们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是读书的料但若干年后,正是这些人成了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力军,也许他们站出来不能够独当一面,也没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但他们却能上赡养老人,下抚育子女,用自己的打拼,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我们这些当年家长眼中的乖孩子、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经过寒窗苦读,虽然谋得一岗半职,却变得唯唯诺诺,高不成低不就,想寻求突破又安于现状,没有他们身上的那股韧劲和干劲从这一现状来看,谁能说当年他们是“差生”、“后进生”呢?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他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话也不多,可说是老师容易忽略的那一类学生,在一次校运会上没人敢报 1500 米和 3000 米,他自告奋勇地说,老师,我试试我很是感激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似乎也很感激我给了他机会比赛当天,他信心满满,说要给班上争取一个名次我说,名次不重要,只要努力了,老师一样开心在全班同学的助威声中,他给我班带来了分量最重的 3000 米冠军,同学们沸腾了,他也高兴得热泪盈眶从此,这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4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才华、特长的愿望,但多数时候,我们老师眼里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有很多机会表现自己,从而使自己越来越自信,而多数学生成了“旁观者”,他们也越来越自卑,这种心理上的阴影不但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也容易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轻言放弃如果我们老师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的舞台上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那将极大地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所长。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活动,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毅力、坚持、奉献、感动等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品格,这些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三、缺陷也能创造美丽的奇迹贪玩、好动是小孩的天性抑制、扼杀这种天性,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无异于是对他们“精神的虐杀”我们也从心底里认同这样的观点,并且对自己的子女也是如此教育的,希望他们在童年、少年时期玩得开心,玩得有意义但到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时,我们忘记了他们是“阳光少年”, 一下子变得急功近利起来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我们的业绩、晋级、评职甚至职位的升迁;关系着我们的薪水、能力和在领导眼中的地位所以,我们不容许有人掉队拖班级的后腿,不容许有违背我们成人原则和“信条”的事情发生的确,当今社会的竞争很激烈,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但人才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异,它是道德品质、学识修养、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但很多时候,我们懂得这一道理却又忽略了这一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是用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老师的话作为标尺来衡5量学生的只要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或者没朝着我们设想的方向发展,我们就把他们当作“后进生”,就把他们打入冷宫所以,后进生就自然成了我们的肉中刺眼中钉 还记得班主任远程培训中“木桶的故事”这一案例吗?故事中的挑水工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后进生不就像那只漏水的木桶吗?但挑水工却巧妙地另辟蹊径,发现了他的格外的价值,如果我们老师能像他一样,换一种角度和眼光看待后进生,换一把尺子衡量后进生,多一点期待和鼓励,多一点耐心和忍性,多一点发现和赏识,真正从内心走近他们、接纳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在我们挖苦、谴责的话语和眼光中离我们越来越远。
要知道,有时缺陷也能创造出美丽的奇迹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即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而且要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我想,“做真人”,不就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归宿吗?其实,每一个后进生都是一朵迟开的花,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充足的养分、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他们就有可能含苞怒放,进而开出绚烂的花朵,而这环境、水分、阳光等不就像老师的耐心、真心和爱心吗?相信他们,给他们以阳光,他们就会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