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
11页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 年年)(送审稿送审稿)2009 年 11 月前前 言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 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 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它包括 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 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 产品电动汽车是当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进入新世纪以 来,汽车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二十世纪,石化燃料的成功开发,既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大发展,经济的大 繁荣,但同时也给全球气候环境等带来了严重影响,汽车尾气的排放越来 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与质疑因此,研究和开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 国政府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共同责任和紧迫任务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先 后推出了发展电动汽车的国家发展计划我国政府已于 2009 年发布出台了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由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推出了“十城 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计划,这些规划和计划的实施,为我国汽车产业的 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方略,大 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在我市的应用示范推广,促进我 市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快本地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的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 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汽车 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江西省《关于支持汽车工业稳健发展的意见》, 结合我市的实际,特编制本规划一、一、 国内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历史上,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一直处于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的核心 位置十九世纪,煤和蒸汽机引发了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工业 经济和工业文明;二十世纪,石油和内燃机促成了世界经济的腾飞,把人类 带入了基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也带来了能源环境的巨大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替代燃料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汽车能源动力 技术迅猛发展,相互竞争,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变革,预示着人类将要进 入后石油时代过渡期和能源动力技术创新突破的机遇期一) 国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 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对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高度重视,政府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 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能源转型的关 键时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各国政府制定各种研发计划、优惠政策,投入资金,鼓励研究、生产 、经销和消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欧盟的“明日汽车行动计划”、美国的“新 一代汽车伙伴计划”(PNGV)以及最近提出的“自由车计划”(Freedom Car), 还有日本的“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等,都旨在抢占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制高点美国计划今后十年在能源技术领域投入巨资,推动先进电池和电动汽 车的研发日本在今后五年中,每年投入 2 亿美元进行电动汽车技术研发 ,目标之一是短期内使电池制造成本下降一半2008 年欧盟出台经济复兴 计划,包括绿色汽车的创新计划,特别是电动汽车方面的研发法国将在 未来的四年中,投入 4 亿欧元进行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研发德国 于 2009 年 9 月推出了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计划到 2020 年推广使用 10 0 万辆电动汽车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厂商积极开展研发, 不断推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电动汽车,如福特汽车公司的 Think、通用汽 车公司的 Impact、丰田汽车公司的 E-com、Prius 电动汽车、本田公司的 Ci vic 等实施电动汽车消费补贴等政策的同时,在电动车运行城市,政府投资 建设比较完善的充电站等服务设施,积极培植电动汽车消费市场。
二) 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然而经济发展与资 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其中,汽车产业的发展矛盾尤为 突出2008 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超过了 900 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 到 6467 万辆,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汽车 行业的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优化汽车 产业结构将成为应对汽车能源与环境挑战的根本出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交通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将 研究开发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十一五” 期间,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结合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启动实施国家 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约与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重大项目,重点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战略目标 是:用 4~6 年的时间形成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三类车型为 “三纵”,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技术为“三横”的产业化国家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 生产能力,形成 50 万辆纯电动、混合动力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能,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5%左右。
大幅提高整车研发水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9 年 2 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 4 部委又联 合在 13 个城市主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重点推进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量产,建立比较完善的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培植 新能源消费市场2009 年 6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明确了我国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009 年 3 月,我国第一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整合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 ,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2009 年 3-7 月 间,吉林、重庆、湖北、广东、上海五省市相继宣布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产业联盟或产业基地专家预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 的突破口和未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汽车业欲借新能源的发展突破危机, 以北京代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成立,抢占新能源这个汽车行 业未来的战略制高点,意在能够引领联盟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寻求汽 车行业未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国内已有 34 家企业的 91 个以电动汽车为主的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整车产品(包括客车底盘)被批准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二、二、 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机遇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机遇(一) 发展现状1、产业基础比较厚实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汽车工业企业 近 60 家,其中制造企业 4 家,专用车生产企业 3 家,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 企业 50 余家产业从业人员达 3 万余人,总资产 185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 值 39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185185.7 亿元,汽车工业总产值 166.8 亿元,实现利税 15 亿元已形成年产 22 万辆的能力2008 年,全市生产汽车达到 103646 辆,其中整车出口 11568 辆具备比较完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 展基础2、科研实力较强悠久的汽车制造业历史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了较强的汽车研发能力 全市拥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江铃控股公司产 品开发中心”、“江西省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铃汽车集团技术 开发中心”和“福瑞德新能源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5 家企业技术研发中 心,其中“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中心”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并在纯电动车的动力模块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3、具备整车开发能力近年来,江铃集团与万向集团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南昌福瑞德科技有 限公司和江铃控股公司、上海瑞华集团和南昌大学等多家电动汽车关键技 术研发和制造公司进行了技术和产品的深度合作,成功研发了系列化产品 采用锰酸铁锂电池为动力的全顺纯电动服务汽车已生产销售 30 台采用 硅酸盐电池为动力的风华轿车已开发成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和超级电容 为动力的电动轻卡车目前正在试制中全顺纯电动服务汽车已列入国家《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 车型目录》由南昌福瑞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纯电动家用轿车,参加了 2009 年意大利米兰国际车展南昌福瑞德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 合开发的 30 千瓦、70 千瓦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和驱动电机已经运用到 6 款 车中,部分产品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从 20 08 年开始,先后与澳大利亚 BCI 客车公司、浙江万向集团以及匈牙利伊卡 鲁斯客车公司等共同研发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已有一台纯电动客 车出口到澳大利亚二) 发展机遇1、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 明了方向2009 年上半年,国家颁布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科学 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把实施新能 源汽车战略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要求大力推动纯电动汽车 ,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用 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池及管理系统等)的优化设计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 本控制技术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 10 亿安时(Ah)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发展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和新燃料汽车专用部件,并 确定了电动汽车产销规模,提出了 50 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 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的 5%左右 这些指导意见,为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2、国家“十城千辆”工程在我市应用示范推广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 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推动“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计划,并确定首批 在北京、重大、上海、南昌等 13 个城市应用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为贯彻落实国家这一应用示范推广工程,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南昌市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12 年,在全市推广 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000 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示 范应用,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3、日趋完善的配套设施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 撑。
随着“十城千辆”工程在我市示范应用推广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费群 体的不断扩大,市政府确定从 2009 年起到 2012 年,在全市建设不少于 4 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和电池交换站、105 座电动汽车充电站、15 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维修点,初步建立起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网 络,为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使用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4、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 可靠保障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言,我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我省锂矿资源丰富,宜春钽铌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矿山,查明的可开采氧 化锂储量为 58 万吨,占全国的 24%、全球的 12%,可为生产锂离子动力电 池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我省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赣南地区是我国 乃至世界重要的中、重稀土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可为汽车用高性能永磁 驱动电机提供优质的原料资源三) 存在的问题1、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