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备考指要.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297587
  • 上传时间:2018-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备考指要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备考指要 高考小说阅读总说高考小说阅读总说 文学作品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同样可以考查 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文体——小说,却由于受到高考试卷字数限制,很少在高考中亮相,这似乎有些不正常04 北京春季高考卷《雁阵》,07 海南、宁夏卷小说阅读《林冲见差拨》(《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07 上海春季高考卷《父爱无价》;08 年浙江,江苏,广东,宁夏海南考了小说(3 篇外国,1 篇中国);09 年浙江, 安徽,四川,宁夏海南,辽宁,福建,考了小说(2 篇外国,4 篇中国)这为小说成为高考阅读材料开了一个好头 而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小说阅读训练和解读能力提升 因此认真研究小说的命题规律,协助整合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和应答技巧,对科学有效的应对高考,意义重大 一.考纲解读一.考纲解读 (一)考纲要求(一)考纲要求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 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用作考试命题材料的小说常选用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的“小小说”(即“微型小说” )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其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 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这样的小说学生已经读过了不少,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 巧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利用“小小说”来检测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1.考查重点: 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着重从小说整体构思、贯穿 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突出小说中人物、情节、 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 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考题选材: 1000 多字的微型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另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 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

      试卷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之作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 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特别是近年发表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更是命题人选材的 重点当然,古代白话小说中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也有可能被节选 作为命题材料●【知识链接】一、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 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 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 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 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 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二)小说的考点(二)小说的考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 巧2(三)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三)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 (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 格特征;③对文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 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①说说作品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 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讲方法”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 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⑤本文人物语 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②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 ③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④阐释小说的社会意义 二.探究思考二.探究思考 (一)环境描写(一)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 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 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 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⒈⒈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分类及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 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⑴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⑵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⒉⒉命题指向命题指向 ⑴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⑵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⑶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⑷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⒊⒊环境类考题类型示例环境类考题类型示例 ((0808 浙江卷)浙江卷)《乌米》19 题:指出第 5 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 分) 参考答案: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0808 海南)海南)《二十年以后》12 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 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每答对一点给 3 分意思答 对即可3(09(09 安徽安徽) )《董师傅游湖》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 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 满枝头,好不热闹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 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0909 浙江)浙江)《魔盒》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 分) 参考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⒋⒋答题指要答题指要 ⑴⑴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⑵⑵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环境环境+ +人物人物+ +情节情节+ +主题主题 ⑶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 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二)故事情节(二)故事情节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 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 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 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 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⒈⒈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 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⒉⒉情节的特点情节的特点 ⑴⑴情节安排评价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 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 中的“我”等 ⑵⑵情节安排基本技巧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4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 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 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