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docx
129页最新新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课题:扇形统计图 第1 课时教学目标:1. 读懂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自己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2.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找一找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请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 自主学习例1 出示:教材例1 情境图导入: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导学单:(1 )图中的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 )这个圆表示什么?各部分呢?(3 ) 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入表格1/ 129(4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况,备用2.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单:(1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2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3. 全班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介绍小组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成果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 )圆代表总体;(2 )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 )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三、反馈完善1. 第2 页练一练先独立思考1 分钟,然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你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6% 与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9% 的比较中你想到了什么?2. 第5 页练习一第1 、2 、3 题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让学生结合其他几种干果在拼盘中所占的面积,估计它们各占拼盘总面积的百分之几注意计算错误3. 创编练习2/ 129AB33.3%C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 )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请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2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人数,那么扇形B 大约代表多少人呢?你是怎么思考的?(3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 公顷的稻田,那么扇形C 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的稻田?你又是怎么思考的?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补充习题》第1 页1 、2 、3 题2. 拓展练习:《课课练》第1 页中的拓展练习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课题:统计图的比较 第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3/ 1291. 经历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知道要根据数据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 使学生经历运用统计知识和 方法解决问题 的过程,能对统计数据进行一些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 使学生在参与数据分析活动的 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参与统计活动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要根据数据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统计图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导入: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图?2. 提问:这些统计图分别能表示什么?二、交流共享1. 出示教材情境图,明确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学习2. 要求:根据三幅统计图重点思考各自的特点导学单: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1 )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2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 一班同学比较 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借书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3 )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4/ 1293. 小组交流交流导学单中的问题,重点交流第(2 )题。
明确:第一幅是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看科普书;第二幅是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2011 年下半年六年级一班同学各月阅读课外书本数的变化情况;第三幅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和人数的多少4. 小组讨论导学单:(1 )再次观察题中的三幅统计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比一比三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特点?(2 )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5. 全班交流交流导学单中的问题明确:要清楚地 反映各部分数 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三、反馈完善1. 完成“练一练”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题中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表示各项收入情况,但具体问题还是要灵活选择2. 完成练习一第4 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5/ 129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课题:练习一 第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2. 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3.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 重点:理解扇形 统计图 的特点, 从扇形 统计图 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 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2. 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 少, 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 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 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 可以用 ( ) 统计图表示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二、基本练习1. 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A. 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 的水靠喝水获得,39% 来自食物含的水,14% 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B. 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看电视80 人打球68 人听音乐74 人看小说56 人其他23 人6/ 129C. 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年级身高/cm一125二129三135四140五150六153A 用() 统计图B 用() 统计图C 用() 统计图(1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集体讲评时多让几名学生 说说怎么想的 ,为什么A 选择扇形统计图、B 选择条形统计图、C 选择折现统计图(预设答案,因为这三部分量正好组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了成年人身体中水分的组成;了解各兴趣小组的人数多少,从条形统计图中更清晰的看出;小强的身高增长情况从折现统计图中容易看出。
2 )学生填写完毕后,组织学生将扇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对比,凸显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很清晰的呈现部分量和整体之间的关系2. 练习一第5 题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 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 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品种种植面积/㎡合计 黄瓜 韭菜 萝卜 番茄3. 练习一第6 题7/ 129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 计图,理解统 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第6 题有两项任务,一项是利用已知 的总数量以及 扇形统计图呈现的数据,算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并用条形图表示这些数量,从中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另一项是把条形图呈现的数据,改为用折线图表示,体会条形图与折线图在表示数据时的不同特点要注意的是:条形图上,表示50 米跑所用时间的直条逐渐变短;折线图上,表示50 米跑所用时间的折线逐渐下降它们都表示50 米跑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跑的速度越来越快三、综合练习1. 练习一第7 题。
导学单1(1 )以调查组内同学的阅读兴趣为课题开展调查2 )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3 )分析数据,评价组内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第7 题是一个简 单的实践活动 要求以自己班级同学课外阅读习惯为内容,进行一次统计活动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 统计 活动这道题可以作 为一个长 作业,在 课内 或课外完成组建小组,建 议人数和次数 ——4 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 6 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这样,小组内就可以比一比,看谁的反应速度最快,而且有较充分的数据来表明各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把这些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能方便比较,容易看出小组内各人的反应速度8/ 1292. 动手做导学单2(1 )4 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 次;(2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3 )小组内比一比,看谁的反应速度最快四、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第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
2. 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教学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形的实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课件出示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