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特伍德早期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作品.docx
4页阿特伍德早期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作品 摘 要:我国学者近些年来对阿特伍德的研究日趋完善,由最初单纯的文本翻译,演变到现在日趋体系化的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傅俊教授的专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尤其含有代表性但近些年来我国学者依然较多关注阿特伍德近几年的获奖作品,而对其早期作品关注相对较少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新的文学视角,经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深入探究阿特伍德早期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阿特伍德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奥波尼在《女性或死亡》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新概念她认为对自然的剥削和对女性的压迫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络,呼吁大家重视女性在生态变革中的巨大潜力生态女性主义意在将解放自然和解放女性结合起来,对父权制等级二元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它提倡女性标准、关注生态伦理对处理生态问题的关键作用;它致力于根除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及其以此为特征的压迫性概念框架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内涵是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促进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友好共存和长远发展著名生态女性主义者卡林·华伦曾经具体阐释过生态女性主义的关键假设, 她指出:“对妇女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压迫有着主要的联络;了解这些联络的本质对于充足了解妇女和自然所遭受的压迫是十分必须的;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必需包含生态学的视角;生态问题的处理必需包含女性主义的视角。
生态女性主义从性其余角度切入生态问题,可谓独辟蹊径,而建立在这一崭新视角基础之上的文本分析,也必定会具有一定的独特征和发明性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关键以美国的研究最为前沿,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如查理娜·斯普瑞特奈克,凯伦·沃伦,瓦拉·普拉姆伍德,朱迪斯·普拉特等和之相比,加拿大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却相对比较滞后然而,加拿大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尤其以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到现在为止,我国学者极少探究阿特伍德早期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阿特伍德在1972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出现》中,将生态关注和女性意识给予完美融合《出现》作为阿特伍德的早期力作,在发表之时,即使“生态女性主义”一词还还未产生,但经过研读文本,读者不难发觉阿特伍德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一文学思想融入到该小说的创作中,可见其作品的前沿性 在《出现》中,小说女主人公在情人乔、好友大卫夫妇的陪同下,从她们所生活的当代化城市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偏僻的加拿大魁北克山庄女主人公此行的目标是寻求在孤岛上神秘失踪的父亲她在父亲留下来的几幅神秘的图画和一封信中找到了部分线索,最终在湖底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然而,对女主人公来说,寻求父亲的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一次精神之旅在这一心灵之旅中,女主人公思索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的亲密关系,深刻认识到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破坏和女性作为社会边缘化的、被压迫的“她者”隶属于男性的悲惨地位小说女主人公在亲眼目睹了人类文明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后,内心陷入极度的痛苦,她毅然决定远离城市文明,回归自然这一回归自然的精神之旅使女主人公完成了精神和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在某种意义上,这次旅行对女主人公来说更是一次心灵回归自然的休憩当女主人公一行四人要离开小岛返回城市的时候,她却毅然决定驻留,以全身心地体验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女主人公最终意识到她还是要回到当代文明中去的,但此时的她已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她者”,毕竟在和自然融合的历程中,她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摆脱了受害者的地位 女主人公自我反思、自我觉醒、融入自然、关心保护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形式在自我蜕变的这一心路历程中,女主人公对自然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转变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开始她把鱼看作是一个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整体, 把用作鱼饵的青蛙放生, 甚至对人类残害苍鹭的无知行为深表愤慨。
女主人公意识到人类和自然休戚相关,人类只有真正地尊重和欣赏自然,才能取得人性上的自我完善、自我升华作者意识到关心自然生态,就是关心女性本身,也就是关心人类本身深深感受到关心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是关心人类自己,只有遵照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所提倡的女性标准,秉承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依存为特征的生态伦理观,才能摆脱男权制等级二元论、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 阿特伍德的创作意图不但停留在揭示隐含在二元对立关系背后的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而且意在唤醒大家的生态意识和关心伦理——关心自然,关心女性,关心一切生命形式阿特伍德将现实生活中自然的处境和女性的困境相结合, 将人类置身于自然生态的体系之中, 将人类和自然融为一体,把女性主义的追求上升到了探索人类和自然友好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家园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