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教养生重视清静无为.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26868577
  • 上传时间:2022-09-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教养生重视清静无为*导读:老子和庄周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深刻的 影响着对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对中医学的理论 也有很大的影响《黄帝内老子和庄周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对 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对中医学的理论也有很 大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就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等论述,这显然和道教著作中的观点是相一致的东汉时期,道教创立,道教中就把老庄等的学说加以发展, 使之成为道教的教义,在这其中,就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的养生思 想东晋时期的葛洪在《抱朴子养生论》中说:心内澄则真神守 其位,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就强调 精神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并说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天下悠悠,可以长生这些表明葛洪的养生思想与老庄学派所提 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思想是相通的南北朝时期的养生家陶弘景也十分看重精神修养,他在《养性延命录》中所倡导两条养 生的基本法则,一是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认为养性之道,莫过 之也所谓莫过之,就是什么行为都不要过,如莫久行、久坐、 久卧、久视,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要做 到这些,他提出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愁、少怒、 少乐、少喜、少笑、少好、少恶,认为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 也。

      第二是恬淡无为指出泰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 把恬淡无为抬到很高的地位唐代养生家孙思邀也用了很多道教的养生方法,他认为养生 者应淡泊名利他说:故养性者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 亦若存若亡孙思邀极为看重精神修养,反复倡导人尤其是老人 要拥有良好的精神他说:老年之道,无作博戏强用气力无悲愁, 无哀坳,指出如果老年人经常处于悲愁和哀坳的情绪,是十分伤 害身体的其他养生家如葛洪、陶弘景都是我国道教早期养生的 代表人物,他们的养生理论也推动了道教的发展,他们的养生思 想中都十分重视精神的修养,而后来的道教养生家们也都承袭了 他们的这些养生思想,也主张精神修养,如唐代的道士司马承祯 提倡主静去欲,元代道士丘处机主张清心寡欲等等,这中注重精 神修养的养生思想,成为我国道教源远流长的重要养生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