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1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docx
3页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选择题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应是( )A.大化改新 B.远程贸易 C.手工工场 D.垦殖运动【答案】D2.某班同学在研讨历史知识,研讨的内容是“开展垦殖运动”“农奴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手工工场”等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A. 西欧城市的发展 B.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 基督教的兴起 D. 西欧庄园的发展【答案】B3.从中世纪以来,欧洲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是从庄园制发展为( )A. 租地农场B. 领主直营地C. 垦殖运动D. 分封土地【答案】A4.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这种现象发生在( )A. 中世纪的西欧 B. 古代埃及C. 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 D. 封建时代的阿拉伯【答案】A5.“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
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A.地位得到了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C.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答案】A6.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其突出表现为( )①庄园劳役量不断增加②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③农奴可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④农奴被禁锢在庄园里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7.14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②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③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④手工业不断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A8.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 社会分工的扩大C. 雇佣关系的形成D. 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C9.下面是与西欧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幅关系图从这幅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 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D. 中世纪后期市场经济的雏形开始出现【答案】C10.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
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 )A. 奴隶剥削性质B. 封建剥削性质C. 资本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答案】C二、非选择题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欧洲在近代成为促进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和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君,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材料二材料三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1)材料一中的“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种什么传统观念? (2)材料二中的情景很容易使人想起800年圣诞节的那一幕,图中接受加冕的皇帝是谁?产生什么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来源:](4)材料一、三分别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制度的出现。
答案】(1)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2)查理查理成为“罗马人的皇帝”,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3)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4)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