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天门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358671306
  • 上传时间:2023-08-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密度大约为1.0×103kg/m3B.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体温大约为27℃D.身高大约为160m2、 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不但在于它的语言美,而且有些还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3、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让你描述你对内燃机的一些认识,你会怎样描述(  )A.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B.汽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C.内燃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D.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5、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B.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     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进行定位的D.   防噪声耳罩通过防止噪声产生的方式控制噪声6、 关于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7、 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8、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出自晚唐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这句诗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我们能够看到“绿树”是因为光线从绿树上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B.树下“浓阴”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现象C.“楼台倒影入池塘”与“掬水月在手”是同一种光学原理D.“楼台倒影入池塘”是一种折射现象9、 身穿白色连衣裙的舞蹈演员正在背景是蓝色大海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当舞台上的追光灯用黄色的灯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的她是(  )A.全身白色B.全身蓝色C.全身紫色D.全身黄色10、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晷计时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针孔照相机成像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11、 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像更清晰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12、 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10s末A、B相遇B.前5s内A静止,B的路程为50mC.A与B同时出发D.5s后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复兴号(图甲)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如图乙所示,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立一枚硬币可保持长时间稳定不倒,以硬币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是______的,图丙硬币的直径为______cm14、 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15、 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的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发现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再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如图所示,这是通过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者“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16、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不同,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要尖细,是声音的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17、 如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实际上在白屏上还有两种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8、 如图,若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到水和空气的表面时,折射角将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19、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折射角大小是______,空气在界面______(选填“MM'”“NN'”)的______侧(选填“上”“下”“左”“右”)20、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诗词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例好,“池水映明月”指的是光的 ___________现象,池水中的“明月”是月亮通过池水形成的 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三、作图题21、 如图所示,A、B分别是水面上方和水中的两个发光点,站在C点的人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完全重合,请画出发光点A的像和人眼看到发光点B的光路图22、 完成下列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实验题23、 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通过________来减小误差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98cm。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cm;(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示数为________s;24、 小明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2)如图乙,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找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三次实验后,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沿原玻璃板位置对折白纸,像与物对应点重合,说明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3)如图丙,小明试乘南通地铁一号线,透过玻璃屏蔽门他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像,同时又看到了远端的广告牌,小明想测出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他在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他的像与广告牌______,他则测出______距离就等于d,小明远离屏蔽门时,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在一只一次性杯中装黄沙或干泥土后放入烧杯中,杯口用透明薄膜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加热,如图所示每次实验时,小组同学测出研究物质的质量,并用DIS设备(图中未画出)测出加热的时间及升高的温度,下表记录了他们三次实验的数据设每分钟物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相等)表1:300克、20℃黄沙表2:480克、20℃黄沙表3:300克、18℃干泥土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时间(分钟)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时间(分钟)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时间(分钟)125428724.524105416849361566249613.5(1)分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研究物质密封在烧杯内,并在底部垫泡沫块,这是为了隔绝研究物质与外界空气之间发生______现象实验时黄沙与干泥土的初始温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4)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主要基于实验序号______中的数据所反映的事实。

      26、 小薛和小程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刻度尺、斜槽、较光滑的长木板、粗糙的长木板、小木块、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若干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1)让钢球从高为h的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如图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移动的距离来判断_____动能的大小;(均选填“钢球”或“木块”)(2)对于老师提供的长度相同的较光滑长木板A和粗糙长木板B,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他们应选择长木板_____(选“A”或“B”);(3)小薛同学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钢球的质量m/kg0.10.150.200.250.300.350.40木块滑行的距离s/m0.120.110.120.120.110.110.12他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Unit2 Health and Fitness语法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ppt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因式分解(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原卷版).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突破速记与巧练(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中点模型之斜边中线、中点四边形(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正方形的性质(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实数 知识突破速记与巧练(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原卷版) (2).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压轴专练速记与巧练(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 (2).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综合测试速记与巧练(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中点模型之斜边中线、中点四边形(原卷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