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学设计.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219596971
  • 上传时间:2021-12-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5.1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1. 学会梳理情节2. 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3. 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 本课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 主题 ,感悟“成长”的含义2. 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 ,体会细腻的 景物描写 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课后阅读提示: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主人公杜小康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生活中,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吗?结合课文,体会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小说紧扣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展开叙述和描写,写出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波澜,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此外,大量的环境描写对人物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富有韵味的语言营造了诗一般的氛围阅读时,找几个触动你心灵的段落,细细品读体会小说的诗意课外读一读草房子,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看看杜小康后来又有怎样的经历阅读提示关注到了1. 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2. 情感波澜, 3. 诗意语言/ 教学过程/教学铺垫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说,节选自曹文轩先生草房子的孤独之旅。

      PPT出示:作者简介: 曹文轩, 1954 年 1 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出版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等作品简介: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背景介绍: 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积蓄和贷款投资失败,船毁了,货没了, 人也因此病倒了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 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活动一:标题再拟任务:自读课文,请你为文章再拟一个标题,表达你对文章主旨或内容的理解学生思考回答学生 1:我的标题是成长之旅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成长”的这是让杜小康成长的一次旅程师:用“成长”点出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杜小康的成长经历了一个:从 拒绝到 接受的过程从 逃避到 直面的过程从 茫然到 恐惧的过程从 害怕到 从容的过程从 无奈到 欣喜的过程。

      从 不适应到 习惯的过程 )学生 2:我给的题目是啊,这一场暴风雨!师:点出文中关键事件,“暴风雨”是杜小康成长的转折点学生 3:鸭群这是文章的线索事件,所以命名师:鸭群是表示事物的名词,可以以“事件”为题学生 3:放鸭师:除了“放鸭”这条线索,还有其他在文中反复穿插出现的可作为线索的吗?比如文中写到杜小康几次哭泣呢?学生 4:两次一次是30 段,他梦到母亲,“哇哇大哭”,第二次是46 段找到鸭群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师:这些是明写,还有一处暗写,第三段“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也是一次,以之为线,也可以拟题学生 4:三次哭泣师:读书尤其要注意文中反复处两”的学问、“三”的学问,都是值得关注的地方还可以关注文章首尾总起总结点题处,也能起到很好的点示的作用学生 5:下蛋了师:这是充满暖色的文章结尾,给人希望,用作题目,富含深意学生 6:用孤独为成长加冕师:“加冕”,非常形象的语言,比喻手法,揭示了孤独与成长关系大家或对文章主旨再表达,或结合文中关键语句,反复处点示内涵, 或用形象语言诗意表达,让人印象深刻来看老师的小结教师出示范例:1. 成长之旅(主题)2. 啊,这一场暴风雨(文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3. 成长的代价(突出了“代价”,强调了文中的“磨难”)4. 长大了(主旨)5. 坚强之旅(主旨)6. 下蛋了(结尾,寓意)7. 与鸭群共成长(点出文中“线索”)8. 放鸭(事件)9. 战胜苦难(主旨)10. 眼泪成诗(化用,主旨)11. 成长的痛与美(主旨、语言风格)12. 三次哭泣(重要线索、横切面)13. 用孤独为成长加冕(主旨)14. 风雨之后见彩虹(隐喻手法)15. 觉醒之旅(借用,趣说)16. 孤独之境(主旨、环境)17. 孤独,人生的不速之客(拟人手法,趣说)18. 与孤独一起走过(“走”紧扣“旅”)19. 成长苦痛亦如诗(主旨,语言风格)20. 芦苇荡之旅(场景)21. 成长的色彩(横切面)22. 成长的天空(一个横切面)23. 成长心路(贯穿课文的描写手法)师小结: 文章标题作用重大,或揭示主旨, 或浓缩情节, 或一语双关, 寓意深远。

      本文以 孤独之旅为题,展现了主人公杜小康随父亲放鸭的经历,表达了经历风雨终得成长的主题孤独”点出主人公面对未知前途怀抱的迷茫和恐惧,“旅”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富有象征意义孤独之旅”,正是心灵成长,自我觉醒之旅,富有诗意,意味深长活动二、美景品读师:曹文轩说:“我一向认为,风景描写很重要,尤其是写给孩子看得的书,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中,大量的环境描写作用非凡,我们来品读话题:从全文看,这一处的景色描写有这样的作用学生发言学生 1:作用在于用景物描写营造了美感文中很多处的景物描写都很优美,读完有特别美好的感觉师:“营造美感” 是我们的话题,已经是“定论” ,我们主要看是用什么手法来营造美感的,景物描写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 2:作用在于用景物描写串联了全文,全文大量的景物描写贯穿始终,形成了本文的线索师:文章的线索是“放鸭”,也可以认为是“旅”,景物描写贯穿全文,却不是线索,它形成了独特的“诗意”之美本文可称“诗化小说”学生 3:作用在于用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第 13 段写“炊烟”“热气” ,渲染了孤独的氛围,第 21 段写芦苇如绿色的浪潮,营造了令人害怕的气氛师:“浪潮”“令人害怕”,写景物其实就是在写人物心理。

      学生 4:第 36 段写暴风雨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并且为人物的成长做了铺垫师:“暴风雨”,使原来舒缓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变得紧张;“暴风雨”,作为重要的转折点,让杜小康实现了成长的蜕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教师小结用景物描写设置场景,如芦苇荡的描写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炊烟和暴风雨的描写用景物描写舒缓情节,营造美感,如扇面性水流的描写用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表达象征的主题,如浮云,炊烟和月亮的描写用景物描写制造波澜,如暴风雨的描写用景物描写推动故事发展,暗示了人物的成长,如鸭群的描写正如曹文轩所说:风景在参与小说的精神构建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孤独之旅中处处流动着鲜活动人的景物描写它不是单纯地叙述故事、描写情节, 而是既写人、 写事,也写景,写情,在情境交融中营造一种非常自然和谐的感觉活动三、美点赏析师:我们分析过景物描写的作用,下面来进行部位精读,研读课文46-52 段,品析这部分的语言之美、表达之美结合内容说说你的发现学生发言学生 1:这部分文字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师: 可以结合具体语句来说学生 1:其中直接写到了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哭了起来”,“但他没有哭”,后面是“惊喜”,清晰地写出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师: 从“心理描写”入手,揭示人物变化,表达“成长”的主题还有其他描写手法吗?学生 2:还有语言描写虽然只有一句:“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却很好地表现出杜小康看到鸭蛋之后的惊喜师:语言彰显心理这是间接表现心理的手法再细细观察,这句语言描写也很有意思:句式上,一个字,两个字,四个字,短促有力,递进增多,表现人物惊喜之感;标点的使用上,则是四个感叹号连用,增强表达效果学生 3:这里面出现了关于色彩的描写,“蓝成这样的天空”,公鸭们的“蓝羽、紫羽”,给人很美的感觉师: 还有鸭蛋的“白色”这些都是亮色,给人明亮的感觉,对比前文出现的色彩,“白茫茫的水”空而远,“绿色的浪潮”让人心惊,“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更是压抑到了极点此时的亮色给人温暖,希望富有象征意义学生 4:鸭子的描写也具有象征意义,也与前文形成了对比前面的鸭子胆怯惊恐,如今经历了暴风雨,终于下蛋了,这是它们真正成熟了师: 鸭子成熟的象征意味在哪儿?学生 4:用鸭子的成熟象征杜小康的成熟师: 文中有一个字明确地揭示了这种意味学生 4:“鸭们也长大了”中的“也”师: 非常好,一个“也”字,富有象征之美。

      我们继续说学生 5:我感觉结尾非常有味道师: 这是你敏锐的语感味道”体现在哪儿呢?学生 5:“下蛋”本身富有象征意味,父子二人在经历暴风雨后终于看到劳动成果,让人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师: 富有寓意的“下蛋”给人希望,生活总有坎坷困苦,但总有收获的惊喜和希望学生 6:我补充,“味道”还体现在省略号的使用上,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师: 反复手法,省略号收束,都有这样的余韵来看老师的总结美在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心理: “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说不明白”是杜小康委屈的哭,因为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这样幼小的心灵和身体承担;“没有哭”“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是激动的哭,结尾的“惊喜”的“大叫”,则是他成长的自豪和骄傲这些细腻的心理变化,揭示了人物的成长过程动作: “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一“歪”一“埋”,写出杜小康经历暴风雨之后的疲倦辛苦,“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 的 “抠” “嚼”写出杜小康日渐成长,能够平静面对人生困境的成熟语言:“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杜小康的这几句语言描写,单音节,双音节,四字句,短小精悍,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加上四个感叹号的强烈抒情效果,将杜小康看到鸭蛋的惊喜,内心经历风雨见彩虹的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

      美在富有寓意的色彩点染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蓝成这样的天空”,蓝色是亮色,给人澄净明亮的感觉这不仅是雨过天晴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杜小康此刻的心灵色彩,而鸭子们羽毛的鲜亮,蓝羽、紫羽的漂亮闪光,均呈现出绚丽明亮的色彩经过与暴风雨的搏击,杜小康眼前所见,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的压抑的“绿色”,令人恐惧的“黑色”,这里颜色的变化,融合了人物的主观情感,注入了人物的心灵色彩,带有人物的感情与温度美在关于鸭子的象征手法放鸭贯穿全文,这部分文字中“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羽毛“稠密”,“更加漂亮”,以鸭写人,象征了主人公的成熟美在“哭”与“不哭”的鲜明对比本文中的三次“哭”,前两次是因为恐惧孤单不适应,而第三次哭泣是是委屈,更是激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哭”杜小康在经历孤独和暴风雨的洗礼后,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是真正的成熟美在暖色结尾,余韵悠长结尾处的鸭蛋,有亮丽的“白色”,也有“温热”,既是鸭子长大成熟的结果,更是父子二人趟过苦难的收获下蛋了,下蛋了”反复句式,省略号收束,意味悠长,充满希望学生笔记要点活动四、段落仿写师:现在我们开始动手,进行段落仿写来看景物描写极具特色的第36 段,“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齐读。

      学生齐读)这段话有哪些特点呢,老师进行了归纳,大家来看屏幕显示:概写一笔,细写几笔时间为序,由静到动有声有色,有实有虚着力渲染,手法生动概写一笔”:第一句便是概写,“最恶劣”引领下文,下面是细笔描绘,这种总分的结构在写作中十分常见;“时间为序”:“那天”,“一大早”,“不一会儿”,以时间为先,思路清晰;写天黑,河水黑,芦苇荡黑,这些是静态,是实写,同时也是写颜色,后面写雷声滚过,暴风雨和风声,是动态,是写声音,写杜小康的感觉,是虚写;“着力渲染,手法生动”是作者接景物来极力表现暴风雨来临的紧张狂暴的气氛,手法多样而生动我们下面进行仿写,可以模仿本段中的一两种手法,概写细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虚实结合,进行一次景物描写学生发言:1“哗哗”,一阵暴雨过后,一切都变得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