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文学(1).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5911273
  • 上传时间:2019-08-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2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文学,一、日本文学的发展,(一)日本古代文学 1.上代文学:奈良时期:《古事记》、《万叶集》 2.中古文学:平安时期:《古今和歌集》、紫式部《源氏物语》 3.中世文学:镰仓、室町时期:《平家物语》、“能”剧、“狂言” 4.近世文学:江户时期:俳句、净琉璃、歌舞伎 (二)日本近代文学 1.明治时期:二叶亭四迷《浮云》、夏目漱石《我是猫》 2.大正时期: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竹林中》,二、日本文学的发展,(三)日本现代文学 1.二战前:新感觉派、横光利一 2.二战后:川端康成《雪国》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参考文献,《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日本文学简史》,于荣胜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日本文学史》,张如意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日本文学史》,卜庆霞、李光泽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日本当代文学研究》,何乃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一)奈良时期(公元710—794),叙事文学以 “记纪文学”为代表《古事记》(712) 《日本书纪》(720) 《古事记》日本古代官修史书本书以皇室系谱为中心,记日本开天辟地至推古天皇(约592—628年在位)间的传说与史事。

      是日本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典籍,亦为日本最古的文学作品 《日本书纪》为汉文国史,共30卷 通常把以这两部文献为中心构成的神话群系称为“记纪神话”《古事记》,全书由序和上、中、下三卷正文构成 上卷是神话传说,写的是天照大御神直系系谱,即统谱,讲述了宇宙、万物、日本国土及其民族的产生中卷和下卷,承上卷的神统谱,神话、史料混杂,录述了第一代神武天皇至第十五代应神天皇,第十六代仁德天皇至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的天皇家族系谱,即皇统谱、帝纪记事,包括天皇征讨、下臣叛乱、皇室的政治举措和恋爱生活等内容《古事记》,天地形成之初,众神居住的天上界——高天原上诞生了三尊天神:天之御中主神、高御产巢日神、神产巢日神其中天之御中主神是天上界的最高主宰,高御产巢日神掌管天上界万物生育,神产巢日神掌管幽冥界这三尊神都是独神,无性别,而且隐形 当时的下界是一片汪洋,之上漂浮着一片国土这个国土没有根,只能在海面上浮游浮游中,国土萌生了一个象苇芽那样的东西,化成神,叫做“宇麻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意思是由芦苇芽生的好男子)之后又诞生了一尊神,叫做天之常立神(意思是永远存在于高天原)这两尊神也是隐形不现的独神 以上五尊神是特别天神,也是日本神话中的最高神。

      《日本书纪》,全30卷,前两卷为神代记,余28卷是从神武天皇至持统天皇的纪事,按照编年体编著 整体上,《日本书纪》不以神话、传说为主,而已记载史实为重,尽量保持正史的特质参考了我国的《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大量史籍,采用我国编史的干支纪年法,重视史料,文采华丽、注重修辞 书中记载了128首原初歌谣,首次出现童谣《万叶集》,抒情文学以和歌总集《万叶集》为代表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抒情诗歌(和歌)总集 ,日本抒情文学的奠基作共20卷,收入和歌计4500余首 《万叶集》 分三大部类 : “相闻”——意谓感情上的相互闻问 “挽歌”——多为悼念死者而作 “杂歌”——内容广泛,从狩猎、旅游、宴请,到睹自然风物而叹人间之炎凉、社会之变迁的都可包括 吟叹人生的苦闷悲哀,抒发诗人对外在事物、尤其是自然景物的细腻的主观感受它初步奠定了日本诗歌重主观情绪、重感受、重宣泄苦闷悲哀的审美基调《万叶集》,《万叶集》,云倚高峰上, 犹如我倚君 高峰思不息, 但愿我如云 多麻河岸上, 晒布似穿梭, 何以女儿辈, 爱情有许多此身奉严命, 明日戍边行, 可叹从今后, 无妻共枕衾 大君有严命, 仓皇便起程 父母遗家里, 停湾渡海行。

      参考文献,《万叶集(精)》,(日)佚名著,赵乐甡译,译林出版社,2002 《万叶集与中国文化》,(日)中西进著,刘雨珍,色艳军译,中华书局,2007,(二)平安时期(公元794—1185),和歌: 《古今和歌集》 随笔、日记文学: 清少纳言 《枕草子》 物语文学,《古今和歌集》,和歌:日本的一种诗歌体,区别于汉诗,是日本最早形成的一种独立文学形态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形式,均由五、七音节相配交叉而成 长歌在七句以上,形式是“五七五七”音节交替反复多次,最后以“五七五七七”音节结尾;短歌由五七五、七七共31个音节构成; 《古今和歌集》全20卷,收入和歌总数共计1100余首主要作者是中下层贵族知识分子和僧侣从性质上可分为和歌、歌谣;从形式上可分为短歌、杂体、大歌所体、神乐歌等;从提出看可分为四季歌、贺歌、离别歌、恋歌等,分类意识明确《古今和歌集》,立春之日所咏 渍袖掬清水 寒日冰冻三尺餘 所以能汲者 盖是今日立春时 暖暖東风解其冰 旧年立春所咏 岁內春既來 顾思过往年一载 非宜称昨年 亦复岂合称今年 彷徨不知谓何年,《古今和歌集》,歌风由《万叶集》的古雅质朴转向纤细优雅、平淡澄明、语言洗练,倾向内向性和世俗化。

      表现: 一、主观投入自然,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意识 双袖汲水结成冰,今日春风催冰融纪贯之立春歌) 二、恋歌歌风内向、含蓄委婉,从实际到虚空乃至梦境,呈现爱的心路 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小野小町恋歌) 《古今和歌集》以自然和恋情为双轴,心词相兼,以“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为歌心展开推动了和歌的中兴,与当时流行的汉诗文同为宫廷文学,使汉诗、和歌并存融合,促进了民族诗歌的发展与独特艺术个性的形成《枕草子》,《枕草子》 :日本随笔文学的鼻祖清少纳言 :歌人清原元辅的女儿 ,父兄的官名 “少纳言” “枕” ——“枕词” ;“枕边” ;随笔、笔记、手记 草子” ——日语中又写成不同的汉字,如:草纸、双子、双纸 草稿或稿本 ) 全集12卷,约分300段,分为列举、随想、日记回忆等内中文章长短不一,长篇有如“草庵”、“积善寺”、“二条宫”等达数页者,短篇有如“歌集”者,只列举了散部歌集的名字,不到一行全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四季节令、情趣、宫中礼仪、佛法人事、山水花鸟、日月星辰等还谈论歌谣、和歌、小说、绘画、棋道等《枕草子》片段,“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地下了霜,或者就是没有霜雪但也觉得很冷的天气,赶快生起火来,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天的模样但是到了中午暖了起来,寒气减退了,所有地炉以及火盆里的火,都因为没有人管了,以至容易变成白色的灰,这是不大好看的《枕草子》,主要特征: 一、从琐事中见巨细纷繁的世态 二、富含诗情的想像性、纤细的感受性 三、确立了本土的“风情美”的审美理念与情趣 四、熟练活用了许多佛典和汉籍引用《法华经》、《文选》、《史记》、《汉书》、《四书》、汉诗中典故 从前人说“半遮面”的那个女人,恐怕还没有这样的美吧?,物语文学:,物语:意为将发生的事向人仔细叙说,即故事或杂谈,成熟的物语文学即所谓小说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期(公元10世纪初)在日本民间评说即日本古代神话故事与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还接受了中国隋唐传奇的影响 其形成之初有两大类型: 一是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又称“虚构物语”),以《竹取物语》、《落洼物语》为代表, 一是以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以《伊势物语》、《大和物语》为代表。

      其后,这两种物语合流,10世纪初产生了过渡性的作品《宇津保物语》11世纪初紫式部创作了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源氏物语》,它是日本叙事文学——小说这一新体裁成熟的标志镰仓室町时期还盛行以《平家物语》为代表的记录、讲述战争的“战记物语”《竹取物语》,日本最早的物语文学,讲述生于竹心的美貌姑娘赫映姬的神话故事人”的内心世界,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生动展现赫映姬性格中的沉静、机智、矛盾和忧郁通过精细的语言技巧和华美的词藻展现出来,将真实性与传奇性、现实与理想、美与丑、幻灭与永生对立而又和谐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中《平家物语》,“战记物语”:描写武士的战斗生活和侠义行为《平家物语》被称为“民族的英雄叙事诗”、“描绘时代本质的伟大民族画卷”、“日本叙事诗文学最高峰” 时代背景:镰仓、室町内战频繁、群雄割据,武士文化繁盛 内容:新兴的平氏与宫廷的对立、宫廷的阴谋与源氏的卷土重来,平氏、源氏两大武士集团大会战、平氏失败与灭亡的全过程,反映了镰仓时代风云变幻的武士社会变迁,以及地方武士崛起的风貌《平家物语》,主题:作者以“诉说世事本无常”开始,以“永归净土”结束,表现了当时信佛教流行的“盛者必衰”、“诸行无常”的价值观,同时在描写武士的国与家、君与臣的选择上,也表达了儒家的忠孝伦理观,形成了中世纪武士的审美价值取向。

      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 娑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 ——《平家物语》第一卷,紫式部与《源氏物语》,(一)生平与创作 1、《源氏物语》的作者是谁? 2、“紫式部”的由来 3、文学世家、“才女” 4、青年丧夫、入宫为官 5、主要作品:《源氏物语》、《紫式部日记》、《紫式部家集》,紫式部,根据作家生平和小说《源氏物语》改编的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海报报,(二)《源氏物语》:世界最早的完整的长篇小说、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1、时代背景:平安王朝贵族社会中充满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斗争,加上地方势力迅速抬头、庄园百姓反抗,矛盾激化,爆发多次武装暴动,社会危机四伏,到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情节内容:《源》以这段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隐蔽式地描写了当时贵族的政治联姻、权力的腐败与淫逸生活,真实反映时代面貌贯穿全书的是源氏、其子薰君与众多女人的爱情小说叙事规模庞大,描写焦点集中,人物谱系繁缛,文化内涵典雅主要人物关系,1—44回 右大臣 大纳言 ↓ ↓ 弘徽殿女御 桐壶天皇 桐壶更衣 藤壶女御 ↓ ↓ ↓ 葵姬↓ 紫姬 空蝉↓ 三公主 轩端荻 ↓ ↓ ↓ ↓ 大皇子(朱雀帝 ) 源氏 → → → 冷泉帝 ↓ 明石姬 夕颜 末摘花 六条御息所 花散里 源内侍 胧月夜 玉曼 ↓ 45—54回 薰君,《源氏物语》人物画廊,,俊美绝伦、光华照人的源氏,《源氏物语》人物画廊,藤壶,《源氏物语》人物画廊,紫姬,《源氏物语》人物画廊,空蝉与源氏,,3、主题 (1)表现贵族社会的种种矛盾,特别是贵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弘徽殿女御及其父右大臣一派与源氏及其岳父左大臣一派政治势力的较量 (2)表现源氏及其上下三代人对妇女的摧残 源氏情爱无度,勾引和玩弄女性,与后母乱伦,蓄养幼女,情欲泛滥4、价值观: 鲁迅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闻 《源氏物语》以“物哀”作为中枢,表达了世间万物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以及对女性的关怀与同情 《源氏物语》反映了时代与历史的潮流,虽也写了光源氏等 的好色和风流,但是为了折射与之相伴而产生的矛盾、人心的嬗变、世事的无常、荣华背后的衰落,隐蔽式地从内里提示贵族社会盛极而衰的历史趋势 《源氏物语》中,主要人物大都以 出家遁世或死亡作为最终的解脱这就是“物哀”精神与佛教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5、艺术特色 (1)结构:前44回以源氏为主人公,后10回以薰君为主人公,两部分既可单独成篇,又是一个整体 (2)第41回只有标题“云隐”而无正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