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古国简介.doc
6页西域古国简介【波斯】* 亚洲西部古国,地控丝绸之路要冲波斯萨珊王朝灭亡后,其属地仍与中国,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屡有往来依耐国】* 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会合处的小国位于今新疆英吉沙、莎车之间西汉时有670人,125户,养兵350人民俗与子合国相同而经济以游牧为主到东汉时史书已不记其存在,可能已经灭亡姑师】* 西域古国名,即“车师”的早期异译,参见“车师王国”条姑墨国】* 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市境内汉朝时其王所在都城称南城,汉武帝开西域后即与汉朝建立臣属关系,后属西域都护府统辖地处丝绸之路北道要冲,东通龟兹,南到于阗,北与乌孙国接壤王莽的新朝时,其王丞杀温宿王,兼并温宿国北魏时被龟兹国吞并,成了龟兹属地奄蔡】 西域古族名一作阖苏东汉时称阿兰聊,三国时称阿兰约分布于今咸海至里海一带从事游牧东汉时属康居;部分西迁至今伏尔加河和顿河下游之间公元四世纪后半叶,因遭匈奴攻击,又有一部分继续西迁拂菻】 古国名亦作拂懔、拂临、弗林我国隋唐时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小拂临国傍海西北,即是大拂临国”,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
唐贞观、乾封、大足、开元时皆遣使来中国《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地方,宋元丰、元佑时,也曾来使忽里模子】 古国名故地在今伊朗东南部境内有新旧两港旧港故址在今米纳布(Mīnāb)附近,新港在今波斯湾口格什姆岛(Qishm I.)以东的霍尔木兹岛(Hormoz I.)公元十三世纪时,旧港为东西方通航要地十四世纪前期,新港建成后,商业更为繁盛名见《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明史·外国列传》和《星槎胜览》译作“忽鲁谟斯”,《瀛涯胜览》译作“忽鲁谟厮”,都有专条记述昭武九姓】 隋唐时对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据《新唐书》,九姓为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康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境),支庶分王各地,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六世纪后期,隶西突厥唐高宗永徽间(650—655),康等皆内附,唐以其地分置康居、大宛等都督府和南谧、佉沙、贵霜、安息等州,隶安西都护府突骑施】 中国古族名原属西突厥,唐武后时渐盛,圣历中(698—700)徙牙帐于碎叶川(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以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流域)的牙帐为“小牙”唐玄宗开元以前,屡遣使朝唐,唐常册封其可汗。
唐代宗大历后,属葛逻禄 哒】 古西域国名一译囐(zá)哒、挹怛(dá)、挹阗初名滑国原为游牧民族一般认为是和大月氏混血的匈奴人东罗马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五世纪中分布于今阿姆河之南公元484年击败波斯,国号 哒,建都拔底延城(在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居民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后征服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国公元516—558年间与中国梁、北魏、西魏、北周有友好往来后为突厥所灭,部落分散哈烈】 ①古国名明永乐三年(1405年)帖木儿四子沙哈鲁建立地处平川,四面皆大山矿物丰富,产名马和狮子,农业和手工业颇发达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其国使者尝以帖木儿乘马像献明成祖十六世纪初为月即别摩诃末昔班尼所灭②古城名,在今阿富汗西北在沙哈鲁通知期间,为商业、手工业和文化中心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初有咸海及里海北钦察旧地,术赤子拔都远征(1236—1242)后,版图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达高加索,北到今俄罗斯保加尔地区斡罗斯诸公国几乎都是钦察汗国的附庸1243年建都萨莱(今伏尔加河下游);另将咸海东北地方分给其兄斡鲁朵,称白帐汗;将咸海以北地方分给其弟昔班,称蓝帐汗,皆在其统辖之下。
居民主要是钦察人、不里阿耳人、斡罗斯人、蒙古人从事农业、畜牧业十三四世纪时为中国同欧洲贸易的中介十四世纪起,由于封建主内讧,人民反抗,国势转弱十四世纪末,先后败于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顿斯特伊和帖木儿,逐渐分裂为许多独立汗国1480年莫斯科公国独立,钦察汗国的统治遂告结束海西国】 古国名《后汉书·西域传》所载指大秦国;《新唐书·西域列传》所载指拂菻国以其地为地中海区域大国,而又在红海、波斯湾之西,故有此称莎车国】* 丝绸之路大国《逸周书·王会解》中即有其名,位置在今新疆莎车、麦盖提县境西汉时王都在莎车城,人口16300余人汉武帝开拓西域之后,即归西域都护府辖制汉宣帝地节年间,乌孙公主的儿子万年为王弟呼屠徵不服,杀万年,且阴约西域诸国叛汉元康元年(前65年),冯奉世途经莎车,斩呼屠徵,立其兄为王西汉末年,西域动乱,丝绸之路各国大都背叛汉朝,归属匈奴,唯莎车国王坚持属汉天凤五年(18年),延死,子康立东汉初,康与邻国抵抗匈奴进攻,保护汉朝都护及其他官吏、家属千余口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河西大将军窦融按西汉制度立康为莎车王,封为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建武九年(33年),康死,弟贤代立为王。
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授贤为汉大将军,而贤自称西域都护于是葱岭以东各国基本上都受辖于贤建武二十二年(46年),贤灭鄯善、龟兹后又向西灭妫塞王国,俘大宛王延留,势力达到帕米尔以西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于阗背叛莎车,莎车灭后又复国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西域长史班超发西域各国兵攻莎车,莎车降汉北魏时,莎车改名为渠莎,但国势已大衰,后并于疏勒曹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捐毒国】* 丝绸之路北道小国位置大致在今新疆乌恰县西部丝绸之路北道从疏勒通大宛、康居,即多从此小国境内通过西汉时自有国王,王都衍敦谷有1100余人,380户,养兵500名从此登上帕米尔高原北部的阿赖帕米尔,即通休循国人民以游牧为业,属塞种东汉以后已不见史书记载犁靬】 古国名《魏略·西戎传》:“大秦国,一号犁靬《后汉书·西域传》作“一名犁 ”据此则犁靬应指古罗马帝国也有人认为是指埃及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城自两汉时即已和我国有交通关系康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康居】 ①古西域国名东界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王都在卑阗城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业区南部城市较多,有五小王分治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郅支单于居康居东部合力对抗乌孙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军入康居,击杀郅支单于东汉时,栗弋、严、奄蔡均为康居属国晋武帝泰始中(265—274),遣使献善马南北朝时,役属于 哒②唐羁縻都督府名永徽时在康国置,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约公元八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婼羌】* 西域古国名,位于今新疆若羌县境内西汉时人口仅1750余人,450户,养兵500人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无农业生产;国民口粮依靠鄯善和且末供应;但其地有铁矿,会冶铁锻造兵器,有弓箭、长矛、短刀、剑甲等渠犁国】*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国,地处今新疆库尔勒市境内又译作渠黎此国先为匈奴的属国,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附汉,人口1480人其境地广土沃,汉武帝初通西域后即在其地设屯田校尉,率领吏士广开屯田,使其地初步得到开发汉昭帝时,又以扜弥国王太子赖丹为校尉,屯田轮台,渠犁因近轮台,故亦在赖丹屯田范围之内。
渠犁屯田对于西汉军旅的粮食供给起过重要作用汉宣帝地节(前69-前66)中,汉朝又命车师王太子军就向渠犁移民,渠犁进一步繁荣此后其国被焉耆所并,不复存在焉耆国】* 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大国之一,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内西汉时即臣属汉朝,国王住员渠城(一说今焉耆城西之四十里城子)从此东可通车师国,北可至乌孙(今巩乃斯河流域),西可至疏勒西汉时有户口4000余,东汉明帝永平末年达到15000,公元3世纪末,国力更加发展,曾经灭龟兹,称霸西域唐朝时其王族已变为龙姓,势力达整个开都河流域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其国信奉佛教和火袄教,国民使用焉耆语、焉耆文,风俗特点是:男人剃发,女人穿短袄,大宽裤;人死即火葬,亲属服孝7日;喜饮葡萄酒,善于音乐;地出蚕丝,但不知织绸,只以丝为丝绵又出稻、粟、菽、麦及驼、马、牛、羊焉耆马历有名气尉头国】* 丝绸之路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乌什县和阿合奇县一带西汉时约2300人,300户,养兵800名王都在尉头谷王下设左右都尉、左右骑君等职官南与疏勒接,但因山阻而不通东汉国名尚存《后汉书·西域传》疏勒条称:疏勒东北经尉头、温宿、姑墨、龟兹至焉耆由此可知到东汉时,尉头的疆域又向南有所发展,已经地跨北道两侧,达到今柯坪以南,巴楚县图木休克以北一带。
尉犁国】*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尉犁县此地清代称喀喇库木,又译喀喇工,设新平县西汉时此国属西域都护府辖制,至唐朝时被焉耆国吞并,成为焉耆国的属地粟特】 (Sogd)中亚细亚古国在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即索格狄亚那,Sogdiana,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属波斯帝国行省)居民属伊朗语族,主要经营农牧业首都马拉坎拉(今撒马尔罕)公元前329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当地居民英勇抗击(斯皮泰门起义)后相继附属于塞琉西、大夏、贵霜诸国粟特与中国(汉朝以后)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其地即中国隋唐时期的康国一带提罗卢和国】 (Djerrarah)古国名亦译作罗和异国故地一般以为在波斯湾内伊朗西部的阿巴丹附近为古代西亚重要港口所在据《新唐书·地理志》附“广州通海夷道”所述,其地有海上照明设备,指示航行方向斯宾国】 (Ctesiphon)古国名故地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底格里斯河左岸公元一世纪时已同中国有交通关系,见《后汉书·西域传》斯加里野国】 (Sicilia)古国名故地在今意大利西西里岛其地有著名的火山,见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葛逻禄】 古族名突厥族的一支唐时居北庭西北,金山之阳(今新疆准噶尔盆地)。
有谋落、炽俟、踏实力三部落唐显庆二年(657年),设阴山、大漠、玄池三都督府天宝中(742—756),助回鹘争强,徙西突厥故地,统治七河流域,建庭于碎叶城居民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开成五年(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其相极职等率十五部奔葛逻禄北宋初,葛逻禄和回鹘等族共同建立了黑汗(哈喇汗朝)十二世纪末,曾臣服于西辽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葛逻禄(哈喇鲁)阿尔斯兰汗与阿里麻力王俄柴儿降蒙古,成吉思汗以公主妻之黑衣大食】 公元750年阿布尔·阿拔斯推翻倭马亚王朝而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因崇尚黑色而得名首都巴格达在白衣大食与绿衣大食脱离后,领土包括阿拉伯帝国的东方部分《后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称黑衣大食公元八到九世纪,封建剥削加重,人民不断反抗,以巴贝克起义规模为最大此后王朝日趋衰落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巴格达后灭亡但哈里发的名义还延续到1258年疏勒国】* 丝绸之路北道大国位于今新疆喀什市、疏勒、疏附、伽师一带西汉时有18647人,1510户,养兵2000人,王都在疏勒城(今喀什市)商业已很繁盛,有贸易市场东汉时国力发展,兵力达到30000余人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匈奴唆使龟兹攻疏勒,杀其国王,派兜题为疏勒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