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滤实验报告过滤实验报告精选八篇.docx
24页过滤实验报告过滤实验报告精选八篇 篇一 :过滤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三 过滤实验班级: 学号: 姓名:一、 实验目的1. 熟悉板框过滤机的结构2. 学全板框压滤机的操作方法3.测定一定物料恒压过滤方程中的过滤常数K和qe,确定恒压过滤方程二、 实验原理过滤是一种能将固体物截流而让流体通过的多孔介质,将固体物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过滤速度u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即:23u=dV/(Ad?式中A代表过滤面积m,?代表过滤时间s,代表滤液量m.比较过滤过程与流体经过固定床的流动可知:过滤速度,即为流体经过固体床的表现速度u.同时,液体在细小颗粒构成的滤饼空隙中的流动属于低雷诺范围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体压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q与时间?的关系在低雷诺数下,可用Kozney的计算式,即:dq?31?pu???? 22d??1???aK?L对于不可压缩的滤饼,由上式可以导出过滤速度的计算式为:dp?pK ??d?r??q?qe2q?qe3式中:qe=Ve/A,Ve为形成与过滤介质阻力相等的滤饼层所得的滤液量m;?为滤饼的比阻23321/m;v为单位体积滤液所得到的滤饼的体积m/m;?为滤液的粘度Pa s;K为过滤常数m/s. 在恒压差过滤时, 上述微分方程积分后可得:q2?2e?K?。
将上述方程变换成如下的形式:?q?12q?qe KK因此,实验时只要维持操作压强恒定,计取过时间和相应的滤液量以?q~q作图得直线读取直线斜率1/K和截距2qe/K值,进而计算K和qe值若在恒压过滤的时间内已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q1,则在?????及q1~q2范围内将上述微积分方程积分整理后得:???1q?q1?12?q?q1???q1?qe? KKq-q1)为线性关系,从而能方便地求出过滤常数K和qe. 上表明q-q1和(???…… …… 篇二 :化工原理过滤实验报告过滤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压滤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测定恒压过滤方程中的常数二、实验原理板框压滤是间歇操作一个循环包括装机、压滤、饼洗涤、卸饼和清洗五个工序板框机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其中一个单元由滤板(·)、滤框(∶)、洗板(?)和滤布组成,板框外形是方形,如图2-2-4-1所示,板面有内槽以便滤液和洗液畅流,每个板框均有四个圆孔,其中两对角的一组为过滤通道,另一组为洗涤通道滤板和洗板又各自有专设的小通道图中实线箭头为滤液流动线路,虚线箭头则为洗液流动路线框的两面包以滤布作为滤面,滤浆由泵加压后从下面通道送入框内,滤液通过滤布集于对角上通道而排出,滤饼被截留在滤框内,如图2-2-4-2a)所示。
过滤完毕若对滤饼进行洗涤则从另一通道通入洗液,另一对角通道排出洗液,如图2-2-4-2b)所示图2-2-4-1板框结构示意图图2-2-4-2过滤和洗涤时液体流动路线示意图在过滤操作后期,滤饼即将充满滤框,滤液是通过滤饼厚度的一半及一层滤布而排出,洗涤时洗液是通过两层滤布和整个滤饼层而排出,若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获得的液体量定义为过滤速率或洗涤速率,则可得洗涤速率约为最后过滤速率的四分之一恒压过滤时滤液体积与过滤时间、过滤面积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Ve)2?KA2(???e)(1)式中:V——时间θ内所得滤液量[m3]Ve——形成相当于滤布阻力的一层滤饼时获得的滤液量,又称虚拟滤液量[m3]θ——过滤时间[s]θe——获过滤液量Ve所需时间[s]A——过滤面积[m2]K——过滤常数[m2/s]若令:q=V/A及qe=Ve/A,代入式(1)整理得:(q?qe)2?K(???e)(2)式中:q——θ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得滤液量[m3/m2]qe——虚拟滤液量[m3/m2]K、qe和θe统称为过滤常数…… …… 篇三 :过滤实验报告单石门二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9年级 班次 姓名: 同组人: 月 日水的净化-过滤实验名称:水的净化--过滤实验目的:探究水的过滤方法实验器材:铁架台、漏斗架、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待过滤的水、纯净水。
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调节高度和位置,使漏斗径下口直面贴在烧杯内壁上2、将滤纸对折两次成四层,打开,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蒸馏水浸湿,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4、将玻璃棒斜放在漏斗内(约45度)下端轻轻抵在三层滤纸的一边5、将待过滤的水用烧杯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水不要没过滤纸的上边沿篇四 :板框过滤实验报告篇五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实验报告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 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理论3. 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qe、τe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4. 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二、基本原理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操作过程,即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固体颗粒层(即滤渣层)及多孔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形成滤渣层,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因此,过滤操作本质上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层的流动,而这个固体颗粒层(滤渣层)的厚度随着过滤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故在恒压过滤操作中,过滤速度不断降低。
过滤速度u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影响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除过滤推动力(压强差)△p,滤饼厚度L外,还有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过滤时滤液流过滤渣和过滤介质的流动过程基本上处在层流流动范围内,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定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与时间的关系,可得过滤速度计算式:dVKA2=d?2(V+Ve)式中:K—过滤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差所决定,m2/s将式(3)分离变量积分,整理得:?V?Ve?再将式(7)微分,得: 2=KA2(?+?e)2(V?Ve)dV=KA2d?将式(8)写成差分形式,则??22=q+qe ?qKK式中: ?q— 每次测定的单位过滤面积滤液体积(在实验中一般等量分配),m/ m;??— 每次测定的滤液体积所对应的时间,s;3232q— 相邻二个q值的平均值,m/ m 以??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将式(9)标绘成一直线,可得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q斜率: 2S=K 截距: 2I=qe K则, 2K= ,m/s S2 KIIqe==2S ,m3…… …… 篇六 :板框过滤实验报告实 验 名 称: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装置Ⅰ 学 院: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 导 教 师:日 期:一、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3.学会测定过滤常数 K 、q e 、 τ e 的方法;4.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过滤是利用能让液体通过而截留固体颗粒的多孔介质(滤布和滤渣),使悬浮液中的固体、液体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过滤速率计算式为:由此可以导出过滤基本方程式:一般情况下,s=0~1,对于不可压缩滤饼,s=0在恒压过滤时,对(2)式积分可得:对上式微分得: (q?qe)?K(???e)22(q?qe)dq?Kd???d?22??q?qe?K? dqK该式表明以dτ/dq为纵坐标,以q为横坐标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2/K,截距为2 qe /K在实验测定中,为便于计算,可用增量?替代,把上式改写成???q?2Kq?2Kqe在恒压条件下,用秒表和量筒分别测定一系列时间间隔及对应的滤液体积,由此算出一系列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函数关系,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便可求出K和qe,再根据τe=qe/K,求出τe三、实验装置流程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开启电源开关,关闭所有手动阀门2.料液搅拌:开启空气压缩机,打开阀3,缓慢打开阀4,将压缩空气通入配料水槽,使CaCO3悬浮液搅拌均匀搅拌后,关闭刚才开启的阀门3.安装过滤系统:正确装好滤板、滤框及滤布滤布使用前先用水浸湿滤布要绑紧,不能起…… …… 篇七 :过滤实验报告给水工程实验报告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实验名称 过滤实验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指导老师 实验组别同组者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滤池实验设备和方法; ○2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测量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说明大部分过滤效果在顶层完成。
二、基本原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得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和沉淀作用同时,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或出水水质恶化时,需要反冲洗三、实验器材:过滤及反清洗装置,型号:WT-001,D=120 mm;Al2(SO4)3 ; 生活污水;自配水样四、实验步骤:1开启阀门3,冲洗滤层1min ○2关闭阀门3,开启阀门2.6,快滤5min砂面保持稳定 ○3调节阀门1.6,待水柱稳定后,此时水流量为200L/h,读取各测压管中水位高○度4调节调节阀门1.6,使水量依次为300 L/h, 400 L/h ,500 L/h,最后一次流○量控制在550 L/h,分别测出各测压管中水位值,记入表中砂滤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五、原始数据:日期:2011-10-31 过滤柱d= 120 mm 横截面积W= 0.0113 m2 水温:六、数据处理 :1. 绘制过滤时滤料层水头损失与滤速的关系曲线七、误差分析:在读水压时,存在读数误差八、实验结果:水头损失随滤速的增大而增大两者成正相关九、思考题: 水头损失与滤速有何关系?答:由图1中曲线可知,水头损失随滤速的增大而增大。
两者成正相关十、个人意见:篇八 :过滤实验报告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