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矿产地质和工程地质编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5509145
  • 上传时间:2017-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关于工程地质编录:一、工程地质编录(一)槽、井、坑探地质编录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 编南壁——南高、北低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2)布样“三不” 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 ;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2(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 1mm 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 1mm 放大绘5.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6.浅井编录:(1)务必据施工进度及时分段编录、采样,并绘制井底掌子面图2)首选壁:与勘查线方向有关南北勘查线——北壁或正东壁为首选壁;东西勘查线——北壁或正东壁为首选壁;北西、北东勘查线——北西壁或北东壁为首选壁3)基点只有一个,布于首选壁的左上角,基线下垂,多次编录反复使用4)素描图:四壁展开,各点依次水平投影到基线或它的平行边上3→基线;井底正投影,同井多次编录须投绘多个相应的井底图5)浅井编录特别注意安全!7.资料:岩相、基点基线、地质、采样等原始记录及测试成果、实物、素描图二)岩芯钻探钻孔质量要点1.布孔钻孔(定位、方位、斜度 )布置准确,符合设计要求;2.岩、矿芯采取率与整理;⑴钻孔平均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 65%⑵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矿层顶、底板和 3~5m 范围内的采取率不得低于 80%(煤层按煤炭地质勘查规范执行) ⑶取出的岩、矿芯,应洗净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芯应按回次编号(岩心 10cm,矿心 5cm) ,每回次应填放岩芯票(包括没有岩芯的回次,岩芯箱应进行编号,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3.钻孔弯曲度、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和测量间距;⑴垂直孔允许顶角每 100m 弯曲 2°,斜孔每 100m 弯曲 3°,按孔深累计计算⑵方位角偏差,在设计时与地质商定,一般不超过勘探网的 1/4⑶测量间距,实测顶角小于 5°时,每钻进 50m 测一次顶角和方位⑷磁性矿区要用陀螺仪对顶角及方位进行测量4⑸终孔测斜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⑹每钻进 100m、进出含矿层(矿层小于 30m 只测一次) 、终孔后均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误差小于 1‰者可不修正孔深,在 1~1.5‰时可在丈量回次做一次性改正,在 1.5~3‰之间时可在校正区间按回次均摊改正,也可从校正回次开始,每回次 1cm 上推,直至改正正确⑺测量要经过校准的钢尺(标准立根可直接参与计算)⑻见矿与终孔校正,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4.简易水文观测和工程地质编录;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 水、掉块、塌孔、缩 (扩)径、逸气、涌砂、掉钻等现象发生的层位和深度,测量涌(漏) 水量,有条件时,应观测钻进中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必要时应测量稳定水位⑴在以清水为清洗液的钻孔每班至少要测 1~2 次孔内水位,未下好井口管的孔段和泥浆钻进的孔可以估算冲洗液消耗量。

      消耗量观测:所有钻孔按有关规程要求,钻进过程中每小时观测一次冲洗液消耗量,如遇孔内严重漏水时,必须每小时观测一次五分钟的实际消耗量,以推算每小时冲洗液消耗量⑵每次观测应在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其间隔时间应大于 5 分钟,停钻时间较长时,每小时观测水位一次水位基本稳定后,可改为 2—4 小时观测一次,直到重新开钻⑶5钻进时遇有涌水、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其孔深,涌水应测量用水量、水头高度⑷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内容包括:统计与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统计节理裂隙;确定钻孔中流砂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与软弱夹层、岩溶发育带、蚀变带的位置和深度;并可按工程地质岩组用点荷载仪测定岩石力学指标工程地质编录,应在研究矿区地层岩性、厚度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划分岩(土) 体的工程地质岩组,查明对矿床开采不利的软弱岩组的性质、产状与分布;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确定不同岩组 RQD 值的范围和平均值;5.原始班报表;⑴要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要真实准确,出现错误划掉重写,无不符合要求的涂改,不在班后重新抄写⑵交接班班长和机长要亲笔签字不得代签⑶要整洁,终孔后装订成册6.测井;⑴各类测井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在场⑵各类测井必须按相关规范执行,必须进行相应物性参数测量7.封6孔⑴要有封孔通知书和封孔设计书,泥浆钻进的,封孔前必须洗孔,封孔时地质技术人员在场;⑵基岩段全部用水泥砂浆封闭,最好水泥砂浆的比例为:水泥、砂子、水按 l:1:0.7,搅拌均匀后,用钻具泵送至孔底,由下至上逐渐封闭,若使用泥浆钻进,封孔前必须洗孔;⑶严格的讲,每封完一层要在封孔段顶部位置取水泥浆样证实;⑷搬迁后要埋水泥标注,并保证其质量;8.质量检查;是否有自检、互检、抽检,是否留下记录;9.验收;大队级的抽查是否到位,是否留下记录,对钻孔成果是否进行了验收。

      目前非煤钻孔质量标准已颁布,请遵照执行三)地质编录技术要点1.编录文字记录⑴记录项目和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及计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⑵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字迹清晰⑶分层合理,按比例尺要求地质体和重要地质现象无遗漏,各种地7质界线划分准确,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⑷岩、矿石定名基本准确(注意矿物含量) ,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能清楚反映出岩(矿) 石的宏观特征及变化情况⑸蚀变与矿化的岩石和矿物特征、种类、强度及其关系等描述清楚⑹构造类型、特征、性质及其蚀变、矿化和相邻地质体的关系描述正确⑺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无误,岩芯丈量准确,轴夹角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地质技术人员随施工进度及时编录,随进度到机场指导、检查,及时下达见矿预告书,指导钻机打矿钻进,并严格执行守矿制度2.柱状图⑴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字迹清晰,花纹美观(可用电脑成图) ⑵分层界线和各种数据准确,与文字记录有关内容和数据相符⑶简易水文观测成果、工程地质的 RQD 值、各类测井成果应全部囊括在柱状图中⑴各类测井结果及曲线3.采样⑴样品、标本采集是否齐全、有代表性⑵及时采样送样。

      特殊样品采样必须按各类矿种规范执行劈心8(锯片)采样样品重量相对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⑶布样原则、采样方法及样品长度和重量相对误差等符合有关规定要求①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②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 ;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③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④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⑷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遗漏4.室内整理情况⑴随钻孔施工,及时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样品) ⑵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填入柱状图和注记、补正文字记录(二次编录) ⑶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整饰着墨(可用电脑成图) ,终孔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地质资料和有关的附属表格及钻孔质量验收报告5.检查验收终孔后及时实地检查原始地质编录自检 100%、互检 100%、项目组9抽查 50%、项目部抽查及时、认真,对检查出的问题处理及时、认真做好质量记录,根据规定单位检查、主管部门检查及时、认真、并对检查查出的问题处理及时、认真作好质量记录6.钻孔原始资料归档钻孔原始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钻孔定位和机械安装通知书;(2)准予钻孔开孔通知书;(3)钻孔见矿预告通知书;(4)地质编录表;(5)劈芯采样登记表(包括重量相对误差计算,含小块体重采样) ;(6)钻孔弯曲度测量记录表;(7)孔深校正表;(8)简易水文观测统计表;(9)测井通知书;(10)测井成果表;(11)钻孔终孔通知书;(12)钻孔封孔设计和封孔通知书;(13)封孔记录表(或封孔报告) ;(14)钻孔质量验收报告;(15)岩矿心验收单(建议改为“岩/ 矿心现场验收单”) ;(16)钻探原始记录(班报表)移交清单;10(17)班报表;(18)钻孔柱状图。

      另外还可以有:钻孔地质技术设计变更通知书(可以没有) 补采岩矿芯通知书(可以没有) 孔内事故登记表(可以没有) 重大事故报告表(可以没有) 最终孔内遗留物登记表(可以没有) 钻探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表(可以没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