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doc
40页淘宝才智旺旺有心成晨 75409390 店主陈建成成就你的才智淘宝才智旺旺有心成晨 75409390 店主陈建成成就你的才智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学校 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公章)填 报 人 范宣琦 主管单位 西宁市教育局 (公章)填报时间 二 0 一 0 年九月二十日省(区、市)共申报 所,排序为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制二○一○年九月编号(中央填写)附件 2:1学校类别 □普通中专 □职业高中□成人中专 □技工学校学校名称 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属性 □公办学校 □民办学校学校地址 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金汇路 28 号邮政编码 810007 学校网址 学校法人 范宣琦 联系 0971-4710517 Email Fxq1957@项目负责人 范宣琦 联系 0971-4710517 Email Fxq1957@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西宁市教育局 建校时间 1985 年 7 月取得国家级重点时间 2006 年 当时校名 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特色概述(500 字以内)办学 25 年来,学校以其办学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高、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而在青海省享有很高的声誉。
1996 年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 年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0—2006 年间学校被国家贸易局、中国消协确定为“美容美发”放心培训机构,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烹饪专业”全国示范点,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全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08—2010 年计算机、汽修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开设的八个专业中六个专业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其主要特色是:1、学校班子办职业教育思路清晰、理念先进、领导有力、措施到位、改革开拓创新领先2、注重办学投入,规范建设成八个省内质量较高的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三个校内学生参与的汽修、工艺品、客房经营性实习场所3、不断提升发展目标,建立和制定并完善现代化教育管理机制与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注重过程管理和落实,干部、教师、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化4、重视培养,具有一支懂职教、会管理、重改革、善创新的中层干部和较高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5、德育实践载体突出,班主任、学生队伍建设和管理到位,校园文明、学校文化、学生自主管理程度较高;以生评师、以研促建、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使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得到有效提高。
6、与省内外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紧密,承担来校学习、考察、交流活动频繁7、突出技能实训,2007—2010 年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7 个、三等奖 23 个;省级一等奖 35 个,二等奖 60 个,三等奖 36 个;市级一等奖 17 个,二等奖 31 个,三等奖18 个8、办学效益高,已毕业 22 届、12000 多名毕业生,近三年学生一次就业(升学)率平均达 98%以上担任企业、行业管理和有创业成就的优秀毕业生达 500 余名√√2表 1-1 办学方向说明简述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 办学定位、 发展思路及中 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情况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1、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走改革创新的现代职业教育之路,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学校体制改革和办学新思路2、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遵循即按教育规律治学,又按市场规律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人才培养以提高素质、突出技能、培养实力的办学要求,积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以市场为导向,走“规模发展”之路;在办学目标上,坚持教育环境建一流、教学水平超一流、办学管理争一流、服务意识做一流、创新开拓创一流,走“质量立校”之路;在办学宗旨上,坚持素质教育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的方针,走“德技并举”之路;在办学机制上,坚持以服务用人单位为宗旨,为不同群体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在工作要求上,坚持教职工要以优良的职业品德教育学生,以优良的职业行为影响学生,以优良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以优良的职业精神创新职教发展。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对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劳动观念、合作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形成德育工作优势;坚持质量为本,积极打造专业亮点和特色,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坚持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标准,突出职业技能教学与训练,形成教学特色;坚持内涵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团队合作,树立优质教育形象4、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提出“德育领先、适应社会、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实施各类教育教学,使学校的管理措施围绕培养目标形成保障机制5、紧贴市场、拓展专业,定期开展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旧专业,开设新专业,制定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强,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3发展规划与组织实施1、学校制定的 2007—2009 年三年自主发展规划总目标:以扩建学校,争创名校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发展目标;引领教职工以强的事业心、责任感,通过改革谋发展,通过创新求提高;依据市场需求,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和扩展专业设置,形成特色和品牌;以优良的职业教育服务拓宽学校外延的发展空间,建设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发挥职业教育在省内带头、示范和骨干作用。
发展规划从策略选择、组织实施、制度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开发、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发展、教学研究、培训体系、主题教育、校容校貌、基础建设、设施利用、资源开发、提高效益、对外交流等十七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三年来通过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卓越工作,完成了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在全市每年的目标考核和三年整体考核中学校获两次目标考核实绩突出奖(一等奖) 和一次改革创新奖(一等奖) 具体体现在:(1)确定了学校发展的“六个坚持”的指导思想,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高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和机制,最大化的激活广大师生对职业教育热爱的势头和参与的积极性;坚持对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识、劳动观念、合作能力、职业精神、端正的礼貌礼仪的培养,达到“做人有品德,做事有规则,生存有技能,发展有潜力”的教育目标,形成德育工作优势;坚持质量为本,积极打造职教专业亮点和品牌,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坚持强化教学管理和改革,以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再发展为标准,突出职业技能教学与训练,形成教学特色优势;坚持抓职教内涵的提升,讲求精细化管理,发扬团队精神,使学校充满发展生机,树立好优良教育形象。
2)专业建设上:六个专业评审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改革上:计算机、烹饪、汽修专业项目教学法、学前教育、导游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得到提高,生本教育启动;教学科研上:按照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要求,重新制订了烹饪、导游服务、计算机应用、数控、汽修、美容美发等八个专业的教学课程计划,确定以品德塑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做到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鉴定标准相沟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作为全市职业教育牵头校连续两年评为“全市教研实绩突出片区” ,一次评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优秀学校” 3)教师发展上:实施了“青蓝工程” ,签订了师带徒协议,实施了第二轮专业教师培训计划,共 133 人/次参加了国家、省、市级职业教育培训, “双师型”教师达到 68 人;学生发展上:从教会做事入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态度,学生会组织、团组织发挥了自主管理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提升职业教育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的表彰4)在基础能力建设上共投资 5140 万左右,扩大了校舍建筑面积;实训设备投资 1176 万,提升了专业技能实训质量5)在非学历教育培训上,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举办各类、各层次的短期培训,3年共办了 161 个班级 6051 人,平均每年 2017.3 人次受到社会和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培训面向卫生、司法、公安、交通、部队、电力系统、铁路系统、餐饮服务行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教师、城乡新增劳动力、农牧区移民子女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4残疾人等人群,培训主要项目为烹饪、计算机、汽修、餐饮服务、客房服务、旅游服务、礼仪服务、供电、法律等职业技能表 1-2 办学行为说明简述近来年学校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 规和有关文件 规定,依法 办学,在各项管理和活动特别是 财务管理、学生 资助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中的有关情况政策与法规执行1、学校在办学管理、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严格执行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坚持重大问题教代会、党组织委员会、校长办公会、行政会、工会常设三个专门审议小组的讨论、审议、决策制度,充分体现了学校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监督作用。
2、学校坚决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及标准,所有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全年各项办学支出预算方案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支出3、学生资助:学校自执行中职资助以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实施办法和方案,严格执行政策,按程序操作,加强学生流失情况的调查统计,及时进行异动处理,公开公示,按时间、按要求、按标准由学校逐级审核后全部打入学生资助卡操作过程规范,审查严格,不弄虚作假,专人专管,专款专用,不挪用资金,资金结余情况及时行文上报2009 年学校获得全省“中职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校企合作:学校与各类企业合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为社会负责的原则,既注意考察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性、规范性、影响力,还着重探讨和论证合作的价值和意义自学校开办以来,与众多企业的合作中,无违法、违规行为,在合作企业中享有良好口碑纪律与行为规范1、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法制意识较强,特别是各主管工作的领导和执行部门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各项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要求,把执行好、落实好作为岗位职责的一项很重要的责任,树立了为自己、为他人、为学校负责的高度事业心,办事、做事、行事严谨、规范,程序符合要求,各项实施过程遵循集体议事研究,合同文本齐全。
2、党纪党风、政纪政风、廉洁教育常抓不懈,实行师德承诺评优评先、职称晋级、聘用岗位及各项考核中对违法、违纪、违反师德均采取一票否决3、依法行政、规范办学、严谨从教、注重平安校园建设已成为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共识,自觉规范自己的做事行为已蔚然成风在考核学校办学行为、执行政策法规、师德建设、财务管理、校园文明建设、学校综合治理、学校安全工作、中职资助等方面均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和表彰5表 1-3 领导班子说明简述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整体素 质及战略思维 和管理体系等有关情况领导结构与素质1、学校领导班子精干高效、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敬业精神强,有很强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专业建设能力能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捕捉市场信息,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扩大办学规模,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开拓新专业,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在原有的课程中赋予新的内涵,使各专业内容更充实,提升了专业建设的发展水平,培养实用人才,迎合了社会需求,提高了办学效益,使学校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2、学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