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风向标》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十九章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课件.ppt
50页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4.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5.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6.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7.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8.省级区域(北京、香港、澳门、台湾、新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海南岛、西双版纳)以及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北温,太平,三,曾母暗沙,乌苏里,大杂居,西,季风,人均量,铁路,交通枢纽,种植业,因地制宜,黄河,沿海,考点 1,我国的地形、地势,1.四大高原,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典例 1】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图 19-1-1)和我国四大盆地剖面图(图 19-1-2),回答(1)~(2)题。
图 19-1-1,图 19-1-2,),(1)关于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都属于中纬度地区D.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①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非季风气候区→A 项错误②气候类型: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山地气候→B 项错误③纬度位置:如图 19-1-1→都位于 30°N~50°N,之间→属于中纬度→C 项正确④地势: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上→D 项错误答案:C,(2)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对应图 19-1-1 中的,(,),A.a、b、c、dC.d、a、b、c,B.b、c、a、dD.d、c、a、b,(1)盆地①→42.5°N 附近→位置最北→为准噶尔盆地→对应 d2)盆地②→105°E 附近→位置最东→为四川盆地→对应 c3)盆地③→40°N 附近,南部山脉海拔 8 000 米→位于青藏高原和准噶尔盆地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对应 a4)盆地④→38°N 附近、海拔最高→为柴达木盆地→,对应 b。
答案:D,【跟踪练 1】读沿北纬 36°纬线所做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图 19-1-3),回答下列问题图 19-1-3,(1)A 阶梯的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位于此阶梯的最大盆地是__________B 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为____和______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高原,盆地,【思路整理】根据海拔高度→A 为第一阶梯,B 为第二阶梯→结合主要地形类型、分布分析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思路整理】B 为第二阶梯,C 为第三阶梯→结合②、③、④经纬度→判断地形区名称3)图示 A 阶梯内最南的主要山脉是__________山,B 与 C 之间的山脉为_______山喜马拉雅,太行,(2)地形区: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海思路整理】(1)A 为第一阶梯→主体地形:青藏高原→南端山脉:喜马拉雅山2)二、三阶梯分界山脉→纬度位置:36°N→太行山4)分析此图,可以得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思路整理】结合图示 A、B、C 成梯形分布→分析地势特点→西高东低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 2,我国的河流,1.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2.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典例 2】(2011 年桂林月考)图 19-1-4 是我国海拔 3 800 千米某内陆湖泊的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图 19-1-4,(1)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B.风沙,C.降水,D.地形,(1)纬度位置:36°N,99°E;(2)海拔 3 800千米的内陆湖水位随月份变化→原因:降水、冰雪融水的季节变化→结合信息(1)、(2)推知为内流湖→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气温因素答案:A,(2)该湖泊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1 月份湖水补给潜水C.7 月份湖水补给潜水,B.湖水长年补给潜水D.潜水长年补给湖水,(1)7 月份水位最高,1 月份水位最低;(2)该湖为内流湖1)7 月份→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充足→水位升高→湖水补给潜水2)1 月份→气温低,冰雪融水补给不足→水位降低→潜水补给湖水答案:C,【跟踪练 2】(2011 年徐州质检)图 19-1-5 示意我国东经 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 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读图完成(1)~(2)题。
图 19-1-5,(1)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C.P,D.Q,A.M,B.N,【提取信息】3~5 月份月均降水量:①M 地在 200左右;②N 地在 200 左右;③P 地在 50 左右;④Q 地在25 左右思路整理】易发生春旱→3~5 月份降水量小→Q地答案】,D,(2)N 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A.东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B.华北地区D.华南地区,【答案】C【提取信息】N 地 5、6 月份的月降水量大约是 150~250,7、8 月份的月降水量为 100~150思路整理】结合提取信息→N 地 7、8 月份降水骤减→出现伏旱天气→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考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典例 3】(2010 年四川卷)图 19-1-6 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 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1)~(2)题图 19-1-6,(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纬度高的城市,大气最大降温高度大;纬 度低的城市,大气最大降温高度小最大降温高度变化趋势:随纬度增大而增 加→辽河平原纬度高于洞庭湖平原→判断最大降温高度 →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答案:C,A.合肥小于南宁B.株洲大于石家庄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冷空气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位于我国以北,纬度位置高→我国低纬地区距源地远,影响小答案:B,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跟踪练 3】图 19-1-7 中①~③反映影响我国气候成因的各种气候因素,读图回答(1)~(2)题图 19-1-7,),(1)与图中①~③对应的气候因素,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形起伏、季风环流B.风压带位置、太阳辐射、地形起伏,C.太阳辐射、季风环流、气压带位置D.海陆差异、地形起伏、季风环流,【思路整理】①图:太阳光照、纬度线→太阳光照,随纬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太阳辐射因素②图:三级阶梯界线→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因素③图:1 月受蒙古高压影响,7 月受夏威夷高压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季风环流因素答案】A,(2)有关气候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陆面、洋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与水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增温的根本热源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属于气候因素中的下垫面因素D.大陆东岸三圈环流显著,大陆西岸季风环流显著,【答案】D,【思路整理】(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太阳辐射为根,本热源,地面辐射为直接热源。
2)自然界水循环原理→洋面为大气的主要水源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海洋、陆地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属于下垫面因素4)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大陆西岸三圈环流显著,大陆东岸季风环流显著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图 19-1-8),完成 1~3 题图 19-1-8,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大致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B.新、川、藏、青D.新、川、新、藏,A.新、川、新、青C.甘、川、藏、青【答案】A,2.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答案】D,3.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较广,其中以西北地区的干旱、华北地区的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就为突出据此回答第 4 题4.关于我国干旱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B.气旋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现象的主要原因C.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形成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答案】C,(2011 年肇庆检测)读某区域图(图 19-1-9),回答,5~6 题。
图 19-1-9,5.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①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③以水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④四川省与,型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点拨: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是秦,岭,两侧均位于第二阶段;秦岭以北的渭河属黄河水系,以南的汉江属长江流域;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是大巴山;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6.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②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甜菜产地,③农业发达,,④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 的东部地区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点拨: 丙地形区为四川盆地,自古农,业发达、水利兴盛,被称为“天府之国”;因北面的泰 峰、大巴山对南下冷空气有阻挡作用,冬季气温比同纬 度的东部地区高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地带性土壤是 黄壤,紫色土是非地带性土壤;四川盆地的糖料作物主 要是甘蔗,甜菜主要生长在中温带7.读图 19-1-10,完成下列问题。
图 19-1-10,(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①__________山脉;②______山脉大兴安岭,天山,(2)A 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牧区,B 地区海拔高,农业生产集中分布在______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河谷,(3)C 地区的绿洲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地,此处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_水源不足,(4)D 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工业基地E 处,有著名的______渔场舟山,内蒙古,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沪宁杭综合,(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是哪些地理分界线?(至少列举 4 条),【答案】800 mm 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