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5页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反复诵读诗歌,在诵读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背诵本篇,感受诗人的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准确理解并叙述诗句含义、理解诗歌中的主要意象“酒"所蕴含的意义,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体会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古代文人不得志后不同的思想情感,感悟诗歌中李白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愁绪,体会作者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 反复吟诵诗歌,体会诗中夸张的艺术手法,体味作者情感 三、教学内容 (一)导入 师:从古至今,关于酒的诗篇有许多,我们先来看看以下诗句:(学生读)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对酒》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 这些关于酒的名句都有一位共同的作者,他就是李白,一个嗜酒如命的李白,他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酒中仙”——李白 【PPT展示,基本资料可让学生一起回答】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以抒情为主他是继屈原后,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歌辞和秦汉以来乐府中吸取营养,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诗家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曾经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学士,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权贵又因不满李白的傲岸的个性,嫉妒他出众的才华,遭到谗毁排挤,在京仅三年,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 诗人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消愁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安史之乱后,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唐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卒。
也有文献称其为捉月而亡现存李白诗文一千余篇,其中以酒、酌、饮、杯、樽、觞为题入诗的有200余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唐杜甫《饮中八仙诗》中评价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郭沫若曾说:“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 师: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将进酒》就是李白的一首劝酒歌 (PPT展示)解题:《将进酒》,劝酒歌 写作背景: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二)主要内容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 (zūn) 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 n)复来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 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zhuàn)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 ,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sh o)钱,径须沽(gū) 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 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再读诗歌,体味情感,明确手法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情感:悲表现手法: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短暂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表达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悲壮情感朗读诗歌,试着背诵前四句】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情感:乐表现手法:夸张“必”和“还",表明了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 【探究】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乐? 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3)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探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一句,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感? ①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 ②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表现手法:用典、夸张 ①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圣贤:指美酒,饮者:饮酒的人美酒寂寞无人知其名,饮酒的人因把酒作诗而留名,借以劝酒 ②“圣贤皆寂寞":孔子、孟子、屈原等,不得重用,怀才不遇陈王:曹植,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借以自比 【探究】惟有饮者留其名——酒文化 李白爱喝酒,除了李白之外,也有不少诗人留下了关于酒的诗篇例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酒”作为一种文化多次出现,表达的情感多样,可喜可悲,可忧可愁:ü“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ü“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ü“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ü“举杯消愁愁更愁”——愁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单的心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豪放浪漫,激情澎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5)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反客为主,展狂放之情,这种狂放,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探究】“与尔同销万古愁”,愁在何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VS“赐金放还”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仅此而已吗?人生易老,青春不再之愁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之愁圣贤寂寞,陈王失意之愁 (三)总结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诗情感饱满,由悲到乐,进而狂放,最后转入到愁绪之中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诗; 2.李白和杜甫作为唐代诗歌中的重要诗人,一位被称为“诗仙",一位被称为“诗圣”,两者均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但诗歌风格却迥然不同,李白的诗颇具浪漫主义的色彩,杜甫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的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类?请写出原由500字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