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与对策范文.docx
11页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与对策范文目录/提纲: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是对目标与待遇的期望值过高 二是怕苦怕累,缺乏团队精神与责任心 三是职业价值观模糊不清 1、应聘材料准备不足 2、不注重仪容仪表 3、自我介绍和应对提问的回答准备不够充分 4、文化素质偏低 1、由于专业不对口,故不满意实习就业单位 2、不少的中职生过于注重工资待遇 3、觉得从最底层做起太辛苦,时间一久就辞工 4、盲目从众,不加分析地随大流 二、影响中职生就业的成因分析 2、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许多生产企业纷纷减产、停产甚至破产 1、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 2、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1、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 2、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3、就业期望值过高 三、中职生面对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指导对象,了解其思想现状,对症下药作出中肯的指导 三是针对学生应聘或就业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将问题逐一解决 1、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努力创业”的观点 2、树立“从事合法的有酬劳动就是就业”的观念,破除“学什么,干什么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目前,由于中职生的状况以及用人单位在用人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中职生在就业中面临着不少问题。
为此,解决中职生就业出现的问题就成为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中职生的培养初衷就是企业生产中拥有一技之长的一线工人,但中职生在择业时往往定位较高,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向往的是既轻松待遇又高的工作,一旦目标不能实现,就容易产生失落感不安心工作当前中职生在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目标与待遇的期望值过高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认为读了中专,一进入企业应该超过那些初中生,不知道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刚踏进工厂就想与熟练工人拿同样薪资,要知道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报酬是成正比的其次,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的性质了解不够,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想一步登天脱颖而出,缺乏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还没能从学生转变为熟练工人,技能有限、经验缺乏,尚未能独立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甚至还处在企业的培训阶段,就希望马上产生效益,获取优厚的报酬,表现得急功近利二是怕苦怕累,缺乏团队精神与责任心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否独生子女,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普遍表现为不能吃苦、过于娇气工作挑轻松的,待遇又想要高的更甚的是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无视流水线的工作特点,安排好的加班说不干就不干,影响 一起,这就是顶岗实习。
故此从推荐中职生就业到学生可以领取毕业证书这段时间,中职学校还是要管理学生,处理好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职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1、由于专业不对口,故不满意实习就业单位他们不乐意学校推荐到一些与专业不是很对口的公司企业,因此这类中职生很容易就会辞工或跳槽 2、不少的中职生过于注重工资待遇这一类中职生往往试用期一满就想法子跳槽,他们工作不太踏实,爱攀比,哪里的单位工资高待遇好就想方设法往那里走例如,音乐专业的中职毕业生,有不少是学校安排到幼儿园工作,一些学生看到其他幼儿园的环境、待遇比自己工作的幼儿园好,心理不平衡,试用期过后就转到其他地方去了结果,没有走的学生,脚踏实地干,很快就成为幼儿园的骨干 3、觉得从最底层做起太辛苦,时间一久就辞工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学校一般是安排到服装企业实习和就业,他们工作的岗位一般是车位工半年后,一些学生通过竞聘到了一些管理岗位,而大多数还在原岗位工作不少学生认为车位工整天坐着太辛苦,难有提升机会,一段时间后没有调到好的岗位,就不想再干下去了 4、盲目从众,不加分析地随大流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盲目从众,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跟着选择哪里,他们随大流到了某一单位后,一些学生感到不满意要走,他们也跟着走,这是一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二、影响中职生就业的成因分析 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上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职业技能较强但文化素养偏低,有的职业理想淡薄,有的技能一般却有过高的期望值然而,中职生又是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可塑性强,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这对他们、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都是有利的 (一)市场环境 1、202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随着人数的增加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这势必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以前只想从事精英岗位的大学生,现在都纷纷降低自己的薪酬、岗位期望值,以求找到一份工作导致大学生们将就业门槛降低去应聘一些一线岗位随着大学生们不断地降低自身的薪酬、岗位期望值,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愿意从事生产一线职位了.这样大大增加了一技在身的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和压力 2、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许多生产企业纷纷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导致了适合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岗位的极度流失,受其影响最深的就是中职院校的毕业生 (二)用人单位 1、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目前很多企业对生产一线人员,要求有高学历,不注重应聘者自身的实践能力。
这种不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按需所求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增加了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一些企业对技校的毕业生以普工、小工的用工方式来聘用,提供的工资待遇比较低缺少对技术工人应有的重视,这也严重挫伤了中职院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三)毕业生自身 1、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2、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是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导致他们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比较随性和张扬个性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3、就业期望值过高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不愿让孩子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在校学习了几年的技术,有了本钱,对单位分派的一些基础工作不屑一顾,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不能虚心请教,好高骛远,不够务实,最终使自己成为了毕业就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三、中职生面对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预防和及时解决应聘中出现的问题 中职生在就业应聘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