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docx
4页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摘要: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法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关键词:课堂问答;小学语文;提问技巧设疑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疏通课文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关注,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好奇心特别强,表现欲也很强,同时,随着课堂的深入,他们的注意力也会慢慢分散,如果不及时找到兴趣和学习目标,就无法全面掌握课堂内容,这个阶段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将会起到十分关键的启蒙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巧妙设疑,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一、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问新课标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体现在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字词教学包括读写和理解词义;理解课文要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过程方法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如字词的识记,课文朗读,找关键词、关键句,结合背景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与大自然、与社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够有的放矢,提出与本课教学相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有效的问题通常第一课时设置关于字词方面的问题如读、写、记的要求第二课时设置关于理解内容的问题,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你有什么感受?二、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梯度性问题教师的提问应该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首先,教师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提出一个终极问题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将这个终极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布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和思维的逻辑顺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就像解谜一样,一步一步解决了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遇难而退比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的看图写话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先分别找出每幅图中的人物、地点和人物活动设置简单的问题“什么时间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学生很乐于回答这样的简单的问题然后难度增加,“你能把每一幅图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吗?”,最后设置终极问题“你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说一遍吗?”就这样一步一步增加难度,最后完成作业要求三、要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提高提问质量每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提问,把每一堂课的问题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问题太多学生会没有渐渐失去回答的兴趣,问题太少很难把握主要内容。
在控制数量的同时,严把质量是关键,也就是不要问无效的问题,不要问太多类似的甚至重复的问题例如,在《赵州桥》的教学中,在感受赵州桥的三个特点时,我采用的方法是抓关键词第一个特点是雄伟,我设计的问题是画出数字词,体会其作用设置的问题有“你找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准确的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第二个特点是坚固,我设计的问题是结合“创新”的词义感受其独特之处设置的问题有“你知道“创新”的意思吗?你在生活中有哪些创新之举?有什么效果吗?那你觉得赵州桥的创新体现在哪里?”第三个特点是美观,采用的方法是读句子想象画面设置的问题是“赵州桥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画出来吗?你觉得赵州桥美吗?”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很快就能回答出我的问题,课堂效果很好四、问题要简短,要有新意由于年龄限制,学生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想象力特别丰富在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及时性、趣味性语言要精炼,问题要明确,要点突出,还要有新鲜感比如在感受课文内容时,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遍或者说“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你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吗?”在感悟作者情感时,尽量贴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提问你怎么看?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吗?爸爸妈妈有什么建议?好朋友怎么说?你要和老师说说你的疑问吗?五、巧妙利用网络,引发思考最后,现在网络特别发达,很多学生都喜欢浏览网络。
教学中我偶尔还会引用一些网络热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对于网络上的内容很容易跟风学习在课堂中可以引用一些网络名词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铁,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你pick谁的观点?”“你愿意为谁打call?”等总之,教师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问是一门艺术,这不仅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教学素养,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还要求教师深入观察、了解、理解学生,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参考文献:[1]许丽红.小提问大设计——论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设计的策略以及有效性[J].文理导航,2019(03):58.[2]余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8(14):89-91.[3]曹倩霖.小学语文课堂的优质提问[J].文教资料,2017(16):54-55.-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