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眉山市杨场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7页四川省眉山市杨场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当阳光如①所示射入窗户时( )①北京昼长夜短 ②北极圈出现极昼 ③北京昼短夜长 ④南极圈出现极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2.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参考答案:A3. 夏季,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 )A.赤道低压 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西伯利亚高压参考答案:B4. 如图为“我国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小题15.甲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是()A.地广人稀B.接近市场C.降水丰富D.劳动力充足16.乙、丙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大C.投入劳动力多D.受市场影响大参考答案:15.A 16.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景观图确定甲、乙、丙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
甲是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突出优势是草原面积广阔,我国西部地区以放牧业为主;乙为城郊乳畜业;丙为家畜饲养业,两者均受市场影响大,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城市密集区5. 内蒙古自治区某山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 (下图)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 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 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 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 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参考答案:D从题干知,该石林的主要组成岩石为花岗岩,是岩浆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因此有岩浆活动的过程,“石林”景观出露地表,要经过地壳的上升过程,再受到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故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6. 下图为“非洲某区域及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至甲地的季节时,甲地受A. 西风带控制 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信风带控制 D.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0. 图中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 高寒灌木林带C. 热带雨林带 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苔原带参考答案:9. D 10. A9. 野生动物主要向水热充足、草类茂盛的地方迁移,图中区域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野生动物迁徙到甲地时,该地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正确。
10. ①为该山地北坡基带,与该地水平自然带类型相同,为热带草原带,②地海拔较高,为乞力马扎罗山顶的积雪冰川带,故该题选A7. 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大城市的人口不断向周边小城镇迁移的现象,不属于其成因A.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 B.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渐趋完善C.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 D.大城市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参考答案:D8.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亮跑重温童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小题6.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参考答案:6.B 7.D7.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月球上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昼夜现象与月球的自身不发光和不透明的球体有关;雷电和朝霞、晚霞需要在大气层中产生,而月球由于质量和体积原因没有大气层;月食是因为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形成的,而在月球上看不到月食;由于月球上的质量较小,所以月球上的质量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月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形成昼夜现象;由于月球的质量太轻,导致月球的引力不足够,引力大约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人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
本题需要学生对月球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现象的形成有所了解,对学生的课外知识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9. 蔬菜大棚是一种框架覆膜结构,人们可以根据蔬菜生长的需要对自然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可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下图为蔬菜大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某段时间,我国南方的菜农一般只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 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蔬菜水分蒸腾 B. 减少地面辐射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加大气逆辐射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 增强地面辐射以提高白天气温18. 我国北方地区在某个季节,菜农往往给大棚覆上多层保温塑料膜,夜间加盖草被该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参考答案:17. A 18. D试题分析:17. 如果蔬菜大棚是框架覆膜,那么保温作用显著;而黑色尼龙网不能够阻断大棚内外的热量交换,因而不可能防止夜间温度过低或者提高土壤的温度,故排除选项B、C;“黑色”可以削弱到达大棚内部的太阳辐射,使得内部温度相对较低,减少蔬菜水分蒸腾,故选项A正确18.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不必采用蔬菜大棚种植;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春季、秋季温度更低;大棚上覆盖多层保温塑料膜,夜间加盖草被,有利于减少大棚内部热量的散失,保证室内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故选项D正确。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KM据此回答10~12题10.此时当地(东九区)时间是A.15时46分 B.14时 C.14时46分 D.12时46分1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海啸侵袭 D.修建水库1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位于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参考答案:10-12 CAA11.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10-11题10.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1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10.D 11.B 12.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露土层,土层沙粒较大,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读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完成2-3题2. 该裸露土层物理性状特点的成因主要归结为A. 气候 B. 生物 C. 成土母质 D. 人类活动3.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有限性 D. 无序性参考答案:2.C 3.B13.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的反射强烈 B、大气的吸收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地面反射强烈参考答案:A14.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就是地壳参考答案:A15. 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 改进农业 灌 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参考答案:B16. 下列地球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现象 B.昼、夜长短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表面的昼、夜现象参考答案:A17. 南京桂子山石柱林由多边形石柱构成,岩石是玄武岩。
读桂子山石柱林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 石柱林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24. 石柱林的物质来源于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参考答案:23. D 24. B23. 南京桂子山石柱林由多边形石柱构成,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的,丁是玄武岩,选择D24. 石柱林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岩浆来源于地幔,选择B18. 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②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④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略19. 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巨大作用的洋流是A.日本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参考答案:D20.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回答“不夜城”和“空心城”说明纽约的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参考答案:B21. 某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使很多城市进入了“空城模式”,部分城市甚至“空城率”超过50%完成下列各题12. 春节期间,最易进入“空城模式”的地区是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13. 上述材料中,大量人员返乡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 B. 自然 C. 政治 D. 社会文化参考答案:12. A 13. D本题组考查人口迁移由于经济地区差异导致大量内地或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迁移,于是,在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前夕,就出现了大量民工的“返乡潮”,据此进行解答即可12. 最易进入空城模式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