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样本).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spr****hai
  • 文档编号:306281108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5) (样本)XX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1前言1.1目的任务阐明项目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1.2位置交通及地理经济说明工作区(XX县区、井田、矿段或××XX县区、井田、矿段的××部分)的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1.3矿业权设置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矿业权范围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用“六度带坐标”表示并列表;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面积及拐点坐标“六度带坐标”,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标高;并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许可证范围叠合图如果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比矿权范围小,则说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外,矿权证范围内资源储量勘查开发情况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1.5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已建设、开采的XX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对比变化情况。

      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成本、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1.6本次工作情况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本次核实利用的工程,本次核实获得的各类资源储量1.7特别情况说明2.XX县区地质简述XX县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2.1矿床特征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2.2矿体(层)特征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XX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XX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对比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

      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2.3矿石质量2.3.1矿石物质组成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2.3.2矿石化学成分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对利用化学组分用途改变为以物理性能为主要指标的矿种,应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详细评价2.3.3矿石风(氧)化特征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2.4矿石类型和品级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说明各自然(工业或品级)类型矿石在矿体(层)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及矿体(层)夹石岩性、数量、分布、规模(长、宽、厚度)及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2.6矿床共(伴)生矿产简叙共(伴)生矿产种类,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评价综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简要叙述勘查期间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XX县区应详细叙述新成果已开采XX县区应详细叙述生产选矿(或加工)工艺流程、列表反映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对矿石主要组分工业利用和共(伴)生矿产回收进行评述。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1水文地质4.1.1XX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叙述XX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现状阐明未采矿体主要分布标高,矿体最低标高,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及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矿山疏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水层、断裂破碎带以及与地表水体水力联系的变化情况,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变化;阐明矿井的直接与间接充水因素以及上部采空区对深部充水的影响;____勘查报告估算的涌水量和历年矿井系统涌水量的差异,利用矿井实际涌水量资料估算下一水平的涌水量;指出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产生原因,矿山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效果,评述对矿山开采的影响;预测____矿山深部开采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水文地质问题及变化趋势,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说明矿山供水水源地现状对XX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4.2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2.1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阐述井巷和采区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根据井巷支护、露采边坡的现状,对其稳固性重新作出评价评述XX县区内已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发生部位、产生原因、对采矿的影响程度,矿山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4.2.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对XX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4.3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3.1XX县区环境地质现状评价评述XX县区存在的自然灾害对开采的影响;叙述矿山建设以来,工程经济活动中诱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对象及影响程度,____影响和破坏的主导因素,矿山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4.3.2XX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预测矿山未来的工程经济活动可能诱发或加剧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矿山类型、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结合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对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作出预测评价;对上述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对XX县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4.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要求,对煤层瓦斯突出可能性、煤的自燃趋势以及煤尘____性进行预测和评价4.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4.6开采技术条件小结简述XX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主要问题和类型,在综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的综合类型(3类9型)5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XX县区勘查后未进行开采或仅局部(少量)开采的XX县区可简要的叙述或仅写相应的工作,但新老规范在勘查类型划分上有差别的应按新规范重新确定勘查类型、论述勘查工程间距;进行了核实补充工作和矿山地质工作(或生产勘探)的XX县区,应包括以下内容。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简述矿床勘查类型,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叙述生产勘探(探矿)的工作方法、手段,工程布置原则,实际工程控制间距,完成生产勘探(探矿)工作量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说明各项工程使用目的,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说明钻孔质量并进行质量评述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说明生产探矿钻孔、坑道等测量方法、引用的控制网(点)及精度,采用坐标系统,对各项测量方法及质量进行评述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5.4.1采样及质量评述分各类试样叙述采样方法、规格,评述质量;大型选矿试样应说明取样地点、采样方法、规格、样品组成的矿石类型、品位,评述样品的代表性5.4.2化验及质量评述简叙样品加工;叙述各类样品基本____(物性试验)、全____、组合____项目,试验方法,内、外检情况和质量具有相应资质化验室的化验结果方能采信5.5探采对比对比的基础是最近批准(或认定、备案)的报告(以简称最近报告)5.5.1构造根据矿山生产资料,与最近报告对比,叙述核实区内的构造变化情况,岩浆岩对矿体破坏、影响的变化情况5.5.2矿体(层)特征与最近报告对比,说明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厚度、结构、空间位置(煤层的可采性、稳定性)等的变化情况,以及矿石质量(品位、煤质等)的变化情况。

      5.5.3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叙述含水层厚度、富水性、断层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实测涌水量与最近报告的差异,并____其原因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对于煤矿应重点____对比煤层顶底板、瓦斯、煤尘____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地温及地压特征与最近报告的差异5.5.4勘查工作____评述原勘查工程的布置、勘查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查类型的划分、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6资源储量估算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说明采用或变更的工业指标文件、文号及内容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综合矿体分布的拐点并编号及其坐标、埋藏深度)、具体矿种和矿体(层)号;开采XX县区已设置采矿权的,应分采矿许可证内、证外(或设计范围内、外)等,分别估算消耗、保有资源储量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说明核实的方法,如对于保有资源储量的核实是采用重算的方法,还是先算采空区消耗的资源储量,后从总量中扣除的;对于未动用块段是如何核实的,跨边界块段是如何分割的等并论述选择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合理性,写明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公式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叙述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块段或剖面平均厚度、品位、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和矿体(层)平均品位及各种校正系数(含矿率、荒料率、岩溶率)等参数计算、测定方法及特高品位(特大厚度)处理原则。

      说明各类数值单位及数据取舍原则6.5矿体(层)圈定原则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体(层)变化规律,分别叙述单工程矿体(层)圈定和工程间矿体(层)连接、内(有限)外(无限)推断原则6.6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说明采空区分布情况、采空区边界圈定原则和依据;压覆矿产地段,应叙述压覆矿产边界圈定原则及处理方法6.7块段划分说明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原则和块段编号方法(注尽量沿用原块段划分,对已采或采矿权设置部分,可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划分)6.8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根据矿体(层)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矿山开发程度)确定的经济意义,对资源储量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叙述各类型保有资源储量划归条件及空间分布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截至××××年××月,××XX县区×矿保有资源储量总计(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其中按资源储量类别划分统计,煤炭还要按煤类统计对最近审批报告以来,XX县区累计消耗、生产探矿、探采对比情况加以说明6.10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说明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参数确定原则、计算结果(可用插表或与主矿产资源储量表合并),并评价其可靠程度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说明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叙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的问题,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及评述其影响程度。

      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a.最近一次审批报告名称、审批时间、批准单位、批准文号、批准的资源储量、截至日期;b.采矿许可证范围最近报告资源储量;c.采矿许可证范围本报告资源储量;d.资源储量变化情况;e.说明资源储量变化原因;a.最近报告以来矿山生产累计消耗资源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b.最近报告以来生产探矿新增资源储量(原矿体范围外);c.探采对比及其他变化(生产过程中发现矿体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