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园林的建筑与意境.ppt
64页江南园林的建筑与意境从江南园林 理解 真正的园林知识结构• 园林定义与概览 定义与释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 本质特征与一般设计理念 ; 中国园林情感 ;起源与发展 • 江南园林的—神—思想 内涵 造景的哲学;文学与意境;园林美学——书画; 风水——中国的思维方式• 江南园林的—形—手法 要素 一般的造景手法;布局和活动;建筑;山水;石;植物;路桥• 园林衍生——住宅庭院第一讲 江南园林的造景哲学 与 设计手法 •江南园林的基本的设计、建造过程,具有很鲜明的中国式的哲学特征从景观的布局 发展到设计的最终完成,从场地研究到装修细部江南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 ,所有的中国式的美学标准在此都体现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例如空间的组织、尺度的 设定和设置的调整等等»布局和“意”»空间的延伸»曲径通幽»气:交流的途径»无中生有»形散神聚»画意一、布局和意——主题多样 • 每个江南的园林,都会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区,每区又各有主题,内部主体或为山水,或为奇石,或为名花,或为古木,力求内容多样、主题鲜明• 所谓“布局”就是指这些小景区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过形式来表达感情和意义,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
在寻求适当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概念的建立应当被视为一个抽象的阶段• 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意”或者说“意境”•园林景观的三维特性 与 绘画艺术相区别;需要使用一种与绘画语言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来表达空间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带来了许多空间上的问题,需要从设计思想与实践两方面来解决• 布局体现两个层次:【布局一】空间比例和环境气氛【布局二】布置和调整空间关系【布局一】 空间比例和环境气氛如果在园林中出现了太多的建筑物,由此产生的密集的世俗气氛就会破坏园林之内更应有的闲适之美;如果缺少诸如回廊、亭台、家具等辅助设施,人们必然又会觉得不够舒适 其他的园林要素也是同理所谓——过犹不及薰衣草庄园 薰衣草庄园 【布局二】 布置和调整 空间关系1、构成空间的序列; 2、中心景物之间的距离;3、空间的视觉联系;4、围合与开放空间的比例;5、光与影的对比;6、交通流线的组织、7、不同质感材料的变化等等•万顷之园难以紧凑,数亩之园难以宽绰 ——园林中的大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无大便无小,无小也无大园林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密易疏难 ——妙在得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
园林造景,有有意得之者亦有无意得之者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园林造景,有有意得之者亦有无意得之者二、空间的延伸•【外】用地 有边界空间的延伸对于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 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 之间的 空间关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内】空间的延伸的思想对于内部空间的营造也具有重要价值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遮挡和主要的景物,每个院落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水、石、土壤、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 空间延伸的思想使得某一院落的构成元素因空间分割用的屏风、院墙、影壁等等而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使得方寸天地之间也能体会到空间的丰富变化,满足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要求,创造丰富立体的园林景观 三、曲径通幽• 曲折萦回 观赏路线不做捷径直趋,而从曲折中求得境之深,意之远 •中国艺术家偏爱含蓄的表达方法,曲径通幽的说法就意味着在展示事物的时候给人以暗示,为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曲折的路经并不仅仅意味着运动路线的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它产生了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路线采用曲折的组织方式使得视线被导向不同的空间,景观就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被逐渐地发现,而不是站在固定的地点就能一览无余,它体现了自然所具有的动态特征。
•曲折的路经也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延伸观赏路线,并通过改变方向和暂停来引导观赏者的行为 四、气(交流的途径)•在山水画理论中, “气”指的是绘画的气韵与生命而在传统中国哲学中,气则是关于整个世界之本质的一个问题,包括实体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本质•与人体一样,空间也具有呼吸和血脉,将它的各个部分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活力和功能气是将这一切在视觉上和实体上联系起来的至关重要的媒介 •在气的理解上,园林设计与戏剧表演是相似的这时的气与情节的起承转合和人物的交流,有着一定的对应的关系•景观要素之间的交流关系——气——是中国园林的深层结构,基本的景观要素不仅仅作为景物的组成部分,还成为能与人发生交流的有生命物体景物的价值不能由客观存在自身孤立地体现出来,它只能体现在景物之间和景物与人的和谐交流之中五、无中生有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例,无之以为用 这一辩证思想将“无”的概念表述成为“有中生无”,“无”是事物发展的动因在此,“无”指的是空间上的“空无”而非虚无,它是有意义的和有作用的,与设计中的空间感相联系空间是由一定事物构成的:门、窗、和围合体,也就是“有”。
事实上,所谓的“无”是丰满的并表达了相当积极的意义、功能、行为和可能的美学观念无中生有的第一境界•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处理的是“有”【墙体、假山、建筑、雕刻、道路、水面、植物等实体】;•而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是“空”“无”【“有”所构成的空间】• 空间,是产生特定行为的场所,为人们休息、游戏和思考提供适当环境的主体 余意不尽应用诱导联想的手法在意念上拓宽景的感受和想象:• 或把水面延伸于亭阁之下,或由桥下引出一弯水头,从而产生水势漫泛、源远流长的错觉;• 或使假山体式奔竞止于届墙,犹如截取了山脉一角,隐其主峰于墙外;• 或者屋宇进深虽浅而外观却似宏构巨制伸其一端入于园中(留园曲溪楼)无中生有的第二境界•把“空”“白”看作丰富性的源泉,产生联想的空间和运动的暗示,简单地说,它可以象征一切事物•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 白墙——【园林的围墙】通常被看作一张白纸【画布】在这张白纸上,树干和枝叶投下的影子或其本身仿佛画家留下的墨迹 • 水面是整个园林布局的主导要素,强化了“空”的意象,却又无所不包,它是园林的核心,是戏剧的舞台,是使“空”变为“有”的媒介。
无中生有的第三境界六、形散神聚• 形散:将景观元素分散的布置在恰当的位置上 •[形散之一]从空间感与丰富性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观点出发,设计师就会选择将景观元素分散布置而不是严格按照功能需要布置的方法•[形散之二]分散 意味着将大体量分割成较小的体量,将主要景物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拉大;功能要素则按最低限度布置,在可能的情况之下还可将它们隐蔽起来,以使环境更显自然• 神聚:体现在景观元素的连贯性与统一性可统一于意,也可为形式的视觉中心在景观中四散分布的人工构筑物将人引入大自然之中,反映了追求天人和谐的愿望微妙、含蓄的手法给游人带来更大的乐趣,使人能够更自由更富冒险精神地体验景观七、中国画意• 画境• 入画• ……练习与思考—2Theme of design for 2•重新描绘•分区深化研究:以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按统一的规格完成,最后将成果组合在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的一套分析作品•每人要完成的任务:1、描、绘的分区局部平面图(1张)、立面图或剖面图(1张)、能说明问题的效果图片(2张)……2、该景点的造景哲学原则分析和具体的造园手法研究,图与文相结合;GARDEN DISIGN BEYOND THE DREAM江南园林的设计与意境 任务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