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网升级改造规划模版.doc
15页十二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滚动修编)XXXX公司(日期)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 目 录第一章 前言 51.1 编制依据 51.2 编制方式 51.3 编制原则 51.4 规划年限 61.5 参与编制人员 6第二章 农网现状背景和发展概况 62.1农村电网现状 62.1.1 供电现状 62.1.1 110kV及以上电网现状 62.1.2 35kV网络现状 72.1.3 10kV线路现状 72.1.4 台区及低压线路现状 72.2 1998年农网改造以来改造情况 72.2.1 一二期农网改造情况 72.2.2 2005年-2012年农网改造情况 82.2.3 2013年农网改造项目准备情况 82.2.4 农网改造以来效果 82.3当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82.3.1 35kV及以上主干网络存在问题 82.3.2 10kV中压网络存在问题 82.3.3 台区、户表及低压线路存在问题 8第三章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93.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93.2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93.3 重点区域建设情况 93.4 场镇建设发展规划 93.5 负荷预测情况 9第四章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114.1 35千伏建设技术标准 114.2 10千伏建设技术标准 114.3 台区建设技术标准 124.4 低压网络及户表建设技术标准 12第五章 农网改造升级规划 135.1规划总体情况 135.2 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建设规模及投资 14第六章 效果分析 14附件: 15第一章 前言1.1 编制依据(1)《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2)《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3)《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4)《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5)《国家电网公司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6)《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8)《国家电力公司农村电网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9)各供区内的“十二五”农网规划1.2 编制方式自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
1.3 编制原则根据(各单位供区)农村电网供区内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本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农村的用电需求依据用电需求和电网负荷的动态预测,结合本次农网规划的实际基础数据,在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电力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本次规划以电网供区电力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为目标;(2)按电网供区内负荷发展情况,从完善现有电网构架、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技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 (3)规划遵循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简化电压等级,优化供电半径,优化负载系数,优化电源密度,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4)方便用户,服务用户,有利于电力市场管理与监督;(5)农网规划应坚持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6)农网设备要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7)电网建设与管理体制要协调一致1.4 规划年限2013-2015年1.5 参与编制人员 第二章 农网现状背景和发展概况2.1农村电网现状2.1.1 供电现状 (主要介绍各供区供电面积,供电乡镇数,供电用户数其中存在交叉供电的单位,应介绍区域总乡镇数,XXX村属公司供电,占有率是多少。
各单位2010年供电量XXX千瓦时,其中农村供电量XXX千瓦时;2011年供电量XXX千瓦时,其中农村供电量XXX千瓦时各单位2010年综合线损多少,其中10kV及以下线损多少;2011年综合线损多少,其中10kV及以下线损多少目前已进行了农网改造有XXX村,还未进行农网改造的有XXX村2.1.1 110kV及以上电网现状(主要介绍各供区农村电网110kV变电站XX座,总容量XXXMVA分别介绍各座110kV变电站容量,分别担负的供电区域, 2010年最大负荷情况,2011年最大负荷情况目前110kV线路XX条,长度XX公里等等)2.1.2 35kV网络现状(主要介绍各供区农村电网35kV变电站XX座,总容量XXXMVA分别介绍各座35kV变电站容量,分别担负的供电区域目前35kV线路XX条,长度XX公里等等)2.1.3 10kV线路现状(主要介绍各供区农村电网10kV线路总长XXX公里,其中绝缘导线线路XXX公里,绝缘化率XXX各变电站10KV出线情况目前供区10kV主干线XXX条,长XXX公里,以XXX线径为主10kV支线长度XXX公里,以XXX线径为主等等)2.1.4 台区及低压线路现状(主要介绍各供区农村电网10kV配电变压器XXX台,总容量为XXX MVA,其中农村公用变XXX台,总容量XXXMVA,农村用户专用配变XXX台,总容量XXXXMVA,单台容量在50KWA及以下的配变XXX台,占XX%。
供区内共有0.4kv线路XXXX条,总长度约XXXXkM农村配网配变台区简要情况统计表农村配变农村公用配变农村公用高耗能配变台区无功补偿备注台数容量(kVA)台数容量(kVA)台数容 量(kVA)台数容 量 (kVar) 35kV及以上变电站、10kV农网线路详细情况参见附表2.2 1998年农网改造以来改造情况2.2.1 一二期农网改造情况介绍1999年-2004年一、二期农网改造投资情况、建设情况,资金来源等如110kV输变电项目建设情况、35kV输变电项目建设情况、10kV线路建设情况、配电台区及低压线路建设情况等等)2.2.2 2005年-2012年农网改造情况分年度介绍2005年-2012年农网改造投资情况,建设情况,资金来源等分年度介绍110kV输变电项目建设情况、35kV输变电项目建设情况、10kV线路建设情况、配电台区及低压线路改造建设情况等等)2.2.3 2013年农网改造项目准备情况(主要对2013年农网改造项目储备情况进行描述)2.2.4 农网改造以来效果主要对农网改造以来的效果进行描述如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在农电体制的改革和城乡同网同价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改造后的农网覆盖面有所扩大,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到部分改善,供区内农村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观,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启动了农村电力市场,对扩大农村电力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等等)2.3当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2.3.1 35kV及以上主干网络存在问题主要从110kV网架、主变负载率、35kV网络结构、供电可靠性等方面介绍存在的问题2.3.2 10kV中压网络存在问题主要从10kV线路线径、供电半径、线损、供电可靠率、小方杆等方面介绍介绍10kV中压网络存在问题2.3.3 台区、户表及低压线路存在问题主要从低压供电半径、电压合格率、线损、配电台区容量、高耗能配变情况、低压线路、低压无功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如:低压供电半径长;电压合格率低(最好用数字说明);线损率高;高耗能配变比重大;台区配电箱均未装设电容补偿装置;变电容载比偏低;低压线路及小方杆情况;户表情况(机械表);农村配网线路非常脆弱,故障率高,经不起风吹雨打等等)第三章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供区范围、乡镇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各乡镇的特点等等。
3.2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制定的新农村发展规划情况,以及实施步骤等等3.3 重点区域建设情况经济开发区、示范园区等规划建设情况 3.4 场镇建设发展规划分乡镇叙述长针建设规划情况3.5 负荷预测情况根据供区内各乡镇具体情况,采用年递增率法和点负荷叠加法,最大负荷预测采用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反推进行分区负荷预测预测见下表:5负荷、电量预测表单位:亿kWh、MW、%年份20102011……..2015分区最大负荷电量年利用小时最大负荷电量年利用小时最大负荷电量年利用小时最大负荷电量年利用小时小计 分区计算负荷大宗用户计算负荷计算负荷增长率第四章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根据农村供区实际,结合电网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建设、改造标准:4.1 35千伏建设技术标准1)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结构以架空绝缘线为主、特殊地段可采用电缆;2)贯彻N-1原则,35kV变电站的容载比选取1.8~2.1;3)35kV输变电工程:其建设应坚持“密布点、短半径” 的原则,供电半径:35kV线路不超过20kM向“户外式、小型化、低造价、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采用新型节能型变压器,按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站考虑。
4)线径选择: 35KV输电线路线径不小于150平方毫米5)35KV采用真空开关或SF6开关6)在用地较为困难情况下,可采用箱式变电站4.2 10千伏建设技术标准1)供电半径: 10KV主干线不超过12kM;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结构,农村线路原则上采用架空导线,城区线路和特殊地段采用架空绝缘导线2)线径选择: 10KV主干线裸线不小于185平方毫米,电缆不小于240平方毫米,次干线裸线不低于120平方毫米,电缆不小于185平方毫米,支线裸线不低于70平方毫米,电缆不小于95平方毫米 3)开闭所主进线采用电缆线时,铝芯截面不小于400平方毫米,铜芯截面不小于300平方毫米,出线采用电缆时,截面不小于150平方毫米4)10KV采用真空开关,以采用单放射为主,较长线路加装分段开关5)在用地较为困难情况下,可采用箱式变电站或10KV开闭所6)10KV短路电流控制在16KA以下;10KV系统电容电流达到20A时,加装消弧线圈补偿7)其他地区的农村配网,以变电站为中心,以架空出线辐射各村社,新建或改造原有线路,10KV主干线截面按长期规划一次选定;遵循按照配电负荷预测合理布置或改造现有配电变压器,缩短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有效改善电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