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7页).doc

5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6096267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3.50K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业文档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可研编制单位: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县总体规划》(3)《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4)**县城市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县城市规划局《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1.1.3 项目提出的理由由于历史的原因,**县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场馆建设县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规模速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全民健身的需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县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市品位和档次的提高为此,特提出建设该项目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河田镇河东村芋陂坑,至县城约为3公里,至螺河约为5公里。

      项目西北邻外国语学校,西南邻**中学,南面为公路和少量居民区以《**县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以“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房在绿中”为主线,围绕打造“一心两轴四组团”的城市发展建设总体空间结构,推动县城适度南拓东进将成为建县以来,**县第二轮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是规划总占地50000平方米的**县体育中心主体工程,位于教育园区用地东侧根据国家、省等部门的有关标准及要求并结合**县的具体情况,拟建2200座位的体育馆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2)建设目标将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建设成为**县资源配置合理、设施先进、管理一流的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县建设新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群众的需要1.2.3 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县河田镇河东村芋陂坑,至县城约为3公里,至螺河约为5公里项目西北邻外国语学校,西南邻**中学,南面为公路和少量居民区,将成**县第二轮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东南西三面邻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极为方便、环境条件良好、城市公用基础实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1.2.4 项目总投资及效益该项目总投资约28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对进一步发展**县的体育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县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各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为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县的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体育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m²500002可建设用地面积m²390002体育馆占地面积平方米64003体育馆建设规模平方米85004估算总投资万元28005劳动定员人1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县体育设施现状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主管的支持下,通过文体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群众体育日渐活跃,其中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县综合健身馆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全县有8个镇建设了全民健身广场,97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了篮球场但是专业式的篮球、举重、乒乓球、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武术、网球等项目均没有正规的室内训练、比赛场所;也缺少举行大型文体活动、公共集会和商贸展览活动的场地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与**县建设文化强县和现代化城市的目标极不相称。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县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远远满足不了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影响**县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市品位和档次的提高2.2 开发建设的必要性1、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的建设,既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又使城市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拉动县城东部的城市建设,带动周围的土地开发和利用项目建成后,将县城东部的新亮点、新景观因此,建设体育馆对于促进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符合**县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2、**县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县现有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已远远满足不了体育训练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制约了**县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由于没有专业的体育馆,无法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也不利于城市的对外开放和其他文化交流活动3、推动**县经济发展的需要  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的建设,可提高**县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和文娱、商贸活动等,可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员来**参观、游览,从而带动交通、商业、旅游、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口,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4、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  体育场馆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它不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衡量城市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水平的标志之一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县城一个重要景观,一个亮点,对于体现新时期**县的城市建设水平、树立**县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完善城市功能以及提高我县的知名度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体育馆周边设施绿化用地较多,还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5、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国运盛、体育兴”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经济能力,人们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因此,体育运动与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需要健康,健康离不开运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的象征同时,依托先进的体育设施,有利于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可以激发人们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和昂扬斗志,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窗口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三章 建设规模3.1 建设规模根据国家、省有关建设标准的规定及**县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国内同等规模城市体育馆规模现状,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设计规模为2200座,体育馆主体建筑为地上二层结构,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3.2 建设规模报告3.2.1 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拟定体育馆建筑呈椭圆形,建筑主体为地上二层椭球形屋面顶点最高处25米,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3.2.2 使用功能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按照相关竞技体育标准进行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力图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可满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首层建筑平面布局为观众入口大厅、贵宾用房、运动员用房、办公用房、新闻中心以及各种辅助用房、训练房、设备用房、后勤用房、存衣、卫生间等;二层为观众观光、休息廊及电声、灯光、记时计分等控制用房、转播用房和部分设备用房等第四章 项目选址4.1 地理概况**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是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23 °8'一23°28'之间,东经115°24'一115°4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

      东北邻揭西县,西连海丰、惠东、紫金县,南接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县总面积1005km2管辖河田、新田、河口、上护、水唇、东坑、南万、螺溪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有127个村(居)委会,728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32万人,属汉族,使用客家方言境内群山连绵,河流交错,山青水秀,风光秀丽赏心悦目的山村田园风光和客家人好客的纯朴民风民俗是休闲渡假的好去处4.2 场址现状4.2.1 选址与地理位置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建设总体要求,本项目场址选择于**县河田镇河东村芋陂坑,路道、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距主城区3公里,距螺河5公里,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4.2.2 场址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该场址土地属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有,场址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可建设用地面积39000平方米,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4.3 场址建设条件4.3.1 气象条件**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雨水充沛,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雨霜少季节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年均气温21.5 ℃,年均降雨量2187mm,日照时数2138小时,无霜期350天以上,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繁衍和生长,生态环境优美4.3.2 植被、生物条件**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植被、生物多样性森林面积78000公顷,林木蓄积量118.5万m³,森林覆盖率高达78.6%,松、杉、樟、桉、木荷、毛竹、绿竹等遍布山野,为**县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青梅、黄榄、荔枝、龙眼、油柑、香菇、柿饼、茶叶、松脂等果林产品享有盛名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椎林自然保护区,林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和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十里飘香的万亩梅园和新田荔枝、龙眼基地目前,全县果林面积已达15000公顷,其中青梅近7000公顷国家有关专家分析论证,确认**的水土、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境内仍有可种青梅面积达20000公顷,且连片集中,青梅种植、加工发展前景广阔已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定为“中国青梅之乡”青梅以优良的品质特征和人文地理优势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青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3.3 水文条件全县水资源丰富,是螺河和榕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其中可供开发利用水电资源12.09万kw全县水面面积1889公顷,所有水域都适用于发展淡水养殖。

      地表温泉更是广泛分布于新田、上护、河田、螺溪等镇,泉眼多、蕴量大、温度高,素有“泉乡”之称,有利于旅游、保健医疗的开发4.3.4 土壤及矿产条件受地形、地貌、生物气候和土质等因素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作用,构成境内复杂的土壤类型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菜园土、潮沙泥土、石质土等多种土类,40多个土属,70多个土种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种主要有花岗岩、高岭土、稀土、钾长石、石英石、矿泉水等非金属矿及锡、锌、铅、钛等金属矿日涌量1600t的青龙矿泉水资源,含有硒、锗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被国家轻工部、地矿部、卫生部联合鉴定为珍贵优质矿泉水,可供商业开发4.3.5周边生态环境及文物遗址条件**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主要景点有绿色走廊生态旅游区、白水寨瀑布公园、红椎林生态公园、黄金坑温泉、广东生宝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瑞龙庄园、上护温泉山庄等还有民居九厅十八井、围笼屋、商贤家庙、五星宗祠、“三世一品”祠,清代雍正年间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