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氰化钠安全技术.doc
5页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根本依据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 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 或MSDS本手册仅供参考, 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急品规定1. 危急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留意事项及贮存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响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急性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致死剂量为0.1-0.3g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 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 气体当 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 20ppm 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病症、致死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急程度分级为I 级(极度危害)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取引起中毒人口服氢氰酸 0.06 克,氰化钠 0.1-0.3 克即可死亡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马上脱离现场,移至空气颖处,用解毒 剂解毒, 中毒特别严峻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展抢救; 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 应准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 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 10-15ml 参加 25% 葡萄糖溶液 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 25-50ml如误服氰化钠可用 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 1:2022 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 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响猛烈,有爆炸危急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可用水、黄砂、 干粉灭火机扑救其它物品,切忌冲入氰化钠火灾现场中, 以防止毒水流淌,造成大量中毒 禁用酸碱性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佩戴好防毒面具4. 氰化钠泄漏处理如发生氰化钠泄漏〔液体〕或掉入水中,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状况下, 准时检查隔绝事故泄漏部位,并向有关领导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 警,如在运输途中应向当地应急救援部门或“119”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急程度; 有无人员伤亡中毒以及报警人姓名及 同时, 应依据氰化钠泄漏集中状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戒备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 其他人员制止进入戒备区,并快速撤离无关人员。
处理过程中, 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面具, 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地面残留物应用五倍大苏打溶液中和去除,深埋于土中5. 操作留意事项及贮存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需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 口罩并备好防毒面具, 避开氰化钠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钠粉尘工作完毕后,必需用清水或5%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反复冲洗,并进展沐浴,换上清洁衣服工作期间严禁饮食、吸烟操作时,因氰化钠极易水解(在 60℃以上的水溶液生成氨及甲酸钠), 在使用氰化钠过程中,氰化钠水溶液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生成甲酸钠影响使用效率另外, 肯定浓度的氰化钠水溶液,随放置时间的增加, 氰化钠含量会因水解而降低,这在操作过程中切记并加以留意贮存和使用氰化钠过程中,要切记不要与酸类、 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放置一处, 或者把氰化钠暴露于酸性环境下,这样会降低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 也不行长期贮藏在潮湿的环境里和露天堆放, 宜在通风枯燥地点贮藏,实行专库或专柜,双人双锁保管,贮存时要进展检验, 定期养护,把握贮存场所的温湿度, 并进展相应的通风或降潮湿措施,贮藏地点要预备相应的防毒口罩、 面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相应的消防设备, 装卸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防止破损漏撒及雨淋水湿。
6. 防护措施在生产使用、搬运、贮存氰化钠过程中, 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损害,工艺设备要严格密闭,防止泄漏, 并且要提高自动化水平,削减操作人员与氰化钠接触;岗位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削减氰化物粉尘的损害, 生产场所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3mg/m3;卫生设施要齐全,并有急救措施,岗位应配备有专用工作服、手套,防HCN 的防毒口罩及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洗眼器及MF2-8 型干粉灭火器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常见的工业品是白色块状或粉状固体,属立方晶系易溶于水和氨、乙醇及甲醇中,微溶于SO2 溶液中,属I 级剧毒品,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味,相对密度 1.596,熔点为 563.7℃,沸点为 1496℃蒸气压 0.76mmHg(800℃时),1.00mmHg(817℃)生成HCN 后,HCN 的闪点为-17.8℃,自燃点为 538℃,爆炸极限为 5.6-40%,剧毒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根本化工原料, 用于根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响特性氰化钠属较活泼的化合物,易与酸作用, 甚至很弱的酸亦能与之反响,铁、锌、镍、铜、钴、银和镉等金属溶解于氰化钠水溶液,产生相应的氰化物, 在氧的参与下, 能溶解金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物, 水溶液能发生水解反响。
9. 氰化物中毒机理氰化物进入人体后快速离解出氰基(CN-),氰离子在体内能快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 氧化酶(Fe+++)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复原为复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 结果就失去了传递氧的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组织内窒息9.1. 中毒表现9.1.1. 轻度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流泪、流涕、恶心、 呕吐、呼吸困难,口中有苦杏仁味等9.1.2. 重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病症渐渐加重外,由于缺氧加重, 引起气急、胸部紧迫感、心律不齐、烦躁担忧、抽搐、意识障碍,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以致完全停顿 口服或吸入大量高浓度氢氰酸可马上致呼吸、心跳骤停10. 环保在氰化钠使用过程中,主要是氰根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对鱼类有很大毒性, 当水中氰化物浓度到达 0.5mg/L 时, 在两小时内鱼类死亡 20%, 一天内全部死亡,氰化物可在环境中进展降解, 氰化物废水处理排放的废水中NH3-N,含量较高,易造成水资源富养分化,从而使浮游藻类大量 生殖,水体透亮度下降, 溶解氧降低,威逼鱼类生存,水质发臭消灭“赤潮”10.1. 环境保护标准10.1.1. 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地面水总氰化物不得超过 0.2mg/L10.1.2. 大气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中对大气氰化物含量未给定数值, 国外标准大气中氰化物含量平均不得大于 0.01mg/m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规定对生产岗位空气中氰化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0.3mg/m3。
10.1.3. “三废”排放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对工业废水中氰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为 0.5mg/L(以游离氰根计),对废气中氰化物的排放浓度未给定标准, 要求参照同类物质的排放标准允许浓度很小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和污染物处理, 必需先用水冲洗,冲洗后的水溶液必需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废水溶液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氧化法、加压水解法, 生物一铁法、硫酸亚铁法等多种,其中以碱性氯化法应用最为一般本手册中主要介绍碱性氯化法和加压水解法11.1.碱性氯化法将含氰废水调整到PH=8.5-9,参加氯系氧化剂, 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离子氧化剂, 可以是漂白液 ( 主要成为NaCLO),或者氯气(CL2,溶于水为HCLO), 这种方法操作简洁便利,处理后的废水含氰量很低, 但只适用于废水中含氰量较低的状况11.2. 加压水解法置含氰废水于密闭容器中加碱、加温、加压, 使氰化物水解生成无毒的甲酸钠和氨加压水解法对废水含氰浓度适应范围广, 也可处理氰的络合物,操作简洁,但工艺简单,本钱高11.3. 对于处理量较大、含氰较高的废水,可同时使用上述二种方法,使排放废水到达标准。
对于处理少量的包装物和污染物可直接用漂白液, 浸泡处理,检验合格后再进展燃烧、深埋对于氰化钠包装物, 不准再用于与食品德业有关及相关的用途上12. 运输运输固、液体氰化钠留意事项铁路运输固体氰化钠时, 应依据铁道部制订的《铁路危急货物运输规章》,要求整车发送, 并配有两名押车人员装卸车辆必需使用标有“WS”字样的毒品专用车氰化钠装卸前后, 必需对所装卸车皮进展必要的清洗及通风处置不得互装前面所提到的互为禁忌的物品大路运输固、液体氰化钠时,为保证运输安全, 必需要办理大路运输准运证及“人身保险、货物保险、 车辆保险”等有关手续, 按时办理自身车辆驾驶员的证照年检及其它运输规费,保持车况良好在装好氰化钠行车前,要认真检查货物捆绑是否扎实,阀门是否滴漏, 行车途中要经常停车检查货物是否松绑、雨淋等状况,觉察问题准时解决,停车住宿必需在有人24 小时值班巡查的正规停车场,卸完货物后要认真准时、 清洗车辆,以防止氰化钠泄漏、污染、丧失、被盗及中毒制止搭载无关人员,制止配装其它货物,不乱停、 乱放、更不能在人口稠密区及闹市区停放,每车必需配备 1-2 名押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