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2章 第4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3页1第四节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 性别遗传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性别遗传的特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分别调查一个小组、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男女学生数教学器材:代表精子、卵细胞的卡片,信封,记录表教学设计图示: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第四节 人 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 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 体的概念 2、人体细 胞中染色体 的构成 3、人生殖 细胞中染色 体的构成 二、生男生 女机会均等学生讨论热烈,做出推测 观察比较得出:1-22 号染色体在 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 23 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 差别较大 练习写出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 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 性有几种卵细胞 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全班交流,进行统计,得出实验 数据,算出男女比例,是 1:1 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很荒谬,不可行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编一个老 太太要去泰山为儿媳妇烧香拴一个孙子来 的故事要学生分析烧香拜佛是否能决定 未出生的孩子的性别,性别是由什么决定 的?其实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它是可以遗 传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 别遗传)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男女体细胞中的染 色体有哪些异同,23 对染色体中只有 1 对 男女有别,所以这一对染色体应该与性别 有关,把它称为性染色体 (板书 一、男 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概念) 介绍科学家对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研究引导学生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 组成 (板书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那人产生的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 的呢?(板书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 构成) 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 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 验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 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并对错误的实验方法 进行纠正 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受精卵的种类 及比例;说明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哪种2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明确人的性别决定于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请学生展示课前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 析数据特征: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 男女比例越接近 1:1。
(板书 二、生男 生女机会均等) 由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 女性别比例为 1:1 这样你是否能判断了前面的老奶奶为了得 到孙子而烧香拜佛可行吗?况且生男生女 都一样,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启发学生分析我国男性略多于女性的社会 原因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 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 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 明天就去!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 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 (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 37 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 什么异同?学生:男性的第 1 号与女性的第 1 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 号染色体在形态、大 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教师:是的,人共有 23 对染色体,在这 23 对染色体中,只有 1 对男女有别,你猜这 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 介绍科学家对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 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 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 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 年,美国的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这 对染色体分别称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而女性的两个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 X 染色体教师:你能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吗?性染色体之外的都叫常染色体 学生:练习写染色体,男性:22 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 对常染色体+XX教师:(板书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教师:那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 成)学生:练习写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教师:教师巡视检查,有错的进行纠正 学生: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3教师:研究性别时只考虑性染色体就行了,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构成可以简化 为用 X、Y 来表示男性可以产生哪几种精子?学生:两种,含有 X 的和含有 Y 的。
教师:那卵细胞呢? 学生:只有含 X 的一种教师:那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 一个模拟实验每两个同学一组,一组的同学有两个信封,其中一个里面装着含 X 染色体 的卵细胞,另一个信封中装着分别含有 X 和 Y 的两种精子,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请同学们 模拟随机受精过程,一个同学从装有精子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精子,另一个同学从装有 卵细胞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并依 此判断出男女,同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组合成的男女人数,再让学生算出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并计算 出男女的比例 学生:接近 1:1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画出遗传图解,说明含 X 的精 子、含 Y 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性别比例接近 1:1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教师:人的性别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学生: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教师:说得很好,前面提到的那个烧香的老奶奶能改变胎儿的性别吗? 学生:肯定不能 教师:生男生女是妈妈决定的吗? 学生:不是,它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教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和从理论上分析都得出男女的比例接近 1:1 了,那现实生活 中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课前的调查学生: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大家会发现,一个小组里男女的比例可能不是 1:1,但一个班、一个年级、全 校的同学中男生女生的比例就越来越接近 1:1 了,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就 越接近 1:1教师: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 1:1但我们国家现在男 性略多于女性,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分析讨论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性别的比例发生偏差 这还需要我们加强宣传,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存在 性别歧视,以保证我们的社会能良性发展教学点评: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 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 活动得出结论,教学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