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项目发包模式选择.pdf
11页1 / 11工程项目发包模式选择平行发包模式 施工总承包模式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CM 模式:快速路径( FAST TRACK)施工法 项目总承包模式( D+B) D+D+B模式:策划+设计 +施工 D+B+FM模式:设计 +施工+物业管理 F+P+D+B+FM 模式:融资 +采购+设计+施工+物业管理 Partnering模式 PFI 、PPP模式:包括了BOT 和 BOOT 平行发包(分别发包)模式平行发包模式利弊分析投资控制每一部分工程发包,都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投标报价较有依据要等最后一份合同签订后才知道总造价,对投资早期控制不利进度控制某一部分施工图完成后,即可开始这部分招标,开工日期提前,可缩短建设周期由于要进行多次招标,业主用于招标的时间多2 / 11质量控制符合质量控制上的“他人控制”原则,对质量控制有利应非常重视各分包合同交界面的定义,否则对质量控制不利合同管理业主要负责所有分包合同的招投标、合同谈判、签约,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太大,对业主十分不利业主要负责对多个合同的跟踪管理,工作量较大组织协调业主要负责对所有分包商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量太大, 对业主十分不利,这是平行承发包的致命弱点,限制了该发包模式在大型工程项目上的应用。
施工总承包模式利弊分析投资控制以施工图设计为投标报价基础,投标报价较有依据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但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则可能发生索赔进度控制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才能进行施工总承包的招标,开工日期延迟,建设周期势必较长这是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缺点,限制了其在建设周期紧迫项目上的应用质量控制项目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依赖较大合同管理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与一家承包商签约,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有利3 / 11在很多工程实践中,采用的并不是真正的施工总承包,而是“费率招标 ” ,实质上是开口合同,对业主方的合同管理不利组织协调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十分有利项目总承包模式英文名称是Design and Build (简称 D+B)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概念英文名称是Managing Contractor( 简称 MC)项目总承包单位供货商设计单位分包商业主某个单位 或联合体签订施工总承包管理合同负责整个项目的 施工组织与管理4 / 11GC 的项目开展顺序 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MC 招投标工程发包TIME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合同结构MC第一种类型MC 单位与分包单位签约型第二种类型 MC 单位与分包单位不签约型5 / 11第一种类型 MC 的合同结构业主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设计单位分包商供货商**分包商1分包商2分包商m分供货商1分供货商2分供货商n*注:此为业主自行发包的部分6 / 11按照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承担的具体任务的区别,可划分为:---- 纯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承担部分施工任务的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以下称为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业主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分包商1分包商2分包商m供货商1设计单位供货商n供货商2第二种类型 MC 的合同结构7 / 11施工总承包管理利弊分析投资控制某部分施工图完成后,由业主或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该部分工程招标,分包合同投标报价较有依据 在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招标时,只确定总包管理费,没有合同总造价,是业主承担的风险由于业主与分包商签约,加大了业主方风险进度控制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不依赖于施工图设计,可以提前 分包合同的招标 (由业主或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也得到提前,从而提前开工,可缩短建设周期质量控制对分包商的质量控制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对分包商来说, 符合质量控制上的“他人控制”原则 ,对质量控制有利各分包合同交界面的定义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减轻了业主方的工作量合同管理分包合同的招投标、合同谈判、 签约工作由业主或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业主方的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相对减少,对业主有利 部分与分包商的合同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签订,加大了其对分包商管理的力度对分包商工程款支付又可分为总包管理单位支付和业主支付,前者对加大其对分包商管理的力度更有利部分分包合同的招投标、合同谈判等工作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但相对于施工总承包模式来说,业主方的合同管理工作视具体情况出入很大。
组织协调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对所有分包商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大大减轻了业主的工作这是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出发点对由业主直接签定分包合同的分包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对分包商管理的力度8 / 11对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想法 转移责任与项目实施风险Partnering 的定义在工程合同所涉及的主要参与各方之间建立一个合作性的组织,这个组织着眼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将业主、承包商和各专业工程师的利益整合成为一个项目管理上的通力合作,并通过合同的执行及采取一定的操作程序来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9 / 11基本设想? 根据项目设计进度和业主方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要求,部分工程采用平行发包模式先期进行专业分包单位的招标;? 创造条件尽早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公开招投标;? 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其他专业分包单位的招标典型案例分析某卷烟厂“十五”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分类及发包方式第一类工程由于项目实施进度要求,在未确定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以前,由业主先期进行该类工程专业分包单位的招标一旦确定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若该类工程施工还未结束,将其纳入施工总承包(管理)的范畴。
包括但不限于:1、场地平整工程;2、护坡工程;3、桩基工程 .第二类工程10 / 11由中标的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主承包包括1、联合厂房土建工程包括基础及承台、上部土建工程、高架库钢结构及初装修工程(不含屋顶钢网架及屋面板工程)2、联合厂房建筑强电、 暖通空调、给排水工程(不含屋面排水系统)等安装工程供水、供电、消防、环保、煤气等部门另有要求除外,且不排除部分设备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另外分包的可能,如有分包,则按第三类工程组织工程发包第三类工程由业主根据项目实施要求自行组织工程发包,由中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对专业分包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如符合资格预审要求,可单独或以联合体形式参加这类工程的投标业主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这类工程纳入第二类工程专业分包合同的签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主与专业分包单位直接签定分包合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定施工配合合同;另一种是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和分包单位签订合同,业主作为鉴证方或第三方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承担的管理内容及职责在相应合同中予以明 确,但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原则:1、进度、质量、工程投资、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及工地保安等方面的协调管理;2、保证分包单位完成分包任务所需提供的条件;3、工程竣工资料的审核汇总。
第三类工程包括但不限于:1、屋顶网架及屋面板工程; 2、外墙装饰工程; 3、天棚吊顶; 4、地面工程; 5、弱电及智能化系统工程;11 / 116、广场、园林绿化工程; 7、道路、室外综合管线工程; 8、特殊要求的工程(包括消防水、气体灭火、变配电、、广播 煤气等) ; 9、甲供、甲定乙供设备采购 按业主要求参与招标工作 完成接运、保管、质量验收、安装调试及试运行 按地方规定收取设备杂运费和保护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