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脊椎动物学题库3.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340198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鸟类鸟类 1、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2、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3、鸟类视力的双重调节:鸟眼的晶体调节肌肉为横纹肌,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 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因而它不仅能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及晶体与角 膜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改变角膜的屈度,称之为双重调节 4、完全的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动心脏四腔,心房与心室已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 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使动脉和静脉血液完全分开,提高了血液循环的效率 5、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它是脊推 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 6、早成雏:雏鸟于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绒羽干后, 即可随亲鸟觅食,大多数地栖鸟类和游禽属此 7、晚成雏:雏鸟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 衔虫饲喂,继续在巢内完成后期发育,才能逐渐独立生活(图 19-54)雀形目和攀禽、 猛禽以及一部分游禽。

      8、鸟类的迁徒:是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与越冬区 之间的周期性的迁居特点是定期、定向而且多集成大群鸟类的迁徒大多发生在南北半 球之间,少数在东西方向之间 鱼类鱼类 9、鱼类的盾鳞:盾鳞为软骨鱼所特有,平铺于体表互成对角线排列,可使流经表面的水流 流态平顺,涡游减少,有助于提高游泳速度盾鳞由菱形的基板和附生在基板上的鳞棘组 成,棘外覆有釉质,其构造与牙齿相似,血管、神经可穿过基板孔进入鳞棘的髓腔内属 于真皮鳞 10、一块脊椎骨的基本结构:脊椎骨由椎体、椎弓、髓棘、椎体横突、前关节突和后关节 突等各部构成 11、鱼鳔:鱼鳔是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鳔的内壁为粕膜层,中间是平滑肌层,外壁 为纤维膜层是鱼体比重的调节器官,它的机能是通过特有的气腺分泌气体以及卵圆窗或 鳔管排放气体而控制的 18、鱼类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 此必须有规律地征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 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 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叫作洄游。

      由海入河的溯河洄游,自河至海的降河洄游 19、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就会产 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徒 称为生殖洄游生殖泅游具有集群大、肥育程度高、游速快、停止进食和目的地远等特点两栖类两栖类 12、古脑皮:鱼类和两栖类大脑半球的脑皮为古脑皮有神经细胞构成的,为嗅觉中枢在 哺乳类退化梨壮叶 13、外温动物:由于动物组织细胞中物质的氧化效率不高,新陈代射甚为缓慢,产生的热 量少,不足以抵消所丧失的热量,加上没有良好的保温条件,也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因而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在很大程度上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称为变温动物或冷 血动物,也叫外温动物 14、肾门静脉:尾和后肢的静脉在前行中分为两对,一对沿肾脏的外缘成肾门静脉,进入 肾脏,分成许多细小血管,再次汇集成数条肾静脉,由两肾之间通出,肾门静脉在两栖类 爬行类发达,鸟类退化,哺乳类消失 15、肝门静脉:尾和后肢的静脉在前行中分出盆骨静脉,在腹壁中央合并成一条腹静脉, 其血液往前与胃、肠、脾、胰等器官所来的静脉合成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由肝脏发出 一对肝静脉通入后大静脉。

      哺乳动物成体腹静脉消失 16、五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的运动器官,由上臂、前臂、腕、掌和指等五部分构成 17、口咽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 膜进行气体交换,故称口咽式呼吸 20、不完全双循环:两栖纲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构成,体循环回心脏的静脉血和肺循环 回心脏的动脉血进入心室后没有完全分开,由心室发出的血液是混合血,即为不完全的双 循环 爬行类爬行类 21、羊膜动物: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在发育期间,发生羊膜、绒毛膜和尿囊等一系列胚膜是羊 膜动物共有特性,羊膜将胚胎包围在封闭羊膜腔内,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悬浮于自身创造的 一个水域环境中发育,能有效地防止干燥和各种外界损伤使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在个体发 育初期对水的依赖,保证了在陆地上进行繁殖这类动物叫羊膜动物 22、爬行纲动物:爬行纲是体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 23、蜕皮:爬行动物的鳞及昆虫的表皮被有定期更换规律,称为蜕皮 哺乳类哺乳类 24、原脑皮:位于大脑脑皮两栖类在顶部发生了属于原脑皮零星的神经细胞,爬行纲大脑 半球的顶壁及其两侧上的脑皮,其机能为嗅觉中枢,哺乳类原脑皮层萎缩,主要仍为嗅觉 中枢,称为海马。

      25、新脑皮:位于大脑皮层,在爬行动物中开始出现锥体细胞,并聚集成神经细胞层,处 在系统发生的早期阶段哺乳类高度发达,神经细胞所聚集的皮层加厚和表面出现了皱褶 (沟和回)它接受来于全身的各种感觉器传来的冲动,通过分析综合,并根据已建立的 神经联系而产生合适的反应 26、洞角:不分叉,终生不更换,为头骨的骨角外面套以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角质鞘构成27、实角:为分叉的骨质角,通常多为雄兽发达,且每年脱换一次它是由真皮骨化后, 穿出皮肤而成刚生出的鹿角外包富有血管的皮肤,此期的鹿角称鹿茸 28、虎的牙齿 30 个即上颌门齿 6 个、犬齿 2 个、前臼齿 6 个、臼齿 2 个,下颌门齿 6 个、 犬齿 2 个、前臼齿 4 个、臼齿 2 个写出齿式 3/3,1/1,3/2,1/1=30 或 (3,1,3,1)/ (3,1,2,1)=30 29、动情周期:哺乳类性成熟性成熟以后,在一年中的某些季节内,规律性地进入发情期, 称为动情卵在动情期排出,非动情期卵巢处于休止状态 30、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基本 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上却相同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鸟翅、蝙蝠的翼、鲸的绍状肢、 狗的前肢以及人的手臂等,它们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却很相似,在胚胎 发育中有共同的原基与过程。

      这种一致性可以证明这些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其外形的差异 则是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执行不同的功能造成的31、同功器官:同功器官是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和基本结构均不 同例如蝶翼与乌翼均为飞翔器官,但蝶翼是膜状结构,由皮肤扩展形成,而鸟翼是脊椎 动物前肢形成,内有骨路外有羽毛又如鱼鳃与陆栖脊椎动物的肺,均为呼吸器官,但鱼 鳃鳃丝来自外胚层,而肺来自内胚层 32、痕迹器官:痕迹器官是指动物体或人体中一些残存的器官,它们的功用已经丧失或极 小例如鲸类残存的腰带证明其为次生性转变为水栖的哺乳类,其祖先应是陆生哺乳动物, 从最原始的鲸化石的头骨和牙齿与古食肉类的相似可以说鲸可能是由古食肉类适应辐射进 入水生的一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