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建中心学校特色文化.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214440
  • 上传时间:2017-1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共襄佛昙教育事业新盛举——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办学特色漳浦县佛昙中心小学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创办于 1922 年,当时由杨仕鹏先生集资创建,学校名为莲花书院,1935 年改为佛昙中心小学学校座落于风景优美的鸿儒江畔,矗立在后头山上校园占地面积 10.2 亩,拥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建筑面积 3080 平方米校园风景优美,富于浓郁的文化气息——古朴自然:两株古老的大榕树覆盖校园的东北隅,榕树下的巨石上镌刻着朱熙的手书“清、慎、勤”三个大字创办以来,在古朴文化的浸染下,随着教育经验的积淀,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诚实勤奋、坚毅创新”的校训,为培养人才,传播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现有教职员工 21 人,设有 9 个教学班,学生总数 357 人学校办学条件日趋完善,配置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多种功能教学用室,配备齐全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依照《小学教育规程》,科学规范地管理学校事务学校开足开齐各门功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校延续社会捐资助学的传统,注重特色办学,使佛昙中心学校教育事业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情深义重、捐资助学,爱国华侨义举掀热潮位于漳浦县东北沿海的佛昙镇,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爱乡,心系教育的华侨同胞他们胸怀桑梓,慷慨解囊,为佛昙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出资出力,谱写了一篇篇造福家乡教育事业的佳话1922 年,爱国华侨杨仕鹏先生创建了佛昙中心学校的前身——“莲花书院” ,为祖国建设培育了一批批优 秀人才21965 年,园东村旅居印尼华侨杨江泽先生独资捐建了鸿儒小学,2002年,其后裔又倾资 50 万在校园内建造新教学楼等教学设施;2007 年,设立“江泽奖学奖教金”至今已有四届,每届拿出 6000 元人民币奖励一批优秀师生,激励他们认真工作,勤奋学习1987 年由现旅居印尼爱国华侨蔡福庆先生独资捐建漳浦县洞野华侨小学,同年设立“福庆奖教奖学基金” ,每届拿出 3000 元人民币奖励一批优秀师生,激励他们认真工作、勤奋学习,截止 2010 年已延续 23 年蔡福庆先生热心家乡教育事业,捐赠教学、体育设施,迄今已逾百万元人民币他高瞻远瞩,1993 年洞野华侨小学在他的倡导支持下,聘请专职英语教师,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据了解,当年漳浦县洞野华侨小学也成为我县首个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农村小学) 。

      1999 年 10 月,岱嵩小学“维廉奖学奖教金”正式颁发,由著名侨胞杨维廉先生临终前嘱咐子女将 30 万元港币捐给岱嵩小学设立奖学奖教基金,至 2011 年已有 12 次之多,今年共有 30 名学生和 10 名教师共获得 14850 元的奖学奖教金此后杨维廉先生亲属还陆续为学校购置了打印一体机等设备,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1995 年,著名台胞陈建仁先生回乡省亲,便在家乡学校代卿小学成立“建仁学园奖教奖学基金会” 近几年来基金会又得到了厦门市龙凤汽车装潢美容中心总负责人陈志龙先生的大力支持2006 年著名民营企业家,厦门市仁丰贸易有限公司、漳浦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丰盛先生创立漳浦县东坂小学“丰盛奖学奖教金” 爱国华侨一心捐资助学的善举,使得佛昙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在社会上起到了积极的3宣传效果和产生了正面的导向作用引领和带动佛昙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等共同来关心、支持、帮助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其中佛昙镇党委、政府发挥组织带头作用,2010 年 5 月开始在佛昙镇中心学校 12 所基层小学所在村落选拔有责任心村民培训上岗,担任基层小学学校保安,为其配备制服、警棍等安保设备。

      同时佛昙镇党委、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为学校保安人员配发工资每月 1000 元,三年来,共计投入资金四十万元之多正因为有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校所有保安人员能够尽心履行职责,保障人员到岗执勤,构筑了一道道平安防线,校园平安建设取得了显著地成绩,2012 年通过了漳浦县“平安现行学校”和“安全标准化三级学校”验收石埕村村委会紧跟镇党委、政府步伐,也加大对石埕小学校园的建设投入,近年来共计筹措资金 76 多万元用于校园内硬件设施建设今年,村委会还计划投资 20 多万元在小学内修建塑胶跑道,用于优化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深入人心,2005 年开始,佛昙镇下坑村、白石村、后许村、港头村等村的学生家长代表纷纷自发组织成立了“家长理事会” ,家长理事会一方面积极宣传发动,引导社会有识人士、私营企业主、学生家长等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捐资捐物,另一方面家长理事会充当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带领学生家长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大事、喜事上来,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捐资助学、造福桑梓,近百年来,爱国华侨用爱心和行动,掀起了佛昙教育事业的发展,已在佛昙中心学校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特色,不断谱写着中心学校的教育事业走向辉煌的篇章。

      二、素质育人、突显内涵, “三 个一”工程显活力4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突出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打造出一批办学有特色、立校有品牌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学校,逐步增强学校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0 年 4 月,在漳州市教育局的号召下,佛昙中心学校全面推动实施“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都不能少”的“三个一”素质教育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注重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研讨2010 年,佛昙中心学校在成为漳州市课改基地以后,以新课程改革为发展契机,成立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教研活动,为办学特色的发展不断累积经验和形成方法,将实践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巩固与推广,逐步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好势头其次,注重传统延续与改革创新石埕小学的“小小交通协管员” 、下坑小学的“防毒宣传小分队” 、鉴湖小学的“学农基地”等,已经成立多年,具有规模,形成特色,和谐发展中心学校的“鸿儒文学社” ,鸿儒小学的“男子汉排球队” ,东坂小学的“海产养殖观察基地”等,能结合地方特点,利用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也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再次,注重文化底蕴的熏陶2011 年,漳浦县教育局启动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佛昙中心学校充当排头兵,在基层小学深入开展“经典浸润人生 书香飘满校园” 经典诵读活动和竞赛把《弟子规》 、 《三字经》 、 《千字文》等中华传统文学带入校园,让青少年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萃,继承中华民族的良好道德风尚,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最后,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5发展活动开展之初,佛昙中心学校便在各基层小学全面铺开“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跑操、跳绳等形式安全、易于掌握的体育锻炼,以简单、容易实现的体育器材,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三个一”工程开展的同时,我校注重经验的总结推广以少先队为阵地,以“六一儿童节”为切入点,佛昙中心学校在每年六一期间,把各基层小学的特色项目、特长学生,进行精心的组织编排,以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形式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彰显了中心学校特色文化的魅力几年来,佛昙中心学校在创新中求特色,在特色中谋发展,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品味,不断拓展素质教育的成效,意气风发、继往开来,努力争创佛昙教育事业特色品牌三、继往开来,科学发展,特色办学结硕果佛昙中心学校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在注重特色办学的同时,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注重德育、文体卫生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特别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培养教师“严、实、活”的教风,培养学生“刻苦、求学、主动”的学风,教学成绩蒸蒸日上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佛昙中心学校在特色办学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5 年 6 月,获得“全国创造杯”奖;2004 年元月,获得“漳浦县少先队金奖学校”称号;2004 年 5 月,获得“漳浦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称号;2005 年 11 月,获得“漳浦县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合格学校“称号;2006 年 3 月,获得“漳浦县平安校园”称号;2006 年 8 月,获得“漳浦县文 明学校”称号;62007 年 4 月,获得“漳浦县十佳团队工作金奖学校”称号;2007 年 8 月,获得“漳州市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称号;2009 年 2 月,获得“福建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近百年来,从母校走出去的人,无论在国内或者国外,在各行各业出现了众多杰出的人物,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即古老又年轻 “纳长流之巨浸,会潮汐以奔趋”的鸿儒江,是学校继承传统、开拓进取的精神的写照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将迎着特色学校的道路更加矫健地迈向未来。

      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2012 年 11 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