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榧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doc
7页香榧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树种:香榧 科:红豆杉科 属:榧属 拉丁文: Torreya grandis Fort et Lingdl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2 母岩母质 花岗岩、板岩、页岩、石灰岩、钙质岩、砂岩、紫色砂岩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4 海拔高度 200~1000 m5 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6 坡向 东、南、西、东南、西南、无坡向7 坡位 中部、下部、平地、全坡8 腐殖质层厚度 厚、中9 土壤厚度 厚、中10 立地类型 11、12、21、22、31、32、41、42、81、8211 土壤质地 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12 土壤酸碱度 5.2~6.813 有机质(g·kg-1) 14 有效氮(mg·kg -1) 15 有效磷(mg·kg -1) 16 有效钾(mg·kg -1) 17 极端最低温度 -15℃香榧栽培技术香榧属红豆杉科、榧树属,为亚热带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主产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地香榧枝繁叶茂,形体美丽,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背景树种,又是著名的干果树种,种仁、枝叶可入药。
1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细榧( T. grandis cv. Merrillii),又称香榧、真香榧、枫桥香榧带假种皮的种子(果实),大小均匀,形状整齐,呈长倒卵形,富含芳香油脂,重 5 g去假种皮后的种子为长尖状倒卵形种仁充实,无空隙种子含油多,炒后果仁质松味美,为榧中之上品8 月底至 9月初成熟2 选地根据香榧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1 地貌 低山、丘陵2 母岩母质 石灰岩3 土壤类型 红壤4 海拔高度 300~600 m5 坡度 平坡、缓坡6 坡向 东、南、西、东南、西南、无坡向7 坡位 中部、下部8 腐殖质层厚度 厚9 土壤厚度 厚10 立地类型 4111 土壤质地 沙壤土、石灰质成土12 土壤酸碱度 7~813 有机质(g·kg -1) 14 有效氮(mg·kg -1) 15 有效磷(mg·kg -1) 16 有效钾(mg·kg -1) 17 极端最低温度 -5℃香榧树适宜于年平均温度 12~18℃,年降雨量在 1 000~1 600 mm左右,且雨量分配均匀、2~3 月雨量较多适合中性偏碱性的土壤生长,尤其在腐殖质达 20~30cm 的土壤上生长更为健壮。
3 整地3.1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等 3种方式对于坡度较缓的造林地(坡度 25°以下),宜选择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3.2 栽植密度果用林,株行距为 5.0 m×6.5 m,每公顷约 307株;材、果两用林,株行距为 2 m×3 m或 1.5 m×4.0 m,则每公顷植 1 666株4 栽植4.1 栽植季节一般选择春季, 3 月下旬最为适宜4.2 栽植方法应做到随起随栽,选择雨后或阴天如晴天干旱,浇好定根水或遮荫定植时,配植 5%左右花期适中的雄株,利于授粉或待雄株长大后,通过高接改为雌株,控制雄株比例栽植穴,长 1.0 m,宽0.5~0.6 m,深 0.5 m左右施足基肥,每公顷用腐熟的厩肥、杂草、杂材等 750~1 500 kg,同时可加适度生石灰栽植时,嫁接苗的接口要高出地面 2~5 cm苗木栽培后,最好立支柱5 整形修剪5.1 整形香榧一般采用主干形和十字形 2种整形方法5.1.1 主干形香榧幼株通常主干明显每年分生少数主枝向四周散开为使阳光能射入树冠内,每层主枝留 3~4 个,向四周方向展开;至于角度方向不理想的,可以采取撑、拉、顶、吊等人工措施来矫正。
各层之间层间距 50~80 cm,越向上,层间距可以略小,约 50~70 cm,每 2年造成 1层5~7 层即可,但不急于去顶各骨干枝必须牢固,便于采果5.1.2 十字形每 2年 1层,留相对称的主枝 2个,第三年再留 1层,与第 1层俯视,呈十字形20 年后逐年去顶,一般留 5层左右即可有时还可用大砧木劈接法高接培养为保证成活,往往嫁接 4根接穗,可以都保留培养成为多主干丛生形,较之主干形低矮,采收时方便,受风害小,而且较主干形形成快,开始结果期和进入盛果期也相应提前5.2 修剪一般采用多干圆形修剪,删剪密生枝、枯枝、病虫枝6 施肥 香榧树需要大量的钾肥及氮、磷肥,钾肥需要量几乎为氮磷肥的1倍左右10 年以内的初结果树,每年施厩肥 17.5~25.0 kg成年树,除在冬季施用基肥外,从春到秋追肥 3~4 次,花前、花后和采收后各1次7 中耕除草香榧园或集中栽培地区,于每年 2月下旬至 3月中旬,进行一次浅翻耕7 月上旬旱季来到前,割草覆盖树盘,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利于果实发育冬寒前,要进行深翻,结合施用基肥,对根颈部培土防寒8 水分管理对幼龄树,夏季可做树盘覆盖,以达到减少水分蒸发、防旱的目的。
9 保花保果于 4月中旬在树冠上喷万分之四的助壮素或 0.2%磷酸二氢钾喷十万分之四的硼酸可防止落果裂果,并提高着果率 2~6 倍也可选用以单硝化愈伤木酚钠为主要成分的具有细胞赋活作用的丰产剂为保果剂,按使用说明兑水喷雾,切忌过浓,在开花期、幼果膨大期各喷雾1次10 病虫害防治10.1 香榧小卷蛾10.1.1 发病特征 1年 2代,以幼虫危害新梢、叶片,4 月至 11月一般在 5月、11月下旬入土化蛹10.1.2 防治方法第一代 3月下旬到 4月上旬,新梢结果枝尚未完全展叶时,蛹 10%吡虫啉可湿性剂 2 500倍液或毒死蜱乳剂 1 000~1 200 倍液喷杀;第二代从 6月初起进行防治10.2 瘿螨10.2.1 发病特征香榧枝叶失绿、失去光泽、下垂、叶背叶缘两侧成锈色带状物10.2.2 防治方法使用扫螨净(克螨达、菊脂类农药)三千倍喷雾,重点喷雾叶背,隔 7~10 天再喷一次喷雾时间在下午三时后较为适宜,并正确掌握使用浓度10.3 锈蜗10.3.1 发病特征危害后榧叶边缘脱绿成黄褐色似铁锈10.3.2 防治方法用虫螨光 1.8%乳油 2 000倍液喷雾;或者达螨灵 15%乳油 3 000倍液喷雾。
10.4 白蚁当有白蚁危害老龄榧树的根部及树林时,可在蚁路上用白蚁专用诱包诱杀 11 采收与加工11.1 采收11.1.1 采收时间香榧以幼果越冬,第二年 8月下旬或 9月上旬果实成熟,方可进行采收果实成熟时,假种皮开裂,种子转为黄色,也有少数种子自然落下,如将种壳破碎,见种衣由红转成紫红或赤褐色,即表示已成熟,即可进行采收11.1.2 采收方法一般采用人工上树采收盛果期的大树,株产种子 35 kg左右,平均每亩可收 700 kg的种子11.2 加工香榧种子经过处理后,即可贮藏备用,或送至榨油厂加工,或加工制成椒盐香榧椒盐香榧加工工艺:清洗曝晒→第一次炒制→浸泡→第二次炒制→包装12 技术支撑专家艾文胜:男,大学本科,副研究员,主任,工作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毕业后从事林木栽培育种研究先后参与香榧、猕猴桃等林木栽培育种工作,并参与《中国主要经济树种栽培与利用》的编写工作主持相关研究课题多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篇熟练掌握日语、英语,曾赴日本、捷克学习和进修 联系:0731-85578728﹙办﹚E-mail:aiwens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