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概述.docx
21页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一、当事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therapy)历史: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概念: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去理解当事人的问题与情绪,为其提供一种无所顾忌地自由表达和宣泄的机会,并帮助其体验其自我价值,实现其人格成长罗杰斯说:“个人中心疗法学派主要是一种存在观点,寻找适当的态度和行为的表达,而这些态度和行为乃是能够创造出促成成长的气氛它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哲学,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或方法治疗者应具备的三种态度:真诚一致(congruence),即治疗者所表达的内容与他自己内在的体验是一致的,不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摆专家的架子和说教者的姿态,而是坦诚交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即积极的非批判性的接纳态度,但不可与赞赏混淆同理心(empathicunderstanding),即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所体验的情感和个人意义技术要点:促进当事人发生变化的方向从缺乏信任、封闭和畏惧人际关系,转变为对别人更具开放性和愿意探索改变的可能性鼓励当事人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见的想法,对经验和外在的世界的可能性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改变的可能性。
技术要点:完全投入与互动治疗师如何评价或诊断当事人并不重要,当事人如何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给当事人作心理测量等评估可能反而不利于当事人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因为他以为治疗师对他的问题能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的办法促使当事人完全地投入治疗历程才是最重要的治疗过程就是咨询者与当事人共同参与的探险是双方显露人性,一起追求成长经验的过程技术要点:兼容的实务方法本疗法不排斥任何其他治疗学派,心理医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实务工作,而只要你始终遵守治疗的核心条件即可本疗法特别适合那些没有受过系统的临床心理学教育与训练的人士应用咨询发展的阶段或过程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的经验持僵化、刻板和疏远的态度第二阶段:可以畅谈自我以外的话题第三阶段:流畅地表达客观的自我第四阶段:自由地表达个人过去的情感第五阶段:自由地表达当时自己的感受,但有所迟疑第六阶段: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和否认的情感第七阶段: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可自由表达自己二、非指导性心理疗法,又称点头疗法、询者中心疗法本疗法旧称非指导性心理疗法(non-directivepsychotherapy),或译为患者中心疗法,为罗杰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于1942年提出的。
它与心理分析疗法相反,不要病人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病人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由于他缺乏自知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拒绝感受当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病态焦虑,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病人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用此感情体验来指导他的行动,也就是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此疗法的适应症和心理疗法一样,主要是神经症这一疗法的具体作法如下:1 .会谈时治疗者不是以一个权威专家的面貌来分析和解释病人在言谈中所暴露的问题,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鼓励病人发泄内心的情感对病人所说出来的事件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引,而是对他所表达的情感作出反应例如某询者在谈到她丈夫不让她出门自由行动而表现出不平的情感时,治疗者说:你是有些发火了吧!询者说:我当时简直是气疯了……也就是治疗者不断用反响(reflection)的方式来激发病的情感一再重复病人在言谈中所表现出来的是最基本的情感,使病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一事件或问题中所克制的消极情感和自我评价2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作解释,很少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而是无条件的正面关心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不管他暴露什么情感,总是充分理解和信任,有如治疗者已进入病人当时的情感中,让病人看到治疗者是直诚的和表里一致的,对他的谈话是感兴趣的。
在这样一个气氛下病人没有顾忌地畅所欲言,逐渐从消极被动的防御性的情感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由于每个病人都具有对自我实现(self-actualixation)的健康态度,所以一旦认识自己问题的实质,就能发挥出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潜在能力,改善了人际关系,达到了治疗的目的3 .一般治疗时间和次数不固定,由病人自行决定这一疗法也可集体进行(10人左右)每周1〜2次,集体治疗时,治疗者只能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参加三、存在主义治疗(Existentialpsychotherapy)基本假设: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不是环境的牺牲品,我们大多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有责任治疗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当事人自我察觉,帮助其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存在和实现自己的潜能治疗的目的:激励当事人去发现各种替代方法并从中选择,要成为自己生活的建筑师理论要点: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焦虑焦虑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征,并不一定是病态的,而是成长的催化剂自由和焦虑是一体的两面,有自由时就会出现焦虑,焦虑源于“自由的眩晕”,即源于在指导不明,结果不清的情况下又不得不作出决策并要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焦虑的作用:它鼓励我们采取行动对了无生趣的存在作出改变。
如果我们对存在的焦虑,麻木不仁,我们就束缚了生活并限制了自己的选择理论要点:自我察觉观存在主义认为,人之所以能作出决定及反应,系因为人拥有自我察觉的能力察觉能力愈强,自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拓展人的察觉能力也就能增进我们充分体验生活的能力察觉是个体对生命意义、自我发展的能力、人的情绪控制与行为选择自由的自我意识理论要点:存在治疗关于自我察觉的命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拥有无限的时间去完成生活中想要做的一切事情人有采取行动或不行动的潜能,即使不行动也是一种选策人能通过选择自己的行动而左右自己的命运人生的意义来自个体的追求和创造,并不会自动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但又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机会理论要点:存在的焦虑焦虑使人趋于“团体化”:焦虑毕竟是令人不舒服的,为了逃避焦虑,当事人会放弃自己的认同(潜意识的)和个性,使自己淹没于团体之中,毫不抗争地屈服于生活的情境,以及试图靠实现他人的期望而生存一个人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或因某种挫折失去了生活目标,或因环境巨变,感到生活迷惘,就会有“存在挫折”(existentialfrutration)和“存在空虚”(existentialVacuum)的心理困惑。
案例:膜拜痴迷治疗要点存在治疗的目标不再是帮助当事人消除焦虑,使生活变得更轻松或更安全,而是鼓励当事人愿意接受和挑战生活中的正常焦虑,这同时意味着对新生活的开放态度和探险精神焦虑可被转换成当事人冒险实验的能源理论要点:以死亡的意识作为治疗工具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将死亡看作是揭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工具因为死亡,所以现有的时光才具有格外重要的价值,生活是有意义的现实是宝贵的,因为它们是我们所真正拥有的一切面对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我们就不再做历史的牺牲品,而应该有一种急迫感,激发前所未有的力量,让生活有所作为理论要点:生命意义观努力寻求生活中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的一个独有特征缺乏意义感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压力和焦虑的主要来源意义疗法(Logotherapy)并不在于告诉当事人生活中的特殊意义是什么,而在于鼓励他们为自己发现意义当然,意义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来自投入创造后的副产品举例:痛苦可因我们采取勇敢面对的立场而变为成长的源泉,并找到某种意义意义疗法奉行的箴言“只要拥有一项生存的‘理由‘,就能忍受任何生存的痛苦”(尼采)“那些没有将我置于死地的事物,将使我更加坚强要真实地活着,意味着去做一切能证明我们自己的事。
你是谁,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使自己成为谁,是你给上帝的礼物理论要点:体验孤独和认识关联观点:人的处境是一种矛盾的存在:既是一种孤独的存在又是与他人相关联的存在,但我们必须在我们能真正与别人站在一起之前,先自立起来方法:努力建立自己的认同感,我们不能在别人身上找到有关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答案,我们是自我决定的存在,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继续作出选择四、意义疗法,又称言语疗法意义疗法是存在主义疗法的一个分支意义疗法(Logotherapy)是一种在治疗策略上着重于引导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该方法由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弗兰克V.E.Frankl(1946)所倡导基本原理该治疗方法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弗兰克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需求满足的交互作用统合而成的整体,生理需求的满足使人存在,心理需求的满足使人快乐,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有价值感"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是人类的基本精神需要,人所追求的既非弗洛伊德所说求乐意志,也非阿德勒所说的求权意志,而是追求意义的意志(即Willtomeaning)而一些人在患重病、绝症,或遭受生活挫折,年老孤独或环境剧变时常常会感到失去了生活目标,对生活的意义感到迷惆,出现"存在挫折"(Existentialfrustration)或"存在空虚"(Existentialvacuum)的心理障碍。
表现出对生活的厌倦,悲观失望或无所适从据估计,在北美和西欧就诊的神经症中约有20%的病人有"存在空虚"感,可称之为"迷惘经症"(Nogenicnevrosis)弗兰克尔认为,人生的意义建立在精神层面的价值感的获得意义治疗的核心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寻找失落的生活目标和三种价值,建立起明确和坚定乐观的人生态度具体操作要点(1) 向就诊者讲授存在主义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帮助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就诊者回顾和参加写作、绘画或原比较专长的活动与劳动,发现和体验创造的价值;通过参加劳动、观赏自然风光和艺术作品,从平常的生活中体验经验的价值;通过阅读名人成才的传记和回顾自己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的苦乐经验,讨论生活态度在对待人生逆境中的巨大作用和价值2) 引导就诊者从上述三个方面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同时引导就诊者作"转向思考"和"反向思考"的心理练习,明确自己有决定如何存在的自由,确定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3) 复诊时,及时地对就诊者在生活目标上迈出的任何一步都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其任何生活意义的新发现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可建议写日记以随时记录生活中的感想体会意义疗法特别适合于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抑郁、空虚、迷惘、绝望的就诊者。
五、格式塔治疗法(Gestalttherapy)历史:格式塔治疗法是现象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整合,它由弗里兹.佩尔斯(FritzPerls)所开创概念:本治疗方法是一种经验性的而非解释性的方法,它主要经由一些促进当事人现时知觉的技术,促使其获得对自身的障碍和矛盾冲突的即使察觉,并接受个人的责任,找到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应用:尤为合适于治疗那些过度社会化的、拘谨的、压抑的、过分挑剔的个体技术要点了解一个人现在如何表现,比注意他为什么会如此做也许更重要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及时的体验而产生的完形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在于逐渐整合当事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让他“重新拥有”自己曾经否定的部分除了“此时此刻”,没有什么东西是存在的完形疗法强调现在此时此刻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沉缅于过去实际上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完形疗法的格言是:“力量存在于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