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接线相关标准.doc
6页1二二 次次 接接 线线 相相 关关 标标 准准1.1. 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1.1.1.1. 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1.1.1. 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1.1.2. 应能指示断路器合闸与跳闸的位置状态;自动合闸或跳闸时应有明显信号;1.1.3. 合闸或跳闸完成后应使命令脉冲自动解除;1.1.4. 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1.1.5. 接线应简单可靠,使用电缆芯最少;1.1.6. 断路器宜采用双灯制接线的灯光监视回路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红灯亮,跳闸位置时绿灯亮1.2.1.2.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1.2.1.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能有一个接地点;1.2.2. 与其他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无电路联系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中性点宜在配电装置接地;1.2.3.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绕组组合且有电路直接联系的保护回路,如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点宜在控制室;1.3.1.3. 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电压互感器每组二次绕组的相线和中性线应在一根多芯电缆中引至控制室或继电器室。
电压互感器每组开口三角二次绕组应在一根多芯电缆中引至控制室或继电器室有电联系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接地应仅在一个控制室或继电器室经小母线相连一点接地,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 B 相接地时,应在配电装置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除接成开口三角形的剩余二次绕组和另有规定者(例如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外,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1.4.1.4. 控制电缆控制电缆发电厂和变电所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按机械强度要求,强电控制回路导体截面应不小于 1.5mm2,弱电控制回路导体截面应不小于 0.5mm2 2;2.2. 盘、柜及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盘、柜及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2.1.2.1. 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2.2.2.2. 成套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成套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2.1. 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2.2.2. 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2.2.3. 柜内照明齐全。
2.3.2.3. 手车式柜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要求手车式柜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要求2.3.1. 检查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活可靠;2.3.2. 手车和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2.3.3. 柜内控制电缆的位置不应妨碍手车的进出,并应牢固2.4.2.4. 盘、柜上的电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盘、柜上的电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4.1. 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2.4.2. 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2.4.3.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2.4.4.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2.4.5. 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2.4.6.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2.4.7. 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2.4.8. 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明完好;2.4.9.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2.4.10. 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32.4.11. 盘、柜上的小母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 6mm 的铜棒或铜管,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5.2.5. 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5.1. 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牢固,绝缘良好;2.5.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2.5.3. 回路电压超过 400V 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2.5.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2.5.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2.5.6.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2.5.7.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2.5.8.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2.6.2.6. 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2.6.1. 按图施工,接线正确;2.6.2.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2.6.3.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2.6.4.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2.6.5.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2.6.6.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 1 根,不得超过 2 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2.6.7.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2.6.8. 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 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其4截面不应小于 2.5mm2;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 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 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2.7.2.7. 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2.7.1. 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2.7.2.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2.7.3.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2.7.4. 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2.8.2.8.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2.8.1. 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2.8.2.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2.8.3. 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2.8.4.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2.8.5.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2.8.6.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2.9.2.9. 工程交接验收工程交接验收2.9.1. 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2.9.1.1. 盘、柜的固定及接地应可靠,盘、柜漆层应完好、清洁整齐;2.9.1.2. 盘、柜内所装电器元件应齐全完好,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固;2.9.1.3. 所有二次回路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标志齐全清晰,绝缘符合要求;2.9.1.4. 盘、柜及电缆管道安装完后,应作好封堵可能结冰的地区还应有防止管内积水结冰的措施;2.9.1.5. 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9.2.2.9.2. 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52.9.2.1. 工程竣工图;2.9.2.2. 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2.9.2.3.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调试大纲、试验方法、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2.9.2.4. 根据合同提供的备品备件清单;2.9.2.5. 安装技术记录;2.9.2.6. 调整试验记录。
3.3. 低压电器验收规范低压电器验收规范3.1.3.1. 工程交接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工程交接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3.1.1. 电器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3.1.2. 电器的外观检查完好,绝缘器件无裂纹,安装方式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3.1.3. 电器安装牢固、平正,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3.1.4. 电器的接零、接地可靠;3.1.5. 电器的连接线排列整齐、美观;3.1.6. 绝缘电阻值符合要求;3.1.7. 活动部件动作灵活、可靠,联锁传动装置动作正确;3.1.8. 标志齐全完好、字迹清晰3.2.3.2. 通电后,应符合下列要求通电后,应符合下列要求3.2.1. 操作时动作应灵活、可靠;3.2.2. 电磁器件应无异常响声;3.2.3. 线圈及接线端子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3.2.4. 触头压力、接触电阻不应超过规定3.3.3.3.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3.3.1. 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3.3.2.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件及竣工图纸等技术文件;3.3.3. 安装技术记录;3.3.4. 调整试验记录;3.3.5. 根据合同提供的备品、备件清单。
64.4. 反事故措施要点反事故措施要点4.1.4.1. 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跳闸回路外,其他直接控制跳闸线圈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 连接片应装在跳闸线圈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间;4.2.4.2. 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连 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 接片;检查并确证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 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4.3.4.3.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 4mm2 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装设 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连接,然后 在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排与控制室接地网连通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 100mm2;4.4.4.4.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4.5.4.5.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4.6.4.6.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触点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 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4.7.4.7. 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4.8.4.8. 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4.9.4.9. 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 4 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三次回路的 2(3)根开关场引入线 必须分开,不得公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