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历史学论文.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3740568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_历史学论文   在汉代的财政收入中,赋税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汉代的赋税,有这样一点颇值得注意:即汉代诸赋的征收与国家的军费需求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汉代的赋税,大体上可分为三宗——租、赋、税租指田租,是地税,征收谷物与刍稿;赋指诸赋,按人或户征收,形式是货币;这两宗都由大司农掌管,归属国家税大致是指按行业或地区征收的杂税,形式以货币为主,由少府掌管,归属皇室在这三宗收入里,由大司农掌管的诸赋,供应汉代的军费开支 一  赋在最初产生时就与军事需要相关《汉书·食货志》在记述“先王”之制时说:“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汉书·刑法志》亦曰:“因井田而制军赋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可知赋是在土地与工商山林川泽之外的收入,其用途是供应军需  秦人的赋出现于战国中期《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四年,初为赋《集解》徐广曰:“制贡赋之法也《索隐》谯周云:“初为军赋也秦孝公十四年(公元前348年),正是商鞅在秦国变法之时征赋是商鞅的一项变法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供应军费,故称此赋为“军赋”  秦人的赋,开始时大约是以户为单位征收的商鞅的变法令规定,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而不分立门户的,就要加倍征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1]又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可(何)谓‘匿户’及‘敖童弗傅’?匿户弗繇使,弗令出户赋之谓也[2]可见秦人曾有“户赋”但不清楚当时是否还另有人头税,也无法判定此“户赋”是否为一户之内人头税的集合我们能够确知的是,到秦始皇时,已经有了人头税《淮南子·氾论训》:“(秦)发適戍,入刍稿,头会箕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百姓疲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畚”即畚箕,“头会箕赋”和“头会箕敛”即用畚箕按人头敛钱,“以供军费”则说明其目的是用作军费  秦朝的人头税叫作“口赋”《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曰:“(秦)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七国考·秦食货》引《咸阳大事记》曰:“秦赋户口,百姓贺死而吊生故秦谣曰:‘渭水不洗口赋起’”可知从秦人从很小起就缴纳口赋,其负担之重,到了“百姓贺死而吊生”的地步秦朝口赋的缴纳数额,史籍中没有记载当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3]秦始皇长时期大规模地用兵,军费消耗极巨,遂苛敛民赋以供需求《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往者秦为无道,残贼天下,兴万乘之驾,作阿房之宫,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以上史料均称秦朝“收泰(太)半之赋”,即所征的赋达到了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这当中或许包括了田租和其他税项,如董仲舒所谓“盐铁之利”,但人头税应是其重要成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末“关东群盗并起”,冯去疾、李斯、冯劫向秦二世进谏:“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这表明,赋税沉重乃是导致秦朝动乱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二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局势趋于稳定,国家财政也发生了变化《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初的情况:“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据此,“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是皇帝与王侯的“私奉养”,而民赋则供应“吏禄”与“官用”《新论·谴非》记载西汉后半期的情况;“汉宣以来,百姓赋钱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官吏的俸禄用去民赋的一半,而另一半应是支应“官用”在汉代,尽管战争与杀伐较秦时已大为减少,但从汉代诸赋的设置、征收和使用情况看,军费在“官用”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汉代国家军费的来源比秦代要复杂一些,但头绪相对清楚。

      汉代的赋共有三项,即按人征收的税项——人头税(口赋、算赋)和成年男子的代役金(更赋),以及按户征收的税项——家庭资产税,它们构成了汉代军费的基础,但开征名义与用途各不完全相同  汉代的人头税,分口钱与算赋两种口钱是未成年者的人头税[4]《汉旧仪》:“年七岁以至十四岁出口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说文解字》释“赀”:“汉律,民不繇,赀钱二十三汉代不足15岁的未成年者不供应徭役,而出口钱(或曰“赀钱”),每人23钱《汉书·贡禹传》:“(贡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不足15岁的未成年者缴纳23钱口钱的制度始于汉武帝,当时的起征年龄是3岁到汉元帝时,因贡禹的建议而改为7岁在这23钱中,20钱是“供养天子”的,另3钱为武帝所加,目的是“补车骑马”  “车骑马”这一名称屡见于汉史,是指可供驾车和骑驰的军马《汉书·武帝纪》记载:“(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五月,籍吏民马,补车骑马可知“车骑马”是马,而非车与马的连称《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曾向汉文帝建议:“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既称“一匹”,又与“武备”相关,自然是指军马又《史记·平准书》:“于是天子以为山东不赡,赦天下囚,因南方楼船卒十余万人击越,发三河以西骑击西羌,又数万人度河筑令居......车骑马乏绝,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差出牝马天下亭因战争而导致“车骑马”短缺,故令封君至三百石吏出牝马给天下亭,也说明“车骑马”就是军马  汉武帝时期,军马的需要量很大据《汉书·匈奴传》记载,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曾先后八次进攻匈奴,每次都使用数以万计的马匹元狩四年之战投入的数量最多:“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骑军马在战争中急剧消耗尤其是元狩四年之战,“汉士物故者万数,汉马死者十余万匹匈奴虽病远去,而汉马亦少,无以复往”  马匹的惨烈损失,导致了西汉王朝马政的一系列变化《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此时正是元狩四年之战后的次年,西汉王朝将天下公马的价格统一为每匹20万钱马政的变化还包括将马放租收取利息,登记吏民马以备征用[5]等等增加口钱数额以“补车骑马”的政策,有可能也是在这一时期制定的。

      尽管口钱所增加的3钱与20万钱马价相比大小悬殊,但这里更为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西汉王朝欲通过此举而使全民参与备战  虽然口钱所增数额不大,但据贡禹所说,由于其起征年龄早,仍是百姓“重困”的原因故汉元帝用了贡禹的建议,将口钱的起征年龄由3岁改为7岁这样,缴纳口钱的人数就较先前减少了三分之一王充《论衡·谢短篇》曰:“七岁头钱二十三王充是汉和帝时人,可知这一制度至东汉沿用不改三  另一种人头税是算赋算赋是15—56岁百姓的人头税《汉书·高帝纪》:“(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初为算赋注引如淳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赋钱即算赋这里清楚地指明,赋钱的用途(或主要用途)是供应军械和军马的开支  在汉代,中央和地方都有储存军事装备的武库中央的武库设在长安和洛阳两地《汉书·高帝纪》:“(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西汉王朝在初建都时就营造武库,将此视为要急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巫蛊之乱,卫太子遣使者“矫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此即长安武库,大约本由皇帝直接控制,故卫太子“矫制”发之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70 年代曾对长安武库遗址进行发掘。

      经考察,发现该武库位于未央、长乐两宫之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300余米,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四周有夯土建造的厚达15米的围墙,宛若一座小城在库房中,存放着刀、剑、矛、戟、镞和铠甲等,大多为铁制品[6]洛阳武库更是一个大型的军械储备基地,史称“精兵所聚”[7]王夫人曾向汉武帝请求将其子封到洛阳为王,而武帝以“洛阳有武库、敖仓,当关口,天下咽喉,自先帝以来,传不为置王”,予以拒绝[8]  汉代靠近北边的郡国设有武库《汉书·成帝纪》:“(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立故河间王弟上郡库令良为王注引如淳曰:“《汉官》北边郡库,官之兵器所藏,故置令武库令的品秩是六百石[9],在县长之上,而上郡的库令又是河间王弟,估计该武库规模不小又《汉书·武五子传》:刘长为燕王旦命令群臣曰:“寡人赖先帝休德,获奉北藩,亲受明诏,职吏事,领库兵,饬武备知燕国亦当有武库  汉代在内地各郡也设武库据记载,汉武帝时,南阳、楚、齐、燕赵之间,曾有“盗贼”攻城邑,“取库兵”谋反[10];汉成帝时,颍川铁官徒申屠圣、山阳铁官徒苏令、广汉男子郑躬、陈留男子樊并“盗库兵”谋反[11];汉平帝时,阳陵任横“盗库兵”谋反[12];东汉时,因广柔县蛮夷反,蜀郡“发库兵击之。

      [13]  近年出土于尹湾汉墓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是一部记录汉成帝时期东海郡武库所收藏兵器与军车名目及数量的集簿该集簿分两部分:“乘舆兵车器”部分登载了58种军械,共114693件;“库兵车”部分登载了182种军械,共23753794件其中,剑、刀、矛等手执的兵器数量极大,如“剑九万九千九百一”,“刀十五万六千一百卅五”,“矛五万一百七十八”等除一般兵器外,集簿还登载了各种车具和军车,如“车披具”、“冲车铁鞮”、“冲车”、“战车”、“轻车”、“将军鼓车”、“将军兵车”、“强弩车”、“连弩车”、“武刚连弩车”等军车的数量也不少,一种名目可达数百辆,如“兵口车六百七十七两”,“轻车三百一乘”等[14]  军械制作的费用来自算赋江陵凤凰山汉简提供了一个例证算赋的征收单位是算,故又称算钱在江陵凤凰山汉简中,有关于算钱征收情况的实物资料据考证,这批简牍的年代属西汉文帝末年到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其中的4号、5号简,记录了当时市阳、郑里、当利这三个里的定算人数、算钱钱数及算钱名目在算钱名目中,除“吏奉”、“口钱”、“传送”、“给转费”外,还有一项称作“缮兵”:“(当利里)二月算廿口口口缮兵。

      [15]这条简文表明,当利里的纳算钱者在二月份每人出了20多钱用于“缮兵”缮兵,即缮治武器但凤凰山汉简中的这种“缮兵”费是用于地方武库还是上缴中央,目前还不清楚因为从简文所记录的各种算钱名目来看,其去向不一:有的算钱可能用于地方,如“给转费”,有的则可能要上缴中央,如口钱而要了解“缮兵”费的使用情况,尚嫌材料不足  中央的武库,经费由大司农供应汉哀帝时,侍中董贤方贵,“上使中黄门发武库兵,前后十辈,送董贤及上乳母王阿舍毋将)隆奏言:‘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盖不以本臧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16]“大司农钱”是出自“民力”,而“民力”在这里当指民赋《汉书·百官公卿表》:“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续汉书·百官志》大司农条本注曰:“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大司农所掌“诸钱谷”,主要为诸赋和田租可知民赋是中央武库经费的来源  算赋还用来支付官马的费用前引《汉书·高帝纪》如淳注曰:算赋(赋钱)“为治库兵车马”如前所述,口钱中用于“补车骑马”的数额并不大,因而官马的费用大概主要是由算赋来提供。

      汉代的官马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