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案设计及反思.docx
5页一. 教材分析:《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春色的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渠优美动听”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第一、第二乐句分别运用了和弦分解式及摸进的手法,曲调活泼,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时的欢乐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全部以部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形象表现了春天鼓掌发出阵阵欢笑的形象第五、第六乐句每句为3小节,曲调的摸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及六度大跳的进行使得歌曲更为热烈,富有动感,与前面形象形成了对比,把“春天的音乐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紧接着第七乐句节奏又渐渐舒展,最后的乐句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旋律,只是在30 20 处作了节奏歌曲“春笋是个指挥家” 欢乐中结束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附点四分音符,感受附点节奏的特点初步了解附点节奏在歌曲 中的作用 2. 用甜美歌声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感受春天 那 欢乐且富有诗意情境 3. 学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
4.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进行音乐学习,积极参 与 音 乐活动,感受音乐带给人的美三. 教学重点: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加入简单的打击乐伴奏 四.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的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 歌曲的意境五. 课前准备:六. 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感受春天的旋律——视唱练习——导入主题——介绍四个音乐家——感受他们的声音——师生接唱前半段——配上打击乐伴奏——举行音乐会(男女生合作)——春姑娘出现(认识附点)——谁在指挥呢(复习顿音)?——表演全曲——打击乐伴奏七. 教学环节设计:(一)组织教学1.聆听维瓦尔第《春》漫步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学习附点节奏1.师生交流: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他是由谁创作的呢?作曲家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再次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的春天,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想带你们参加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出发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踏出有节奏的步伐左右脚交 进行2.感受附点节奏、八分节奏、四分节奏2/4 X X︱ X X ︱ X X ︱ X X ︱XX XX︱XX XX︱XX XX︱XX XX︱X. X︱ X. X ︱X. X︱X. X︱ XX XX︱XX XX︱XX XX︱XX XX︱(1)节奏模仿(2)认识附点节奏(3)发现规律(每种节奏出现4小节)(4)随音乐伴奏(三)介绍音乐家,学唱第一部分1.聆听歌曲,这是一个怎样的音乐会?2.谁来介绍音乐会的演员?他的音乐有什么特点?(1)春雨带动作要求声音很弱 (2)春风 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春风。
深入引导学生模仿微风的 声音3)春雷引导学生用渐强的声音模仿春雷的声音(4)春水引导学生模仿小溪水从远处向我们流淌过来这一过程中声音的变化5)春笋他的旋律与那一位音乐家的音乐相似,介绍顿音记号3.师生接唱4.学生接唱5.学生唱声音做强弱处理 6.音乐家还带来了打击乐器,你能根据不同音乐家的特点选择不同 的打击乐器吗?7.加上打击乐伴奏(四)感受真正的音乐会,学习第二部分1.这是一个怎样的音乐会(快乐的、热闹的音乐会)2.出现了前八后十六节奏 2/4 X XX XX︱ XX 0X ︱ X X. ︱︳2/4 1 66 66︱ 16 06 ︱ 1 6. ︱ 3 55 55 ︱ 15 05 ︱ 1 5. ︱︳ 3.男、女声按不同角色自己选择演唱部分 4.这样的音乐会效果怎样?5.唱出音乐会的美2/4 1 66 ︱ 4 6 ︱ 41 04 ︱ 6–︱︳ 春 天哟举 行 音 乐 会(五)全曲演绎1.全曲演唱2.加上动作表演和打击乐伴奏(六)听歌曲《春晓》1.引导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春天,万紫千红,花红柳绿,不但我们特别喜爱春天,古代的人们也很热爱春天。
你们能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吗?”2.导入歌曲《春晓》: “作曲家还把春晓这首古诗谱了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七)小结一个绿色的春天在你们的装点下变得五彩缤纷,希望你们的春天也同样的精彩,让我们一起踏着春天歌声去寻找我们的美丽的春天吧学生领出教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