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4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 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摩擦),图中 F1、F2、F3、F4 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F1=F2 B. F3=F4 C. 2F2=F1 D. 2F2=F4 2. 用水平力 F1 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 A 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 B 在木板 A 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 B 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 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 F1 与 F2 的大小关系是 A. F1=F2 B. F2
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A. 3 N B. 6 N C. 11 N D. 22 N 6. 在我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空细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8 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 1.6 N同一根”细线右端受的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 (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 A. B. C. D.7. 如图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和摩擦,已知每个滑轮重 10 N,物体重 G=100 N,为了使整个装置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则需要施加的力 F= N8. 如图,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 400 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 20 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滑轮与轴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 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9. 如图,小明和小强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站稳,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小明那端木棍上,将绳子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然后拉绳子的另一端,小明和小强便不由自主地相互靠近。
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 ,上述过程三个人受到的拉力大小最大的是 (选填“小明”“小强”或“小华”),若小强那端木棍向左移动 10 c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cm10. 如图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它由四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 假设衣服、衣架横梁和动滑轮等的总重是 50 N,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 N各种摩擦忽略不计)(2) 要使衣架横梁上升 1 m,则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 m3) 通过增加滑轮,可以使此装置更省力,请你在图上画出正确的绕线方法参考答案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D5. 【答案】B6. 【答案】B7. 【答案】1908. 【答案】400;2109. 【答案】滑轮组;小明;大于10. 【答案】(1) 12.5 (2) 4 (3) 只要符合题意的绕法均算对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