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伞形花序植物的病虫害防治.docx
28页伞形花序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第一部分 伞形花序植物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 2第二部分 主要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5第三部分 化学防治的药物选择与使用 9第四部分 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 11第五部分 综合防治方案制定 15第六部分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体系 17第七部分 抗病品种培育与推广 21第八部分 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24第一部分 伞形花序植物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白粉病1. 症状: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覆盖叶片,抑制光合作用2. 病原菌:白粉菌,主要通过风和雨水传播3. 防治措施: - 使用抗病品种 -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 - 喷洒杀菌剂,如咪鲜胺、粉锈宁主题名称:灰霉病伞形花序植物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白粉病*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斑扩大后叶片枯萎、坏死 病原:白粉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 * 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 发病初期喷洒粉锈宁、三唑酮等杀菌剂霜霉病* 症状:叶片背面出现黄色小斑点,正面对应出现灰褐色霉层病害严重时叶片脱落 病原:霜霉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清除病残体,避免田间潮湿 * 发病初期喷洒甲霜灵、瑞毒霉等杀菌剂叶斑病* 症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颜色为棕褐色或黑色病斑扩大后叶片脱落 病原:半知菌亚门真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 清除病残体,轮作倒茬 * 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灰霉病* 症状:花、果和叶片上出现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组织腐烂 病原:灰葡萄孢菌 防治: * 及时清除病残体 * 避免田间过密,保持通风良好 * 发病初期喷洒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溃疡病* 症状:茎基部或根部出现褐色溃疡,病害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 病原:镰刀菌、疫霉菌等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加强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 发病初期喷洒甲霜灵、瑞毒霉等杀菌剂立枯病* 症状:幼苗猝倒,真叶展开后出现萎蔫,茎基部变褐腐烂 病原:丝核菌属真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种子消毒,采用无菌营养土育苗 * 播种前深翻整地,施足底肥 * 发病初期喷洒代森锌、甲霜灵等杀菌剂黑斑病* 症状:叶片、花瓣或果实上出现黑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扩大,导致落叶、落花或果实腐烂。
病原:黑斑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及时清除病残体,轮作倒茬 * 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杀菌剂炭疽病* 症状:叶片、茎杆上出现圆形、黑色炭疽病斑,病害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或茎杆折断 病原:炭疽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清除病残体,轮作倒茬 * 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疫病* 症状: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变成灰褐色病害严重时导致叶片黄化、脱落 病原:疫霉菌 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田间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 发病初期喷洒甲 霜灵、瑞毒霉等杀菌剂病害综合防治* 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病害,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清除病残体、轮作倒茬、适时用药 重视病害的早期预防和监测,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有效措施 合理使用杀菌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病害产生抗药性第二部分 主要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一、蚜虫防治1.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形、生长受阻2. 防治蚜虫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 - 使用化学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咪等 -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如粘虫板诱杀。
- 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蝇等二、叶蝉防治主要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害虫类型:1. 蚜虫(Aphids):* 症状:叶片卷曲变形、花蕾畸形、枝条萎缩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瓢虫、寄生蜂等天敌 * 物理防治:喷洒肥皂水、植物油等非农药制剂2. 粉虱(Whiteflies):* 症状:叶片背面密布白色粉末状昆虫,导致叶片黄化、萎蔫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啶虫脒、螺虫乙酯、氟啶虫胺等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粉虱寄生蜂、瓢虫 * 物理防治:使用吸尘器吸除粉虱,或覆盖反射膜驱避粉虱3. 薊马(Thrips):*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银白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脱落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甲维盐、阿维菌素、啶虫脒等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捕食性蓟马、线虫 * 物理防治:喷洒植物油、肥皂水等非农药制剂4. 蛴螬(Wireworms):* 症状:幼苗根部受损,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枯萎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噻虫嗪、毒死蜱等杀虫剂 * 轮作: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蛴螬数量。
* 耕作:深耕灭蛹,减少蛴螬密度5. 潜叶蝇(Leafminers):* 症状:叶片内部出现白色或黄色条纹状斑块,严重时导致叶片穿孔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毒死蜱、阿维菌素等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潜叶蝇寄生蜂 * 物理防治:清除受损叶片,防止虫卵扩散6. 蓑蛾(Bagworms):* 症状:枝叶上悬挂着由昆虫幼虫分泌的丝质袋状结构,导致叶片被吃光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氯氰菊酯 * 物理防治:人工摘除虫袋,或使用吸尘器吸除幼虫 * 生物防治:释放蓑蛾寄生蜂7. 卷叶蛾(Leafrollers):* 症状:叶片被昆虫幼虫卷曲并吃食,导致叶片萎蔫、枯萎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甲氰菊酯 * 生物防治:释放卷叶蛾寄生蜂、瓢虫 * 物理防治:清除受损叶片,防止虫卵扩散8. 尺蠖(Geometrids):* 症状:叶片被昆虫幼虫啃食,导致叶片呈缺刻状或圆孔状,严重时导致植株光秃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尺蠖寄生蜂、线虫。
* 物理防治:人工摘除幼虫,或使用粘虫板诱捕幼虫9. 刺蛾(Tussock Moths):* 症状:叶片被昆虫幼虫啃食,留下锯齿状边缘,严重时导致植株光秃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毒死蜱、菊酯类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刺蛾寄生蜂、瓢虫 * 物理防治:人工摘除幼虫,或使用胶带缠绕树干防止幼虫爬行10. 白粉虱(Greenhouse Whitefly):* 症状:叶片背面密布白色粉末状昆虫,导致叶片黄化、萎蔫 防治: * 化学防治:使用啶虫脒、螺虫乙酯等杀虫剂 * 生物防治:释放粉虱寄生蜂 * 物理防治:使用黄板诱捕成虫,或覆盖反射膜驱避白粉虱第三部分 化学防治的药物选择与使用化学防治的药物选择与使用1. 杀菌剂* 苯并咪唑类:苯来特、多菌灵、代森锌、甲霜灵,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等真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唑类:戊唑醇、三唑酮、氟硅唑等,具有内吸传导性,对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有较好疗效 嘧菌酯类: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具有较强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霜霉病、疫病等病害防治效果明显 苯甲酰胺类:波尔多液、甲霜铜等,具有保护作用,用于防治疫病、炭疽病等病害。
其它杀菌剂:多抗霉素、链霉素等,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2. 杀虫剂* 有机磷类:马拉硫磷、对硫磷、敌百虫等,毒性较高,对蚜虫、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氨基甲酸酯类:甲拌磷、丁硫克百威等,毒性中等,对Lepidoptera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毒性低,对多种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甲酸酯类:毒死蜱、残杀威等,毒性中等,对鞘翅目、双翅目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茚虫威类:呋虫胺、噻虫嗪等,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刺吸式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 使用原则* 选择适宜的药物: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期和抗药性,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物 合理轮换药物:同一类或作用机理相近的药物连续使用容易引起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 掌握最佳施药时期:不同病虫害的最佳施药时期不同,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及时防治 注意用药次数和浓度: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药物,避免过量或过少用药 注意施药方法:采用喷雾、灌根或施药棒等方式,确保药物均匀覆盖病虫害部位 注意安全防护:施药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接触农药 注意环境保护: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施药。
第四部分 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生物防治剂1.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或真菌等生物体来防治病虫害,对环境友好,不产生污染2. 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和露天田间,控制蚜虫、叶螨、粉虱、白粉病和灰霉病等多种害虫和病害3. 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和保持生态平衡生物农药1. 以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其他天然物质为基础研发的生物制剂,具有靶向性强、选择性高、无残留的特点2. 主要用于控制病菌、害虫和线虫,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用于防治根腐病,赤霉素用于控制蚜虫3. 在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诱杀技术1. 利用害虫的趋性,通过性诱剂、食诱剂或光诱剂等手段吸引和捕杀害虫2. 适用于飞蛾、象甲、粉虱等害虫,不直接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3. 在害虫监测、预警和控制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抗病虫品种选育1. 培育具有抗病虫性状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2. 通过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技术,引入抗病基因或抗虫基因,增强作物的防御机制3. 有效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控成本轮作倒茬及间作套种1. 轮作倒茬可以减少病虫害的积累,打破病虫害的发生循环。
2. 间作套种可以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抑制病虫害的发生3. 综合运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技术,可以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生存的环境,从而达到防治效果土壤病虫害生物防治1. 利用微生物菌剂、真菌或线虫等生物,控制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2. 重点防治根结线虫、白绢病、猝倒病等土壤病害,提高作物的根系健康3. 通过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和作物抗逆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防治技术及应用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致病菌等生物体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生态学方法在伞形花序植物的病虫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