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砂浆砂浆基本性能检测方法.doc
8页普通砂浆砂浆基本性能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1.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的砌筑、抹灰、地面工程及其他用途的建筑砂浆的基本性能试验1.2 检测项目:稠度、表观密度、保水性试验、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拉伸粘结强度1.3 技术标准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取样及试样制备2.1 干粉砂浆的取样(1)按同种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从出料口随机进行取样,试样总量不应少于 40Kg2)在实验室制备砂浆时,所取的样应提前 24 小时运入室内拌合时,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3)在实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搅拌机》JG/T3033 的规定,搅拌的用量为搅拌机容量的 30%-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20s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80s3、试验记录(1)取样日期和时间;(2)工程名称、部位;(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4)试验依据;(5)取样方法;(6)试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9)试验室温度、湿度;(10)砂浆配合比;(11)仪器设备名称、编号;(12)试验单位、地点;(13)取样人员、试验人员、复核人员。
4 、稠度试验4.1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4.2 稠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1)砂浆稠度仪:应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试锥应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连同滑杆的质量为 300±2g;盛浆容器应由钢板制成,筒高应为 180mm,锥底内径应为 150 mm;支座应包括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部分,应由铸铁、钢或其他金属制成;(2)钢制捣棒:直径为 10 mm,长度为 350 mm,端部磨圆;(3)秒表4.3 稠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应先采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润杆,再将润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润杆能自由滑动2)应先采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再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砂浆表面宜低于容器口 10 mm,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 25 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 5-6 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3)拧开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试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4)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 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 1 mm) ,即为砂浆的稠度值;(5)盛浆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4.4 稠度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同一编号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 1 mm;(2)当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 10 mm 时,应重新取样测定5、表观密度试验5.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以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拌合物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5.2 表观密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1)容量筒:应由金属制成,内径为 108 mm,净高应为 109 mm,筒壁厚应为 2-5 mm,容积为 1L;(2)天平:称量应为 5Kg,感量为 5g;(3)钢制捣棒:直径直径为 10 mm,长度为 350 mm,端部磨圆;(4)砂浆密度测定仪;(5)振动台:振幅应为 0.5±0.05 mm,频率为 50±3Hz;(6)秒表5.3 砂浆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1)应按照 4、的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2)应先采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再称容量筒质量 m1,精确至 5g;(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当砂浆稠度大于 50 mm 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 50 mm 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采用人工插捣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量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 25 次。
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敲击 5-6 下;采用振动法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量筒连同漏斗在振动台上振 10s,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4)捣实或振动后,应将筒口多余的砂浆拌合物刮去,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量筒质量 m1,精确至 5g5.4 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应按下列计算:ρ=(m 2-m1)/V×1000(kg/m3)式中:m 1:容量筒的重量 (kg)m2:容量筒与砂总重 (kg)V:容量筒容积 (L)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 10 kg/m35.5 容量筒的容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1)选择一块能覆盖住容量筒顶面的玻璃板,称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质量;(2)向容量筒中灌入温度为 20±5℃的饮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气泡3)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称量容量筒、水和玻璃板质量(精确至 5g) 两次质量之差(以kg 计)即为容量筒的容积(L) 6、保水性试验6.1 保水性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和材料:(1)金属或硬塑料环试模:内径为 100 mm,内部高度应为 25 mm;(2)可密封的取样容器:应清洁、干燥;(3)2 kg 的重物;(4)金属滤网:网格尺寸 0.045 mm,圆形,直径为 110±1 mm;(5)超白滤纸: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滤纸》GB/T1914 规定的中速定性滤纸,直径应为 110 mm,单位面积质量为 200g/㎡;(6)2 片金属或玻璃的方形或圆形不透水片,边长或直径应大于 110 mm;(7)天平:量程为 200 g,感量为 0.1 g;量程为 2000 g,感量为 1 g;(8)烘箱。
6.2 保水性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1)称量底部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 m1和 8 片中速定性滤纸质量 m2;(2)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并用抹刀插捣数次,当装入的砂浆略高于试模边缘时,用抹刀以45°角一次性将试模表面多余的砂浆刮去,然后再用抹刀以较平的角度在试模表面反方向砂浆刮平;(3)抹掉试模边的砂浆,称量试模、底部不透水片与砂浆总质量 m3;(4)用金属滤网覆盖在砂浆表面,再在滤网表面放上 8 片滤纸,用上部不透水片盖在滤纸表面,以 2 kg 重物把上部不透水片压住;(5)静置 2min 后一走重物及上部不透水片,取出滤纸(不包括滤网)迅速称量滤纸质量 m4;(6)按照砂浆的配合比及加水量计算砂浆的含水率当无法计算时,可按照 6.4 条测定砂浆含水率6.3 砂浆保水率应按下列计算:W=〔1- (m 4- m2)/a×(m 3-m1)〕×100式中 W—砂浆包税率(%);m1—底部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g) ,精确至 1g;m2—8 片滤纸吸水前的质量(g) ,精确至 0.1g;m3—试模、底部不透水片与砂浆总质量(g) ,精确至 1g;m4—8 片滤纸吸水后的质量(g) ,精确至 0.1g;a—砂浆含水率(%) 。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砂浆的保水率,精确至 0.1%,且第二次试验应重新取样测定当两个测定值之差超过 2%时,此组试验结果为无效6.4 测定砂浆含水率时,应称取 100±10 g 砂浆拌合物试样,置于一干燥并已称重的盘中,在 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砂浆含水率按下列计算:a=(m 6- m5)/ m 6×100式中 a-砂浆含水率(%)m5—烘干后砂浆样本的质量(g) ,精确至 1g;m6—砂浆样本的总质量(g) ,精确至 1g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砂浆的含水率,精确至 0.1%当两个测定值之差超过 2%,此组试验结果应为无效7、凝结时间试验7.1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贯入阻力法确定砂浆拌合物的凝结时间7.2 凝结时间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应由试针、容器、压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针:应由不锈钢制成,截面积为 30 mm2;2)盛浆容器:应由钢制成,内径应为 140 mm,高度应为 75 mm;3)压力表:测量精度应为 0.5N;4)支座:应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杆三部分,应由铸铁或钢制成2)定时钟7.3 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制备好的砂浆拌合物装入盛浆容器内,砂浆应低于容器上口 10 mm,轻轻敲击容器,并予以抹平,盖上盖子,放在 20±2℃的试验条件下保存。
2)砂浆表面泌水不得清除,将容器放到压力表座上,然后通过下列步骤来调节测定仪:1)调节螺母 3,使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2)拧开调节螺母 2,再调节螺母 1,以确定压入砂浆内部深度为 25 mm 后再拧紧螺母 2;3)旋动调节螺母 8,使压力表指针调到零位 (图参照 JGJ/T70-2009 标准中第 14 页)(3)测定灌入阻力值,用截面积为 30 mm2的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在 10s 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 25 mm 深,每次贯入时记录仪表读数 NP,贯入杆离开容器边缘或已贯入部位应至少 12mm.(4)在 20±2℃的试验条件下,实际贯入阻力值应在成型后 2h 开始测定,并应每隔 30min 测定一次,当贯入阻力仪值达到 0.3MPa 时,应改为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直至贯入阻力值达到 0.7MPa 为止7.4 砂浆贯入阻力值应按下式计算:fP=NP/AP式中 fP—贯入阻力值(MPa) ,精确至 0.01MPa;NP—贯入深度至 25 mm 时静压力(N) ;AP—贯入试针截面积,即 30 mm2.7.5 砂浆的凝结时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凝结时间的确定可采用图示法或内插法,有争议时应以图示法为准。
从加水搅拌开始计时,分别记录时间和相应的贯入阻力值,根据试验所得各阶段的贯入阻力与时间的关系绘图,由图求出贯入阻力值达到 0.5MPa 的所需时间 ts(min),此时的 ts值即为砂浆的凝结时间测定值2)测定砂浆凝结时间时,应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值,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 30 min,否则应重新测定8、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8.1 立方体抗压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模:应为 70.7mm×70.7mm×70.7mm 的带底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237 的规定选择,应具有足够的钢度并拆卸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 100mm 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2)钢制捣棒:直径为 10mm,长度为 350mm,端部磨圆;(3)压力试验机:精确应为 1%,时间破坏荷载应不小于压力机量程的 20%,且不应大于全量程的 80%;(4)垫板: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垫以钢垫板,垫板的尺寸应大于时间的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 100 mm 不超过 0.02 mm;(5)振动台:空载中台面的垂直振幅应为 0.5±0.05 mm,空载频率应为 50±Hz,空载台面振幅均匀度不应大于 10%,一次试验应至少能固定 3 个试模。
8.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的制作及养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应采用立方体试件,每组试件应为 3 个;(2)应采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的外接缝,试模内应涂刷薄层机油或隔离剂应将拌制好的砂浆一次性装满砂浆试模,成型方法应根据稠度而确定当稠度大于 50 mm 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 50 mm 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1)人工插捣:应采用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 25 次,插捣过程中当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可用油灰刀插捣数次,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 5-10mm 各振动 5 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 6-8mm;2)机械振动:将砂浆一次装满试模,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跳动,振动 5-10s 或持续到表面泛浆为止,不得过振;(3)应待表面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