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lp心锚的技术.ppt
19页NLP心锚的技术,所谓「心锚」(Anchor)的技术,在我们生活的周遭,有许多东西当我们一看见,便会油然兴起各种不同的心情像这种能刺激产生特别感觉的东西,不管它是好是坏,我们称之为「心锚」「心锚」是思想、观念、感受、心境的综合情储结它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威力 「心锚」是很普遍的它们能很普遍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在不加思索下,将刺激与反应连结在一起,所以你不必每当收受到刺激,就是去衡量如何反应 任何会改变我们的心态的东西,在NLP里,都称之为「心锚」「心锚」在任何时间里,可以储存或启动某种特别感觉或心态的「启动器」通常我们会用它来储存一些「资源丰富的心态」(Resourceful State)」,以便需要时可以随时启动,称为设立「丰资心锚」 当某人在处于某种心理状态下(例如兴奋、直信、被爱等),在身体上某个特别的地方施行一个剌激,或者用另外一种说法,安装一个”掣”(button),这个”掣”便会与这种心理状态连结在一起,每当这个”掣”被按下的时候,那种心理状态便会再次出现,这是一种感觉型「心锚」 有关视觉型心锚,例如每当你看见自己在某一项比赛中赢取的奖杯的时候,你会自然地重现那份成功的感觉又例如当你看见某次旅行的照片,你会自然浮现出当时那种轻松写意的感觉。
NLP中的「心锚」是一种改变内心状态的行为技术「心锚」的运作是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ing)技术「有意识」地在自己身边环境选择,制造合适的「心锚」会对自己的表现会有很大影响如果你有观看功夫大师李小龙(Bruce Lee)在对打的过程,你会发现他往往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嘶叫声,这些叫声其实是一种「听觉心锚」,刺激他的「交感神经系统」,使他表现出巨大的力量 因此,「心锚」是一种身心状态调控技术有效的「心锚」能够制造出一种「资源状态」(Resourceful State)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更有效达到预期中的「目标」我们亦可以运用「心锚」改变未来要面对的某一事情的「内心状态」,亦即改写该件事情在大脑内的「神经网络」当事人会发现要真正面对该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状态」以致「行为表现」会有更理想的效果「心锚」是一种永久性的体验,当你建立「心锚」之后,那么在任何时刻你都可以得着它的力量1.透过「内心储忆」及「生理状态」改变的心境是属「下意识」的 2.透过「心锚」改变的心境是属「潜意识」的 3.透过「心锚」改变就是一种「诱因 / 反应」现象产生「神经链」的一种改变技术要如何来建立「心锚」呢?当一个人在身心都处于「强烈状态」时,且此刻有一个「诱因」不断地介入这种状态里,那么这个「诱因」一出现,这种「强烈状态」就会自动地产生。
Pavlov亦曾经做过另一个研究学生在不同班房内的考试表现,他指示一班学生在同一班房内学习某种知识,然后把他们分为两组,A组学生留在原班房进行考试,B组学生被安排在另一班房考试,结果A组学生的成绩平均较B组优胜,原因是在原班房内放置了很多有关该种知识的学习素材、书本(当然学生并不可以翻阅!),这些素材能够作为一种心锚,刺激A组学生大脑更容易回忆起答案建立「心锚」的四个步骤:,第一步骤: 要有效地建立「心锚」,你就必须要确实使对方的身心处于「特别状态」 第二步骤: 要在「特别状态」呈现最强烈的时候,方施以「诱因」 第三步骤: 「诱因」必须独特 第四步骤: 「诱因」的提供要准确有关「心锚」的使用,它们没办法用来否定情绪或是当情绪的胶布有时,感受到悲伤的情绪是重要及适当的,而引用心锚来改变这种心态,只能一时有效而已 如何脱离一个沈入很深的心态,是跟如何轻易地进入它一样重要使用「心锚」来改变心态,设计、改变及选择你的基准心态,学习心态或任何其他你希望的心态的关键是,运用「心锚」挑一个你要的资源,将其结合到某个「心锚」,然后不断地运用那「心锚」,将那资源带进目前的时刻,如此有资源的心态就建立了 你在何时或何地有那你要的心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将其带到任何你要去的地方。
「心锚」是将资源由过去转到现在,由生命中的某部份转到另一部份的不二法门心经验来改变当时的心态设定心锚的秘诀,该次经验需要是强烈的 时间需掌握得正确 心锚需要安装在身体上较独特的位置 重复安装某一心锚的次数愈多,则该心锚会愈持久设定感觉心锚的程序,引导当事人回想过去一个有强烈感觉的经验(例如充满自信、成功、兴奋等) 在对方的感觉开始达致高峰时施行某一种刺激 打破状态(Break State) 想像未来要面对的一件事,例如见工、见客、演讲等 按下心锚,感受该件事情出现怎样不同的感觉,以及大脑内的图像有什么变化 打破状态 未来测试(Future Pacing)建立丰资心锚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A请B回想起某一种资源丰富的心态 A导引B说:「请回想一件你已经作得很好的事,在那事件中,你是资源丰富的,而你希望能更丰富的」 A导引B进入那心态后,替B设下「心锚」A度测到B进入状况时,以触觉的方式,在B的手上设下「心锚」) A再请B找出另一个资源丰富的经验,当B进入状况时,A再以触觉的方式,在B的另一手上,设下一个触觉「心锚」 完成后,中断情绪 再整合;A一面对B说下列的话,一面启动上述两项「心锚」,让两个「心锚」整合在一起。
A导引B说:「请将这项资源(启动第一个「心锚」),与另一资源(启动另一个「心锚」) 整合,变成一项新的、强力的资源,现在开始 完成后,中断情绪 A启动B的第一个「心锚」,并观察B的反应,假如得到原来的反应,而不是新整合后的反应,则再回头重新建立一次,或挑选一个新的资源心态重新建立 未来模拟 完成后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交换心得心锚的化解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5分钟),A请B回想起某次自己觉得非常有资源、创造力与信心的情境或事件、A帮B以触觉的方式设下「心锚」可先设在左手 A导引B,先让B分心一下,再启动测试这个「心锚」是否安装成功?如效果还不显著,可再重设一次 B不需知道A如何设「心锚」,就像A也不需要知道B是回想起那一件事,A只要观察B在进入状况时,适时设立「心锚」即可 A请B回想某一个不是很有资源,或感觉卡住的情境,以触觉方式设下「心锚」可设在右手 A导引B,先让B分心后,再测试此次「心锚」的效力,如果尚未安装好,可再设立一次 现在同时启动这两个「心锚」来化解两个「心锚」因而整合产生了第三种经验,那个有资源的经验,会使有问题的情境变成有了很多的选择余地B会在整合发生时,注意力内敛,A要保持住那两个「心锚」,直到B回过神来,如果仍重重的呼吸及轻微的颤抖,就表示整合的动作仍在进行中。
完成后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交换心得建立卓越圈的心锚: (两人一组,每人20分钟),B找出过去某种不太有资源而想加以改变的情境A协助B找出,当B看到、听到或感觉到什么时,就会开始觉得没有资源 A请B想像在其正前方地板上,有个一公尺直径大小的圆圈,并问B:「这圆圈的颜色为何?」及「这圆圈圈的圆周是很清楚的,还是模糊的?」 A请B进入圆圈内,并说:「请回想某一个过去的经验,在那经验里,你是非常的机智、乐观、有能力,并且很成功」A可再协助B多引导出几项曾有过的资源,或希望在上述困境中,能拥有的资源,将这些资源连结在卓越圈里 A再请B站到圈外,并由置身事外(Dissociated)的立场,看到自己在卓越圈内拥有各种资源的样子,A请B说出,其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什么? A请B再次进入圈内,并感受到,不管以后的任何时间,皆能拥有这些资源,这种感受为何?并请B在此时自己设下触觉「心锚」,以为待会儿之用 A再请B站到圈外,并中断情绪,到处走走或想一些别的事 现在再请B再次回想前面所描述之受困的情境,当一想起了那情境,马上就激发刚才设立的触觉「心锚」,A在旁注意B的生理语汇之改变 未来模拟,三个可能的类似情境。
完成后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交换心得、分享串联 (Chaining):,「串联」是一种设心锚的技术,让人可以由目前的状态,透过安置的一系列的心态,而自动地转换到所欲的心态 在「心锚」的化解里,你整合了两种心态,而在串联里,你排序了N个心态生生不息的串联例子︰,要设计一个让人进入比较有选择余地的生生不息的串联,是从导引出目前的心态,及所欲的心态开始,如此就有了串联的第一及最后的步骤,然后你就可以去找出什么样的过渡心态,可以很自然及无可避免地将人,由第一步带到最后一步 你可考虑用一些很普通的内在反应,做为从现在状态到所欲状态的桥梁 例子就是,如某人无法达到所欲的状态(即如,沮丧而无法感受快乐),则一路一次导出一个过渡状态,并设「心锚」之(如,沮丧、麻木、平静、好奇、警觉、受激励、快乐)串联的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20分钟),A挑选出一项自己经常在某一情境里卡住的状态,然后挑选一个希望的状态 B与A一起找出一些属于卡住状态与希望状态的中间状态,这些状态能让A很自然地由卡住状态转到希望的状态 B导引,设「心锚」,度测及测试这串联里的每一状态 B激发第一个「心锚」,而在第一个状态到达高峰,即将转弱时,激发第二个「心锚」,等第二个状态到达高峰,即将转弱时,激发第三个「心锚」,如此一路下来,到最后一个「心锚」,以引起最后一个状态,重覆此程序数次,以确保整个顺序建立起来。
B激发第一个「心锚」,以测试整个串联,并度测A是否能很快地自动地由第一个状态进展到最后一个状态 未来模拟。












